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東海海洋科學共享航次起航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學三號”海洋科學考察船離開青島,開始執行2010年東海(長江口)海洋科學共享航次任務。 該航次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于2009年度試點資助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海洋科學調查船時費”5個共享航次之一,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負責組織實施,共搭載了1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將對長江口及東海陸架海域7條科學考察斷面的46個調查取樣站位進行考察。來自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廈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的25名專家參加了本航次。 ......閱讀全文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船時新機制“首航”成功
海洋科考船出海費用實在太高了,每天僅油費平均就需7.5萬元。十余年來,當很多海洋科研人員因無錢、無船出海而望洋興嘆時,有船單位也在發愁——船舶和設備即使閑置也需花錢養護。如何建立科學、合理、有效的海洋科學考察船運行管理機制,提高船舶使用效率,推進考察船資源和調查數據的共享?5月25日,
2010年東海海洋科學共享航次起航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學三號”海洋科學考察船離開青島,開始執行2010年東海(長江口)海洋科學共享航次任務。 該航次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于2009年度試點資助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海洋科學調查船時費”5個共享航次之一,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負責組織實施,共搭載了18項國
2010年中國近海海洋科學考察開放共享航次再度起航
7月9日,2010年中國近海海洋科學考察開放共享航次再度起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長代亮和科研處、科考船隊負責同志到碼頭送行。 本航次使用“科學三號”海洋科學考察船,航期約10天,將開展多學科綜合性海洋調查,深入認識黃海、東海和南海海洋物理、地質環境與資源變化規律與機制
“科學”號海洋綜合考察船下水
11月30日,我國目前最先進的新一代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在武漢順利下水,標志著我國海洋科學考察能力邁入國際先進行列。 “科學”號總噸位4864噸,總長99.6米,型寬17.8米,吃水5.6米;續航能力15000海里,自持力60天,最大航速15節,載員80人。船舶和船載探測與實
科學基金項目共享航次申請開始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公告,自10月18日開始受理科學基金共享航次申請,本次受理至10月31日結束。 本次試點實施共享航次計劃,旨在為必須進行海上考察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提供船舶運行時間,以確保科學基金項目海上考察任務的實施。并以此為契機,探索海上觀測平臺共享機制,
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共享航次申請
關于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共享航次申請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一五”發展規劃》的戰略部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試點實施共享航次計劃,旨在為必需進行海上考察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提供船舶運行時間,以確保科學基金項目海上考察任務的實施。并以此為契機,探索海上觀測平
西太平洋科學考察實驗研究共享航次起航
西太平洋科學考察實驗研究共享航次起航 11月15日,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10年西太平洋科學考察實驗研究共享航次從青島奧帆基地碼頭起航。 該航次由“科學一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承擔,搭載了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來自中科院海洋所、南海海洋研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項目申請通知
關于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項目申請的通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試點實施共享航次計劃,旨在為必需進行海上考察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提供船舶運行時間,以確保科學基金項目海上考察任務的實施。 一、“船時”受理情況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洋調查船時費專款試點實施方案(討論稿)》的
“科學”號完成基金委西太共享航次返回青島
?“科學”號完成基金委西太共享航次返回青島? ?廖洋攝影?“科學”號完成基金委西太共享航次返回青島? ?廖洋攝影近日,“科學”號綜合考察船圓滿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2020年度西太平洋科學考察實驗研究”航次第二航段科考任務,返回青島。本航次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胡石建擔任首席科學
中國海洋科學考察船“科學”號交船
由中國自主設計制造的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9月29日上午在青島交付,這標志著中國海洋科學考察能力邁入國際先進行列。 “科學”號斥資5.5億元,由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打造,核定總噸位4711噸,總長99.80米,型寬17.80米,型深8.90米,續航力15000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