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發生海底原油泄漏事故后,總統奧巴馬否定了對鉆井平臺制定更嚴格規定的可能性,而此舉使奧巴馬領導力再次受到質疑。 美聯社稱,雖然白宮表示奧巴馬從一開始采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但他目前仍然急需在公眾面前重樹國家領導人形象。自原油泄漏事故以來,奧巴馬受到了來自共和黨與民主黨雙方面的批評。 鉆井平臺沉沒引發的原油泄漏不僅給英國石油公司(BP)帶來了沉重的打擊,而且美國政府也因為沒能及時阻止泄漏而飽受詬病。 奧巴馬近日表示:“我們將投入一切力量,阻止石油繼續泄漏,但事故已經造成了很大影響。” 奧巴馬需要面對的問題包括11名殉難工人的后事、原油泄漏給環境和捕魚業造成的破壞等。除此之外,事故也給相關責任人帶來了嚴重的政治危機,首當其沖的就是就是奧巴馬。 雖然美國政府已經采取大量措施試圖堵住漏洞,清理泄漏的石油,并對受到影響的行業進行補貼,然而這些措施卻不夠有效。 奧巴馬說:“沒有人比我......閱讀全文
“716”大連爆炸事故的善后和追責行將落幕。 根據中石油與大連市政府達成的意見,后續的賠償工作將由大連市政府承擔;中石油正式啟動位于長興島的兩千萬噸煉油和百萬噸乙烯項目。有跡象表明,兩家承包商可能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這場事故的善后,按照“現實的邏輯”在推展。 追責不是目的,而是亡羊補
我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建立一套危機應對的有效機制。奧巴馬與科學顧問在一起。 作為一名種群生物學家,John Beddington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研究捕魚業,沒怎么考慮過火山問題。但是,2010年4月,時任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的Beddington發現自己不僅要學會冰島艾雅法拉火山的發音,還必須應
6月21日,英國石油公司(BP)發表聲明稱,該公司為處理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已花費約20億美元,而且截至6月21日,BP方面已經對共計3.2萬起由于漏油事件引發的賠償申訴賠付了1.05億美元。與此同時,美國政界一名高官指控BP在墨西哥灣原油泄露量問題上對國會撒了謊。據B
6月1日,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件進入第43天,對這條漫長海岸線上的居民而言,這一天意味著“黑色夏日”的開始。由于英國石油公司(BP)封堵海平面1.5公里以下斷裂油管的多次嘗試宣告失敗,整個夏天數以萬桶計的原油將被不斷排入墨西哥灣,一幕現實版的生態災難片才剛剛拉開序幕。
變賣了家產,辭退了CEO,堵漏也小有成效,但這一切都還不夠,美國的“秋后算賬”還是如期而來。 8月4日,英國石油(BP)公司發布消息稱,新堵漏方法“靜滅法(Static Kill)”已發揮效用,目前井壓已被慢慢注入的泥漿穩住,漏油口處于可控狀態。雖然堵漏小有
據路透社新聞報道,澳大利亞12月17日在一次投票中同意授予BP海上石油開采許可證,但是要求其執行嚴格的安全和環境保證。BP去年在墨西哥灣發生了嚴重的“深水地平線”鉆井平臺石油泄漏事故。 這次頒布的四項許可證為BP在某些4600米深的水域開采鋪平了道路。 “如果BP不能
事故原因下周或有定論 大連輸油管道火災爆炸事故已過去6天。昨天,記者從現場獲悉,事故結論可能會在7月27日左右出爐,下周或有定論。目前,事故調查組仍在繼續了解事故發生的各個細節。 大連市安監局副局長孫本強介紹,18日上午,遼寧省成立大連輸油管道爆炸事故的聯合調查組,對事故原因展開調查。調查組
自4月的原油泄漏事件發生以來,BP的股價一落千丈。紫金礦業卻神奇地先抑后揚,昨日的股價甚至超過了“污染門”事件爆發前的水平。 目前距離7月3日紫金礦業(601899.SH,2899.HK)污染泄漏已經一個月了。一個月來,紫金礦業與媒體和公眾玩起了捉迷藏,前后矛盾、
就在英國石油公司BP成功封堵“深海地平線”油井兩周后,曾經引起生物學家巨大恐慌的化油劑和石油擴散面已經開始在墨西哥灣深海水域消失。盡管還有生態學家對此保持謹慎,但這仍然意味著之前對于石油泄漏可能帶來的大規模環境損害是被夸大了。 “我們在海水表面沒有發現石油。自本周
