綠色農藥:食品安全首道防線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為克服傳統農藥缺陷而推陳出新的要求,設計開發綠色農藥已經成為當前國際農藥研究的發展潮流。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連續資助下,華中師范大學教授楊光富及其合作者在農藥分子設計方法學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日前,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JACS)上。 綠色農藥保世博蔬菜安全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藥生產國,農藥使用面積也居世界前列。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正名說,每年全世界有10億噸左右的莊稼毀滅于病蟲害,由于病蟲害造成的莊稼減產幅度達20%~30%。因此,農藥自發明以來就在農業發展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直到今天,農藥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 同時,大量使用高毒農藥造成的問題也不斷暴露。首先是消費者對農藥毒性、農藥殘留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有增無減。近段時間,海南“毒豇豆事件”,青島“毒韭菜事件”,一次次觸動公眾敏感的神經。其次,公眾對農藥造成環境污染的關注度也......閱讀全文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與英國重大國際合作研究計劃項目獲批
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英國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重大國際合作研究計劃項目批準通知 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英國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NERC)、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MRC)在大氣污染及人類健康領域共同資助重大國際合作研究計劃項目。
大分子化合物色譜儀類型
大分子化合物色譜儀類型有多種。1、按分離目的可分:大分子化合物實驗室色譜儀和大分子化合物工業色譜儀。2、按固定相和流動相的極性大小可分:大分子化合物正相色譜儀和大分子化合物反相色譜儀。3、按分離模型可分:大分子化合物線性色譜儀和大分子化合物非線性色譜儀。4、按分離原理可分:大分子化合物分配色譜儀、大
“蛋白質科學研究”專項在常州啟動
10月17日,科技部973項目——“蛋白質科學研究”重大專項在常州市啟動。來自科技部、中科院生物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上海生化與細胞所、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項目專家組的專家等60余人參加啟動儀式。 據了解,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重大專項“基于上海同步輻射光源的結構生物
多層次手性物質的精準構筑重大研究計劃指南發布
國科金發計〔2022〕5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多層次手性物質的精準構筑重大研究計劃2022年度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按項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022年1月29日多層次手性物質的精準構筑重大研究計劃2022年度項目指南 手性與生命現象密切相關,也
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礎研究重大研究項目指南
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17年度項目指南 本重大研究計劃面向國家解決先進發動機問題的重大戰略需求,以發動機燃燒的共性科學問題為核心,以燃燒反應動力學和湍流燃燒學為基礎,旨在揭示燃燒反應和湍流燃燒本質規律,發展湍流燃燒新模型和燃燒測量新方法,促進我國發動機基礎燃燒研究水平的整體提
國自然再發福利丨你敢原創-我敢給錢!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中關于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戰略部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積極探索建立對原創性基礎研究項目的非常規評審機制,設立原創探索計劃項目(以下簡稱原創項目),以進一步引導和激
大分子相互作用儀產品簡介
HPSPR-8000大分子相互作用儀(也稱為光學表面等離子共振生物分析儀)是基于虛擬儀器控制,實時顯示SPR曲線和傳感器圖,操作簡便,便于用戶觀察分析。采用Kretschmann結構構建高精度光學傳感系統,以850nm的LED作為入射光源,通過改變入射廣角度的方法,對樣品進行分析測量,外置泵進樣操
大分子相互作用儀應用領域
生命科學,食品安全,環境檢測,生物醫學;毒素和抗生素快速檢測;蛋白質組學;藥物篩選及相關藥物動力學實時檢測;生物分子特殊肽段及相關偶合分子的檢測;病毒及致病分子/蛋白及受體研究;分子識別,免疫調節,免疫測定等,尤其適于在高校、科研院所進行科學研究及教學實驗使用。
大分子相互作用儀產品簡介
HPSPR-8000大分子相互作用儀(也稱為光學表面等離子共振生物分析儀)是基于虛擬儀器控制,實時顯示SPR曲線和傳感器圖,操作簡便,便于用戶觀察分析。采用Kretschmann結構構建高精度光學傳感系統,以850nm的LED作為入射光源,通過改變入射廣角度的方法,對樣品進行分析測量,外置泵進樣操
大分子相互作用儀應用領域
生命科學,食品安全,環境檢測,生物醫學;毒素和抗生素快速檢測;蛋白質組學;藥物篩選及相關藥物動力學實時檢測;生物分子特殊肽段及相關偶合分子的檢測;病毒及致病分子/蛋白及受體研究;分子識別,免疫調節,免疫測定等,尤其適于在高校、科研院所進行科學研究及教學實驗使用。
大分子相互作用儀SPR技術原理
表面等離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是一種光學物理傳感技術。如圖1所示,一束P偏振光在一定的角度范圍內入射到棱鏡端面,在棱鏡與金屬薄膜(Au或Ag)的界面將產生表面等離子波。當入射光波的傳播常數與表面等離子波的傳播常數相匹配時,引起金屬膜內自由電子產生共振
大分子相互作用儀的技術原理
表面等離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是一種光學物理傳感技術。一束P偏振光在一定的角度范圍內入射到棱鏡端面,在棱鏡與金屬薄膜(Au或Ag)的界面將產生表面等離子波。當入射光波的傳播常數與表面等離子波的傳播常數相匹配時,引起金屬膜內自由電子產生共振,即表面等離
大分子相互作用儀SPR技術原理
表面等離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是一種光學物理傳感技術。如圖1所示,一束P偏振光在一定的角度范圍內入射到棱鏡端面,在棱鏡與金屬薄膜(Au或Ag)的界面將產生表面等離子波。當入射光波的傳播常數與表面等離子波的傳播常數相匹配時,引起金屬膜內自由電子產生共振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儀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儀(雙偏振極化干涉測量系統)(DPI)英國Farfield公司致力于為全球的生物學蛋白檢測、表面科學及納米科技領域提供創新的科學分析儀器,使用戶在分子甚至原子的層面上理解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期間的實時變化,給出相應的動力學及熱力學參數,如:分子直徑、厚度、密度、表面濃度及固
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原創探索計劃腫瘤研究申請指南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中關于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戰略部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積極探索建立對原創性基礎研究項目的非常規評審機制,設立原創探索計劃項目(以下簡稱原創項目),以進一步引導和激
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原創探索計劃項目申請指南
國科金發計〔2021〕15號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中關于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戰略部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積極探索建立對原創性基礎研究項目的非常規評審機制,設立原創探索計劃項目(以下
