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民議會通過新環境法最終版本
法國國民議會(議會下院)于6月29日晚間通過了新環境法的最終版本,該法律涉及建筑業、交通、農業和生態系統保護等方面,為法國未來環境保護確定了方向。 作為能源消耗“大戶”的建筑業是新法律的重點規范對象。條文規定,房屋建筑完成后,必須辦理符合能耗標準的證明;在出租和出售房屋時,要在有關條款中標明能耗情況。 在交通方面,法律鼓勵公共交通的發展,并加大對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充電設施的建設;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新環境法主要對風能的發展進行了規范;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法國將全面禁止殺蟲劑廣告,并對所有控制植物病蟲害的化學制品進行嚴格限制。 法國政府于2007年7月初發起一項有關環境保護的全民辯論,并成立一個由社會各階層人士參加的環境政策工作組。在總結了全民辯論及工作組建議后,政府宣布了一系列環保措施,而新環境法正是在此基礎上起草的。 ......閱讀全文
生態環境中心在Science上發文建言中國環境法修訂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呂永龍研究員(責任作者)、賀桂珍博士(第一作者)聯合國內外學者,在7月12日出版的Science雜志上發表了題為Revising China's Environmental Law的文章,論述《中國環境保護法》實施與修訂面臨的挑戰并提出改
努力開創環境法治新局面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原則,提出了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舉措,并對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隊伍建設,加強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作出了全面部署,是加快建設
依據憲法推進環境法治建設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國家戰略,并指出要“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立……生態文明法律制度”。憲法是法律制定和實施的依據,是依法治國的基礎。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國家戰略下,我國應該依據憲法,積極推動我國的環境法治建設
法國國民議會通過新環境法最終版本
法國國民議會(議會下院)于6月29日晚間通過了新環境法的最終版本,該法律涉及建筑業、交通、農業和生態系統保護等方面,為法國未來環境保護確定了方向。 作為能源消耗“大戶”的建筑業是新法律的重點規范對象。條文規定,房屋建筑完成后,必須辦理符合能耗標準的證明;在出租和出售房屋時,要在有關條
陜桂甘啟動環境法官培訓
德國國際合作機構與西北政法大學環境法研究所聯合開展的環境法法官培訓項目近日啟動。陜西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甘肅省3省(自治區)120名法官將分批接受培訓。 由于環境法律知識匱乏、訴訟渠道不足以及行政與司法銜接不暢等原因,這3省(自治區)成訴的環境案件數量較少,且都未設立專門的環境
借力公益訴訟推動環境法治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的說明》中指出,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發現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行使職權的行為,應該督促其糾正。作出這項規定,目的就是要使檢察機關對在執法辦案中發現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及時
環境法上的“新建”怎么界定?
環境法中經常會遇到建設項目的新、改、擴建的說法,那么什么是建設項目的“新建”呢?由于環境立法中缺乏關于“新建”含義的解釋,以至于環境執法中對此存在不同認識。 根據文獻檢索和文義解釋的方法,建設項目的“新建”是指始于開工建設,終于竣工驗收的建設過程,而不是僅指開工建設那一刻的建設行為。與此同時,
中新天津生態城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不斷上升
記者25日從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獲悉,經過4年開發建設,目前生態城以光能、風能、地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不斷上升。在起步區內,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已達26.32%。 位于天津濱海新區的中新天津生態城,由中國政府與新加坡政府合作共建,占地面積約為30平方公里。它計劃用10年左右時間,建成一
中新天津生態城打造國內首個可再生能源監測平臺
記者從中新天津生態城獲悉,生態城管委會于近日與有“全球能效管理專家”之稱的施耐德電氣公司及北方綠谷公司共同簽署中新天津生態城區域能效管理及科技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打造國內首個區域可再生能源監測平臺。 據介紹,該項目建成后,將對生態城區域內的風能、太陽能光伏、地源熱泵、太陽能熱水等多種可再生能
環境法治:新常態下醞釀新突破
金秋的北京,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正在召開,吸引國內外再次聚焦。 根據議程,會議將對依法治國做出頂層設計,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這是中央全會首次專題聚焦依法治國,是我國民主法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作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重要組成,生態文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