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與國家電網公司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陰和俊(左)與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鄭寶森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 6月30日,中國科學院與國家電網公司在北京舉行了戰略合作協議簽字儀式。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副院長江綿恒、李靜海、陰和俊,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副總經理鄭寶森、曹志安、王敏等出席儀式。簽字儀式由江綿恒主持,陰和俊和國家電網公司鄭寶森分別代表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電動汽車、物聯網及傳感器、高溫超導等8個領域開展重點合作,加強智能電網關鍵技術與相關領域產業化研究,共同推進我國堅強智能電網建設與技術發展。 路甬祥在簽字儀式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他高度評價了雙方合作對推進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意義。他同時指出,智能電網的建設涉及領域廣泛,需要材料、器件、信息、通訊、控制和管理等多學科的參與和支持。開展智能電網研究為中科院深入實施知識創新工程注入了新的動......閱讀全文
物聯網簡介及原理圖
物聯網是在計算機互聯網的基礎上,利用RFID、無線數據通信等技術,構造一個覆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這個網絡中,物品(商品)能夠彼此進行“交流”,而無需人的干預。其實質是利用射頻自動識別(RFID)技術,通過計算機互聯網實現物品(商品)的自動識別和信息的互聯與共
國家電網董事長: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聯網
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撰寫的最新專著《全球能源互聯網》3日在京首發。本書提出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聯網;屆時,清潔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80%左右,成為主導能源,每年可替代相當于240億噸標準煤的化石能源,減排二氧化碳670億噸、二氧化硫5.8億噸,全球能源碳排放115億噸,僅為2
互聯網“生”出個物聯網-或成泄露隱私的密集地
人不在家,家里煤氣泄漏了空調忘關了你也馬上能知道;坐在家里,就可以知道地里某塊農田的土壤是否健康……這些,就是物聯網的功勞。 日前,有專家表示,只需三到五年時間,傳感網(俗稱物聯網)就會全面進入人們的生活,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不過,記者也了解到,物聯網模式還在探索中,技術上以及信息安
從互聯網到物聯網-我國將拓展萬億級戰略產業
從6月22日在上海開幕的2010中國國際物聯網大會上了解到,物聯網將成為全球信息通信行業的萬億元級新興產業。到2020年之前,全球接入物聯網的終端將達到500億個。我國作為全球互聯網大國,未來將圍繞物聯網產業鏈,在政策市場、技術標準、商業應用等方面重點突破,打造全球產業高地。 物聯網
用物聯網技術提升監控能力
?無錫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通過論證? 周建出席論證會并講話 “感知環境、智慧環保”環境監控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日前在江蘇省無錫市通過了專家論證,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周建出席了論證會并講話。 周建指出,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堅持把握感知為先,要有具體的量化指標,完善項目具備的各項功能,
海量數據助物聯網醫學早期診斷
日前,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傳出消息,“中山呼吸病防治聯盟”在國內率先推出物聯網醫學“3+2”肺癌早期診斷法。病人只要用手機二維碼“掃一掃”,就能將病情、病歷等發給呼吸科“肺結節專病門診”醫生,同時上傳CT片、腫瘤標志物、肺功能信息,醫生則在電腦前分析鑒別并及早發現早期肺癌,而那些可疑的小結節
海量數據助物聯網醫學早期診斷
日前,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傳出消息,“中山呼吸病防治聯盟”在國內率先推出物聯網醫學“3+2”肺癌早期診斷法。病人只要用手機二維碼“掃一掃”,就能將病情、病歷等發給呼吸科“肺結節專病門診”醫生,同時上傳CT片、腫瘤標志物、肺功能信息,醫生則在電腦前分析鑒別并及早發現早期肺癌,而那些可疑的小結節
物聯網邊緣的智能視頻分析技術
對數成像和節點分析組合使用節點分析和對數成像器可改進物聯網(IoT)中的視頻分析應用。視頻分析應用試圖利用日常世界中豐富的信息資源,出于幾個原因考量。包括日常監控的人臉識別,但大部分原因集中在預測分析和行為分析上。這些應用中收集到的信息可通過云計算進行更高端的廣泛處理。然而,深度處理有其局限
重慶打造全國物聯網產業基地
全國在建最大物聯網工程總承包協議簽署總投資達50億元的重慶市社會公共視頻信息管理系統總承包框架協議11月22日簽署。重慶市政府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簽署的該項目,是重慶市實施的最大信息化項目,也是目前我國在建的最大視頻管理系統和物聯網工程,將助推重慶打造統一、高效的可視化城市管理和社會治安
