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現場 7月2日至3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召開了生態環境領域戰略研討會,成都生物所所長吳寧、副所長葉彥到會。中國科學院山地生態恢復與生物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生態恢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以及環境微生物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的學術帶頭人及骨干成員等20余人參加了會議。 吳寧首先向與會人員傳達了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在全院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研討會上所做的重要報告精神。他希望全所職工充分認識中科院組織實施“創新2020”的重要意義以及所面臨的歷史機遇,找準國家戰略需求和該所自身定位,推進研究所創新發展。他同時希望各重點實驗室要加強戰略發展規劃,加強相互溝通與交流,促進各方共同發展。 與會人員就如何更好地圍繞國家戰略需求、提高凝練重大科學問題的能力、如何合理設置前沿探索項目和學科交叉項目、如何更好推進學科整合以及增強宏觀調控能力、如何面對區域發展需求更好地建立產業發展隊伍體系、如何形成......閱讀全文
經認定的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名單 (年度數據,2018年起暫停辦理)實驗室名稱依托單位動物源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大學分子與微結構可控高分子材料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科技大學飛機/發動機綜合系統安全性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功率電力電子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
序號實驗室名稱所屬領域所屬/依托單位名稱201北京市激光應用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裝備制造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202北京市生態環境材料及其評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材料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203北京市精密測控技術與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裝備制造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204北京市高層和大跨度預應力鋼
關于公布2012年度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名單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根據《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和有關申報通知精神,經資格審查、專家評審、現場考察和公示,空間熱控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
科技部8月31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2009年和2010年新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名單,名單如下:2009年新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名單 序號 實驗室名稱 依托單位 1 北京市城市環境過程與數字模擬重點實驗室 首都師范大學
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環保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組織環境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環保科技人才、開展學術交流、促進學科發展的重要基地,是開展環保科技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 2012年12月11日,環境保護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生態環境部下發關于開展部分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評估工作的通知,此次評估旨對建設3年以上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監督管理,現附全文如下。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函環辦科技函[2018]331號關于開展部分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評估工作的通知各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 按照《國家環境
生態系統退化,已經不再是一個遠離我們的“學術名詞”——日益嚴重的森林退化、荒漠化、海洋生態惡化等,在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的同時,已經嚴重威脅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環境。 “保護現有自然生態系統,綜合整治和修復已退化生態系統,構建和維持可持續發展生態系統,已成為全球性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因此,只
4月23日,中國科學院退化生態系統植被恢復與管理重點實驗室啟動儀式暨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會議在華南植物園召開。會議由華南植物園黨委書記、副主任任海研究員主持,院生物局整合生物學處處長婁治平到會講話,并為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由園內外13位專家組成,其中園外
7月4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召開了濕地演化與生態恢復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并舉行揭牌儀式。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院士曹文宣、省科技廳副廳長鄭春白、杜耘等領導參加了會議。 武漢植物園主任李紹華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分別向與會專家表示感謝。鄭春白
與國家風雨同路,與時代命運與共。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以下簡稱華南植物園)迎來90歲華誕。 “90年來,我們歷經戰火紛飛、新中國成立、十年‘文革’、改革開放,華南植物園迎來了科學的春天,進入了新時代。”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7月24日至26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局會同計劃財務局組織22人的專家組對華南植物園管理的兩個院級重點實驗室——植物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和退化生態系統植被恢復與管理重點實驗室進行了現場評估。中科院生物局原局長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發布2015年度數理和地學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的通知 教技廳函[2016]40號 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有關部門教育司(局),部屬有關高等學校: 根據《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辦法》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2015年修訂)》,2015年我部
