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道堂”宣傳冊上稱,曾和衛生部有關部門合作培養養生師;衛生部負責人表示國家目前并無養生師職業資格認證。 ■ 核心提示 張悟本的悟本堂雖于6月2日被拆除,但養生市場亂象并未因此而停止,各種食療、足療、手診等名目繁多的養生場所、養生書籍仍比比皆是。 記者調查發現,在養生亂象中,中醫學說被夸大;專業養生師缺失;民眾健康素養率低;媒體宣傳養生學者時,過分重視其個性而不是他的醫學水準。 專家建議,衛生部門加強監管媒體與出版的健康信息,并提高民眾健康素養。 6月2日,爭議中的悟本堂被以“違章建筑”之名拆除,曾自稱“中國食療第一人的養生大師”張悟本走下神壇。 身患糖尿病多年的孫華(化名)也不再喝張悟本所推薦的綠豆湯,她開始將病愈的希望寄托在另一家養生機構―――大道堂中醫養生研究院。 孫華正在服用大道堂生產的養生產品“養生寶”,“已吃了幾萬塊,效果不明顯”,但孫華說,她還會繼續服用,因為比吃藥便宜。 這正是北京......閱讀全文
北京的陳女士最近腦子像過電影 前不久,她和身邊的很多人一樣迷上了中醫養生――電視頻道鎖定了各類養生節目,各類養生書籍也看得津津有味。還時不時“照方抓藥”為自己和家人“調理”一下。但是,看的節目、書籍多了,深深的困惑也隨之而來:那些頂著各種頭銜、光環侃侃
北京悟本堂被拆除才半年多,“神乎”大道堂(北京大道堂中醫養生研究院)又因媒體曝光而暫時停業。記者1月2日再次來到大道堂采訪發現,這里大門緊閉,但仍有咨詢者前來“買藥”。 從悟本堂到大道堂,它們“神奇”養生活躍的土壤是什么?其所謂“調理”到底有沒有道理?“神奇”養生堂為何屢禁不止?記者帶著這些問
如今的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養生市場也隨之越來越熱。在各個地方,時常會出現一些神醫或者靈藥,受到人們的追捧。在北京,有一家大道堂中醫養生研究院的生意就非常火爆,這個研究院的院長劉逢軍據說很有些絕招,諸多現代醫學不能根治的疾病,通過他的養生調理都可以治愈,引得不少人慕名而來。那么
從拔火罐到針灸,從湯藥到膏方,從望聞問切的理論到相生相克的規律——近年來中醫藥“治未病”的獨特優勢逐漸受到海內外認可,中醫藥養生與保健的理念經驗廣受民眾歡迎。我國首個國家級《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日前出臺。 我國將建立健全中醫藥健康服務監管機制,建立不良執業記錄制度,
北京悟本堂被拆除才半年多,“神乎”大道堂(北京大道堂中醫養生研究院)又因媒體曝光而暫時停業。記者1月2日再次來到大道堂采訪發現,這里大門緊閉,但仍有咨詢者前來“買藥”。 從悟本堂到大道堂,它們“神奇”養生活躍的土壤是什么?其所謂“調理”到底有沒有道理?“神奇”養生堂為何屢禁不止?記者帶著這些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