2023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計劃公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524.shtm 關于下達2023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計劃的通知 皖科基礎秘〔2023〕292號 各項目依托單位、項目負責人: 根據《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管理辦法(修訂)》(皖科基
生物大分子與微生物組專項定向項目評審專家名單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生物大分子與微生物組”重點專項2021年度定向項目答辯評審專家名單公告根據2021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評審工作安排,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于2021年12月30日組織開展了“生物大分子與微生物組”重點專項定向項目答辯評審。本次答辯評審采用多場景網絡視頻評審方式進行,評審專
廣州生物院在基于新靶標CBP的抗前列腺癌藥物研究獲進展
前列腺癌是一種雄激素依賴性惡性腫瘤,極大地威脅著男性健康。現有治療前列腺癌藥物均很快出現耐藥問題。因此,臨床上急需開展基于新靶點、新機制的抗前列腺癌藥物研究。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許永課題組針對前列腺癌治療新靶標CBP【CREB(cAMP responsive el
農作物產量性狀的遺傳網絡解析研究計劃項目指南
本重大研究計劃以玉米、水稻為主要研究對象,圍繞控制產量性狀的遺傳網絡解析,綜合應用生物學、農學及信息學等多學科交叉的手段,集中深入地探討株型發育和籽粒形成這兩個密切相關并影響作物產量性狀的重要生物學過程的遺傳及生理生化調控機理,進一步通過分析籽粒形成和株型發育過程中不同階段生物學過程之間的互作關
基金委與瑞典STINT合作交流項目擬批準通知
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瑞典科研與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合作交流項目擬批準資助通知 ? ??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瑞典科研與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STINT)雙邊工作計劃及后續達成的共識,2021年雙方將繼續共同支持中國與瑞典科研人員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開展的合作
為主糧增產插上科技的翅膀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提高水稻、玉米、小麥等主糧作物的產量,是保障國家重大需求——口糧安全的關鍵所在。為進一步提高我國主糧作物的產量,過去10 年間,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主要農作物產量性狀的遺傳調控網絡解析”持續資助下,科學家圍繞水稻、玉米和小麥產量性狀的分子遺傳機理開展了科研攻關。1
基金委:冠狀病毒宿主免疫互作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指南
冠狀病毒-宿主免疫互作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指南關于發布冠狀病毒-宿主免疫互作的全景動態機制與干預策略重大研究計劃2022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國科金發計〔2022〕42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冠狀病毒-宿主免疫互作的全景動態機制與干預策略重大研究計劃2022年度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按項目指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印發重大研究計劃管理辦法
關于印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管理辦法》的通知 國科金發計〔2015〕35號 有關單位: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管理辦法》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5次委務會議批準通過,現予以印發,請遵照執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15年6月16日 國家自然科學
關于印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管理辦法》通知
國科金發計〔2015〕35號 有關單位: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管理辦法》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5次委務會議批準通過,現予以印發,請遵照執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15年6月16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管理辦法 (2015年5月12日委務會議審議通過)
植物激素重大研究計劃八年:從跟蹤到超越
①李家洋(左二)院士指導實驗。 ②國內首個專業性植物激素分析平臺。 ③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工作。編者按:我國是農業大國,植物激素的基礎生物學研究將為實現我國糧食安全和農業提質、增產、高效、抗逆等奠定基礎。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啟動了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機理”。經
昆明植物所在天然產物腫瘤免疫化學生物學研究獲進展
自然殺傷(Natural killer,NK)細胞是監控腫瘤早期發生發展的重要免疫細胞類群,細胞表面的活化性受體NKG2D (Natural-killer Group 2 member D)與腫瘤細胞表面的NKG2D配體的相互作用在NK細胞實行腫瘤免疫監視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功能。NKG2D配體
“發動機湍流燃燒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15項目指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重大研究計劃“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礎研究”2015年度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按項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申報。 附件:“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15年度項目指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15年6月1日“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
不超過-100-萬元/項!又一項國自然原創探索計劃指南公布
為發現細胞特別是在體細胞的新現象揭示其機制,建立“定量、動態、系統”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范式,孕育生命科學研究前沿的新方向,更好地推動我國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發展,國自然原創探索計劃“細胞生物學研究中的新發現與新技術”項目指南發布。本原創項目資助期限為 1-3 年,資助強度每年不超過 100 萬元/項。
自然通訊:lncRNA-HULC結合代謝酶促進肝癌細胞有氧糖酵解
Nat Comm :陳瑞冰/張寧團隊合作發現lncRNA HULC結合代謝酶促進肝癌細胞有氧糖酵解?長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一類長度大于200 nt的非編碼RNA,它們不翻譯成蛋白質而是以RNA的形式在眾多生理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研究真核細胞中l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