潘云鶴:必須抓住物聯網重大機遇
超市里每樣商品都有“身份證”,購買者能清楚地了解每個生產環節;醫生能通過嵌入在病人體內的無線傳感器遠程了解病情……這些只有在以往電影中才能看到的片段,正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而呈現在我們眼前。 “我們正處在信息源變化的一次新的大浪潮面前,必須緊緊抓住物聯網這個重大機遇,推動中國的新發展
上海聯通總經理談物聯網發展
——上海物聯網發展跟不上“四個中心”建設步伐 當下物聯網概念大熱,運營商在物聯網產業鏈建設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上海聯通總經理蔡全根日前對記者表示,上海“四個中心”建設每個中心都需要依托互聯網和物聯網來完成信息流的傳遞,上海物聯網發展需要由政府進行頂級規劃,有統一的框架和發展思路后產業鏈企
上海物聯網產業論壇在滬召開
王曦院士介紹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趨勢 由工信部和上海市政府指導,上海世博集團和上海通信制造行業協會承辦,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協辦的上海物聯網產業論壇于11月8日上午9:00正式開幕。本次論壇被業界評論為目前國內最專業和國際化的物聯網產業盛會之一,以“中國智慧.感動世界”為
“物聯網”概念是炒作還是新起點?
【摘要】物聯網目前還處于非常早期的一個階段,不建議對“物聯網”概念作過多投入。但越來越多的信息都顯示著物聯網就是我們的未來,這是一個明確的趨勢,所以宜早做打算。 ? 近期國內諸多重要媒體如北京青年報、中國電子報、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日報等紛紛發表言論,圍繞著“物聯網”概念,就“物聯
一批物聯網項目落戶無錫
??????? 人民網南京11月8日電 (記者申琳)7日,在第七屆中國(無錫)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上,11個物聯網項目正式簽約落戶無錫。 此次簽約落戶的11個物聯網研發機構總投資將超過2.76億元,合作伙伴包括中科院軟件所、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和東南大學等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研發領域涉及傳感網智能技術
物聯網在溫室大棚中的應用
溫室大棚多用于在不適宜植物生長的季節,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產量,多用于低溫季節喜溫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因此對種植作物生長環境的要求 要精確的多。大多數農戶給溫室加溫、澆水、通風等,全憑感覺。人感覺冷了就加溫,感覺干了就澆水,感覺悶了就通風,沒有科學依據。農業進入信息化時代后, 對溫室內
國內首現物聯網醫學診治模式
國內首個呼吸病防治聯盟“中山呼吸病防治聯盟”日前在上海舉行“聯動云加端”物聯網醫學啟動會。會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主任白春學首次公布了“聯動云加端”物聯網醫學的全新診治模式。 世界衛生組織2007年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患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數超過10億人,其中支氣管哮喘患者3億人、過敏
物聯網聯合創新中心揭牌成立
與會領導共同揭幕“物聯網聯合創新中心”物聯網高峰論壇會場參觀智能產品展示 8月20日,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和上海微技術工研院攜手博通公司共同打造的“物聯網聯合創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微系統所所長王曦表示,物聯網聯合創新中心旨在集結各方技術和產業實力,推進上海及周邊地區物聯網水平
劉海濤:物聯網遠超智能化
國家973物聯網首席科學家、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組長、國家傳感網標準化工作組組長、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劉海濤在“2016國際物聯網產業發展趨勢論壇”現場,接受了中國科技網的獨家采訪。 劉海濤分別介紹了物聯網內涵、物聯網金融以及我國在主導國際物聯網標準制定方面的情況。 劉海濤指出,物聯網是
農業物聯網行業定義及應用分析
物聯網被世界公認為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探索農業物聯網發展以及應用意義重大,能夠促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和農民增收,小編整理的農業物聯網行業定義及應用分析內容如下。農業物聯網定義農業物聯網,即在大棚控制系統中,運用物聯網系統的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PH值傳感器、光
2023廣州國際物聯網展覽會
2023廣州國際物聯網展覽會Guangzhou?International?Internet?of?things?Exhibition?2023時間:2023年12月20-22日???地點: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海珠區新港東路1000號)【展會介紹】??????物聯網產業鏈主要包括感知層、網絡層