關于2015年度數理和地學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評估結果公示的通知 教技司[2016]7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有關高等學校: 根據《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辦法》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2015年修訂)》,
時光荏苒,歲月蹉跎。60年來,地處祖國南海之濱的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無論是篳路藍縷中勇于求索,還是春涌神州時的敢闖敢試,都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歷史使命,將國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學研究緊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譜寫出大氣磅礴、絢爛輝煌的優美華章。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
近日,寧夏組織申報的“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北土地退化與生態恢復重點實驗室”,在2009年新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評審工作中被科技部批準命名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是寧夏在2003年被科技部批準命名“天然氣轉化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之后,又一獲得此項殊榮且由科技部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共
中國科學院黑土區農業生態重點實驗室成立于2009年。實驗室的總體定位是:立足我國東北糧食核心產區,針對東北黑土區農業生產中面臨的重大生態科學問題,研究黑土質量演變過程與調控、農田生態系統物質循環與作物高產潛力的生理生態機制、退化黑土生態系統恢復和重建,揭示黑土農業生態過程的基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3月21日,華東師范大學首次發布《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過程及其生態環境狀況》報告。報告認為,長三角地區在經歷了近20年的快速城市化和高強度耕地流失,地表景觀發生著顯著變化,但總體生態環境狀況開始由“一般”升至“良好”,在全國區域生態環境評價中處于中等偏上水平。 這份由該校“上海市城市化生態
近日,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侯建國帶領基礎研究司負責同志來寧考察指導我區申報組建的“煤炭清潔利用與生態化工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寧夏自治區副主席姚愛興、政府副秘書長崔曉華以及自治區科技廳負責同志陪同考察。 侯建國一行前往寧夏大學,首先聽取了重點實驗室組建情況的匯報。侯建國副部長對實驗室
科技部和海南省共建的海南高校第一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日前開張了,該實驗室依托海南大學,將更好地服務我國海洋強國戰略和海南地方經濟發展。科研人員在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里工作。何 偉 攝 據悉,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運行期為5年,將以國家南海戰略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部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和調整事項的通知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有關高等學校: 依據《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的規定,我部組織專家對部分建設期已滿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進行了驗收。在有關省(區、市)教育廳
近日,科技部、省政府聯合下發文件,批準建設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標志著青海大學實現了國家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也實現了青海省在這一領域中歷史性的突破。 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瞄準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恢復這一重大科學問題,針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科技需求,
近日,科技部、青海省人民政府聯合下發文件,批準建設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標志著 青海大學 實現了國家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也實現了青海省在這一領域中歷史性的突破。 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瞄準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恢復這一重大科學問題、針對區域經濟發
10月7日至10日,中科院退化生態系統植被恢復與管理重點實驗室2011年年會在廣東河源市舉行。會議邀請了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彭少麟,副主任周國逸,委員朱教君、束文圣、吳啟堂、彭長連、傅聲雷、任海等專家及青年骨干、科研人員共30余人參加,同時邀請了海外學者王應平教授(CSIRO
11月21日下午,青海省科技廳副廳長邢小方一行3人來到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為2012年新獲準的“青海省作物分子育種重點實驗室”掛牌。 西高所所長張懷剛、副所長陳世龍和實驗室成員共24人參加了掛牌牌儀式。會議由陳世龍主持。實驗室副主任沈裕虎博士作了實驗室建設情況介紹;張懷剛
地處寧夏東部、毛烏素沙漠南緣、陜甘寧蒙四省區交界地帶的鹽池縣,是中國灘羊之鄉、中國甘草之鄉、中國蕎麥之鄉,也是革命老區。鹽池縣干旱少雨、風大沙多,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時下,鹽池縣四墩子和沙邊子鄉已入冬,但寧夏大學西北土地退化與生態恢復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寧夏農林科學院荒漠化治理所在此進行的
濕地演化與生態恢復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召開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 為了進一步加強濕地演化與生態恢復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5月25日,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召開,會議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曹文宣院士主持。來自各高校、科研院所的15位學術委員會委員及
4月9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副主任傅聲雷研究員應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所長王克林研究員邀請到該所進行學術交流。 期間,傅聲雷在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過程重點實驗室作了“植被恢復與土壤生態過程”的學術報告。他針對植被恢復過程中不同人工林生態系統的碳收支、植物配置與管理對土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 “十二五”規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國辦函 〔2012〕 147 號國務院有關部門: 《〈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以下簡稱《分工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