近日,一系列的公共環境污染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紫金礦業(5.72,-0.02,-0.35%)在 7月3日發生污水滲漏后,7月16日又發生第二次滲漏,而同一天,大連新港至中石油大連保稅油庫輸油管線在油輪卸油作業時發生閃爆,造成管線內原油泄漏發生火災,引發管廊道管線爆裂,少量原油和污
3日,密西西比地區的漁民簽署有償清理油污的協議 “美鉆井平臺爆炸致油井漏油”追蹤 英國石油公司(BP)3日稱,控制墨西哥灣油井泄漏的努力取得部分進展,工作人員正在用遠程控制機器人給其中的一口泄漏油井安裝新的閥門。BP首席執行官托尼?海沃德當天表示,該公
16日,漁船維修工尤特克談及日漸飆升的債務后抱頭不語,墨西哥灣的漏油事件已造成當地人生存環境惡化。 “美鉆井平臺爆炸致油井泄漏”追蹤 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件發生近4周后,多次控制漏油的嘗試均以失敗告終。與此同時,漏油引發的大規模生態災難已開始顯現。美國科學
不久前發生在美國加州圣芭芭拉以西20英里的輸油管道破裂,向加利福尼亞海岸風景區泄漏了數萬加侖原油,在閥門被關閉之前的幾個小時內,已有兩大片浮油在9英里長的海岸線范圍內不斷擴大。 “平原全美管道”公司與當地政府聯合發表的聲明披露,根據管線直徑和原油流速估計,將有10.5萬加侖原油泄漏,但漏油對
就在康菲中國獲得國家海洋局批準恢復蓬萊19-3油田生產兩個月后,4月16日,山東長島縣漁民和養殖戶的代表王忠國、范國新、張福海與相關律師帶著4月9日在島嶼岸灘發現的油氈、油污顆粒及死亡海生物等樣品前往國家海洋局遞交油污鑒定申請。 “早在3月20日左右,我們就看到長島海岸附近出現零零點點的油污,
蓬萊19-3由中海油和美國康菲石油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康菲中國石油合作開發。事故的作業方為康菲中國。 溢油發生在渤海中部,現場清污已基本完畢,由于事故地點距離岸灘較遠,沒有對周邊海岸造成影響。 “中海油鉆井平臺發生重大泄漏原油事故。”2011年6月21日,一條語焉
2010年9月2日 墨西哥灣又一鉆井平臺發生爆炸9月2日,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以南的墨西哥灣海域,救援船只向發生爆炸的鉆井平臺噴水。該鉆井平臺當天發生爆炸,平臺上的13名工人目前均已獲救。 美國海岸警衛隊2日證實,在4月發生爆炸的“深
美國持續兩個多月的墨西哥灣漏油事件還在持續,救災工作還在進行,但仍無有效措施,這一事件有可能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原油污染海洋事故。據最新出版的《科學》雜志報道,6月中旬,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在對漏油事件發表的演講中要求,對海洋生態實施長期的恢復計劃,并任命海軍部長瑞
9月14日,國家海洋局發布的監測報告顯示,在過去的一周,蓬萊19-3油田C平臺附近,依然有間歇性油花溢出,平均每天溢油量約為3.6升;每天上午均能發現小范圍油帶,面積一般為0.06平方公里左右。 這些小范圍的油花從何而來?目前國家海洋局和康菲公司都沒有作出進一步解釋。
在中海油正式承認國內最大海上油氣田蓬萊19-3油田6月中旬發生原油滲漏后,昨日有媒體報道稱,此前中海油還發生過多起海上原油滲漏事件,但未完整披露過。昨日,中海油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未聽說有與蓬萊19-3油田類似級別的泄漏事件。另據了解,國家海洋局今日將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相關情況
據美國《外交政策》雜志7月18日報道,美國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號油井爆炸事故堪稱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漏油事件,但是比起半世紀以來一直深受漏油困擾的尼日利亞尼日爾三角洲來,墨西哥灣的漏油只能算小巫見大巫。BP日前宣稱已經堵住了漏油,但現在慶祝還為時過早,世界上還有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