農業物聯網主要包含哪些功能?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又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農作物種植在范圍內都非常廣泛,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好壞、及時與否對于農作物的產量、質量影響至關重要。農作物出現病蟲害時能夠及時診斷對于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而農業專家又相對匱乏,不能夠做到在災害發生時及時出現在現場,因此農作物無線遠程監控產品在
上海物聯網中心舉行奠基儀式
7月13日上午,“上海物聯網中心項目奠基儀式”在上海市嘉定區城北路235號建設現場舉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上海分院院長江綿恒,上海市副市長艾寶俊,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肖貴玉,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池洪,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邵志清,上海市科委總工程師陳杰,嘉定區區委書記金建忠、區長孫繼偉
江蘇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揭牌
由中國科學院、江蘇省、無錫市共同建設的江蘇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11月20日隆重舉行揭牌儀式。省委書記梁保華為中心揭牌,省委副書記、省長羅志軍在揭牌儀式上致辭。 2009年11月12日,中科院、江蘇省、無錫市共同簽署了共建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的協議。一年來,在院、省、市三方領導及各有
物聯網標識:小標識構建大世界
物聯網標識,通俗來講,相當于物聯網領域的“身份證”。通過國家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國家標識平臺”)就可以將這些負載了數據信息的“身份證”統一管理起來,令城市中數以億計的各類終端信息在一個頻道上互通成為可能。 6月7日, 由廣州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主辦的“2018·首
澳門大學牽頭國家973物聯網項目
近日,澳門大學聯合中科院、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及華東師范大學等的30多位專家學者團,向科技部973項目提交了題為《物聯網基礎理論及設計方法研究》的項目申請,目前已被科技部正式確認立項,撥款資助。 在席卷世界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之下,物聯網幾乎是一夜走紅,可望成為后十五年的新型計算模式。
水質環境監測進入物聯網時代
我國自主研制的“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水質自動監測系統”,日前通過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組織的成果鑒定會。這一智能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克服了當前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建設存在的監測參數可擴展性差、缺少在線質控手段、對異常數據智能化識別能力不足等瓶頸問題,我國水環境監測跨入新的物聯網時代。 力合科技(湖南)
路甬祥:全民打造“中國好設計”
由中國工程院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組織的創新設計發展戰略研究咨詢項目,有16位院士及其他30多位專家學者參與,本人擔任組長。就促進我國創新設計發展談點自己的看法。 要重視創新設計 盡管中國經濟現在已經走到世界第二位,但總體上看,中國的制造業還處于國際分工的中低端。我們獨立自主設計的產品、
中國國家電網高層與聯合國官員就全球能源互聯網達成共識
中新社北京6月24日電 (記者 閆曉虹)中國國家電網24日透露,美國當地時間6月23日,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在美國紐約與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總干事科爾、法國常駐聯合國大使德拉特、聯合國副秘書長吳紅波辦公室代表等進行了會談,就共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等達成重要共識。 劉振亞重點闡述了構建全球能源
成都欲打造環保物聯網示范應用體系
記者日前從成都市環保局獲悉,成都市環保部門以物聯網產業發展為契機,大力強化數字化環保能力建設,依托科技手段保障城鄉環境安全。 目前,成都市正著力加快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將成都環保物聯網示范應用項目納入市政府《物聯網示范應用工作方案》,力爭在關鍵技術、感知設備研發、系統集成與組網等方面
環境監測向物聯網+的方向發展
環境監測向物聯網+的方向發展。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正在向行業的各個方面不斷滲透。就環境監測設備這一塊來說,現在正在迅速發展的在線監測設備是行業發展的大方向。環境在線監測較傳統的手工監測來說,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數據的實時傳送能夠使監控者隨時隨地了解各個監測節點的水質情況,一旦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