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吸油管封堵墨西哥灣漏油措施初見成效
凝固的石油 新華網華盛頓5月16日電在遭遇多次挫折后,有關人員封堵墨西哥灣漏油的措施終于初見成效。英國石油公司16日說,工程人員當天成功將一條吸油管連上墨西哥灣海底漏油油井的一條輸油管,開始吸油。 英國石油公司先前使用多種方法堵漏均未奏效,14日開始嘗試在海底油井漏油口安裝類似虹吸管的裝置吸油。經過多次艱難的嘗試后,工程人員16日遙控水下機器人,在水下約1600米處成功將吸油裝置連上海底輸油管,開始將部分漏油輸往一艘油輪。 英國石油公司發言人馬克?普羅格勒說,漏油油井85%的漏油從這條輸油管中流出,吸油管能吸走其中大部分原油。不過他承認,吸油裝置并非解決本次漏油事件的“靈丹妙藥”。 英國石油公司高級副總裁肯特?韋爾斯16日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吸油裝置的吸油量將逐漸增加,幾天后可得到準確油量等數據。 該公司有關專......閱讀全文
北極國家將簽署處理石油泄漏互助協議
????據冰島評論在線10月11日報道,冰島、加拿大、丹麥(包括格陵蘭和法羅群島)、芬蘭、挪威、俄羅斯、瑞典和美國8個北極國家的代表本周在雷克雅未克召開會議,就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以在北極地區海域出現石油泄漏時相互協助處理展開談判。冰島認為近年該海域航運和石油勘探活動增加,而冰島依
不明石油泄漏威脅巴西生物多樣性
近期發生在巴西海域的不明石油泄漏引發了大量關注。泄漏發生在該國海岸中部線的阿布羅略斯群島——南大西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帶,擁有9000平方公里的珊瑚礁。 自8月下旬以來,有約4000多噸來歷不明的原油殘渣出現在巴西東北海岸,2500公里長的海岸線被污染,其中包括海灘、河口、礁石和紅樹林。近日
美國多個州因石油泄漏事件進入緊急狀態
美國事故油井5月1日繼續噴油,浮油危及沿岸生態環境。這起漏油事件可能演變成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海洋污染事件之一。 一些批評人士4月30日把這起漏油事故與5年前的“卡特里娜”颶風相提并論,指責美國現政府和上屆政府一樣,救災反應遲鈍。 “卡特里娜”颶風2005年8月29日橫掃美國南部墨西
新研究提供處理石油泄漏的生物解決方案
英國赫瑞瓦特大學網站報道稱,研究人員測試合成化學分散劑和生物分散劑對促進海洋中石油分解的作用,研究表明,相比于合成化學分散劑,生物分散劑更能促進原油中強毒性化學物質的分解。研究發表在《微生物組》雜志上。 該研究在法羅-設得蘭海峽開展,這是一個具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氣活動的深水亞北極地區。研究人員比
新型薄膜材料為石油泄漏處理提供新手段
3月8日,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等離子體所專家利用自組裝新方法合成了一種多功能柔性薄膜材料,可高效去除與分離水體中放射性離子鍶(Sr)、銫(Cs)以及油性物質。 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自然》旗下期刊《科學報告》上,該材料為石油和核泄漏事故發生后,廢水處理和分離技術提供新思路
英國石油員工稱墨西哥灣漏油前曾發現泄漏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英國石油公司(BP)的一名深海石油鉆井平臺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之前就注意到鉆井平臺安全裝置出現了泄漏。 這位名叫本森的工作人員說,BP和負責鉆井平臺的跨洋公司都得到了通知,但是泄漏裝置沒有被修理,有關部門把出現問題的系統關閉,而依賴于另外一個裝置。
英國新研究提供處理石油泄漏的生物解決方案
英國赫瑞瓦特大學網站報道稱,研究人員測試合成化學分散劑和生物分散劑對促進海洋中石油分解的作用,研究表明,相比于合成化學分散劑,生物分散劑更能促進原油中強毒性化學物質的分解。研究發表在《微生物組》雜志上。 該研究在法羅-設得蘭海峽開展,這是一個具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氣活動的深水亞北極地區。研究人員比
新型聚合物可像海綿一樣吸收泄漏石油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他們研制出一種聚合物,能像海綿一樣有效吸收泄漏的石油。 這種高浮力聚合物由廢油和硫磺制成,是食品和石油工業的副產品,能有效清理原油和柴油。這種無毒聚合物像海綿一樣快速吸收石油,吸滿后還可通過擠壓來回收石油,并可以重復使用。 研究負責人、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的賈斯廷
墨西哥灣原油泄漏案開審 英石油或被罰百億美元
備受關注的英國石油公司2010年墨西哥灣原油泄漏案件25日在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正式開庭審理。在當天的審理中,原告律師指責英國石油公司將增加公司利潤置于安全生產之上,應該受到嚴厲懲處。 據當地媒體報道,美國地區法官卡爾?巴比爾從即日起開始負責審
科學家認為墨西哥灣石油泄漏可能改變食物網
最近有科學家提出,墨西哥灣的石油泄漏事故導致一些生物的死亡或者被污染,同時又刺激了另外一些適應這種環境變化的生物的生長,由此使得海洋食物網絡正在發生變革。食物網是墨西哥灣生命的基礎架構。引入這個與食物鏈類似的最新術語,其實反映了自然進程中的循環本質,在自然進程中,生物一旦死亡并被分解,即使最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