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在年底前一定要完成,國家對于節能服務行業的政策支持也迅速出臺,中國的節能減排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會。然而,節能服務公司與節能技術魚龍混雜,第三方獨立評估機構以及相關法律制度欠缺,節能審計缺乏公信力,節能項目融資難等等問題仍然存在,節能減排市場離成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十一五”幾近收官,而節能減排目標能否達標,仍是迷霧重重。 在今年第一季度單位GDP能耗不降反升的嚴峻形勢下,國務院緊急發布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打響了節能減排攻堅戰第一槍。 戰斗號角已吹響,各地政府及企業紛紛采取行動作出迎戰準備。在加大淘汰落后力度、推進能源價格改革、推廣節能技術和產品等數記“重拳”之下,2010年或將成為引爆節能環保市場的重要節點。 “鐵腕”目標:9月關停淘汰產能 按照“十一五”規劃,2006年到2010年,國內單位GDP能耗要下降2......閱讀全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8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國辦發〔2008〕8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2008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八年七月十五日 2008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 今年是實現“十一五”節
2011年7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1年)》的通知,質譜、光譜、能譜分析檢測技術作為高端分析檢測技術入選,以下是通知全文: 關于印發《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1年)》的通知 工信部科 [2011] 32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
目前,全國兩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低碳”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和討論的焦點。據粗略統計,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遞交的與低碳有關的議案、提案占到總量的10%左右,其中最受關注的政協“一號提案”也力挺低碳經濟。在地方兩會上,低碳經濟也受到普遍熱捧,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省市兩會成果均將因地
關于印發智能制造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計〔2012〕19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
8月30日,在上海召開的“易造超級軟磁材料全球首發式上“首次展出了一款超級軟磁材料(簡稱易造材料)。這一超級軟磁新材料有望在綜合性能、設計思路及工藝路線等多方面顛覆傳統制造業,讓電機變得更輕更小更高效,為機器人、醫療器械、新能源車、輸變電、空調等十幾個制造領域帶來新生。 據悉,由上海寶山區政府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嚴格環保執法也遭遇質疑。 9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答記者問時指出,中國在不斷加強生態保護,尤其是加大污染排放的治理力度。 “但是我也希望不要因為中國加大環保力度,可能影響一些經濟增長的速度,又造成一種聲音,‘是不是經濟放緩了’、‘拖累實體經濟了’。”李克強
編者按 “中國工程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是中國工程院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于2009年設立聯合基金開展的重大咨詢項目,其宗旨是著眼于滿足2030年前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及建設創新型國家對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對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影響國家競爭力、影響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開展研究。 6月8日,
低碳經濟與世界城市圓桌討論全景圖 新浪財經訊 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北京綠色金融協會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聯合主辦的“2011地壇論壇”于2011年6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以下是圓桌討論實錄。 主持人:接下來我會
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 4月21日在北京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上,受國務院委托,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作了關于節能減排工作情況的報告。他介紹,根據“十二五”規劃綱要,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共有6個,具體要求是:2015年與
未來的競爭將是能源利用效率的競爭,誰掌握了最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誰就有了發展權,誰就搶占了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我們的工業文明正處在十字路口……人為原因造成的氣候變化正醞釀著一場巨大的全球危機。”美國學者杰里夫?里夫金在其新著《第三次工業革命》中,開篇就預測當下的工業發
方修琦 1962年生,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環境演變及其影響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主持全球變化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之課題 “暖期氣候對中國社會經濟的影響與人類適應研究”。出版有《全球變化》、《中國碳排放的歷史與現狀》、《中國古地理
5月27日,生物活性植被毯的發明者黃天文(左一)在科博會上介紹生物活性植被毯在上海世博會的應用情況。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一年一度的北京科技“盛宴”,讓人們感受到高科技的無窮魅力。在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零距離體驗高科技,體驗創新、科技與生產、生活的深度交融,讓人深切地
2012年6月至今所呈現的煤炭市場形勢可概括為社會庫存量大、供需寬松、價格下跌三個基本特征。之所以造成這一形勢,應歸因于煤炭市場機制建設缺乏有效的推動和規范,產能過剩的問題在大量進口煤的沖擊下凸顯出來,而產量卻在煤企不掙利潤占市場的指導思想下只增不減,造成企業虧損面不斷擴大,供需矛盾不斷激化。目
滬府發〔2011〕90號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現將《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
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關乎發展與民生。當前,我國經濟正進行深度調整,經濟增長由高速調整為中高速。這必然會帶來能源需求和消耗方面的重大調整。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積極發展水電,安全發展核電,開發利用頁巖氣、煤層氣。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工業
受臺風“韋森特”影響,廣東省珠海市一艘船撞擊岸邊。 氣候變化是國際上的一大熱點。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還在卡塔爾多哈召開,各國將對2013年之后溫室氣體減排等問題進行磋商、博弈。 全球氣候變暖對中國沿海城市生態環境帶來哪些影響,人們如何應對?廣東是國家發改委
導語:近日,工信部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0年,將在每個重點領域培育十家百億規模的龍頭企業,打造千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若干個帶動效應強、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10000億元。意見提到,重點研發土壤生物修復、強化氣相抽提(SVE)、重金屬電
電力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服務于千家萬戶的公用事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力工業快速發展,較好的保障了全社會的用電需求,有力的支撐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未來我國將在2020年左右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研究我國未來發電能力及電力需求的發展趨
9月1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商務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主辦的2010第三屆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隆重開幕,讓我們得以近距離感受中國能源未來發展的脈搏。 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的前身是已舉辦兩屆的中國(太原)煤博會。煤博會曾是山西省對外交流的重要平臺。但近兩年,低碳、環保、綠色成
金沙江上游雪山群雪線上升,冰蓋萎縮和消融明顯。 夏季高溫熱浪剛過,東北、西北及四川盆地等地又出現嚴重暴雨洪澇災害,隨后臺風頻繁生成和登陸,而各地霧霾天氣更是不時發出高級別預警。越來越多的城市、城鎮正在遭到來自氣候變化的威脅,而不斷推進的城鎮化也在加劇氣候變化,因為城市已成為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主
浙江省節能減排壓力最大的兩個地區,其中一個就是紹興。近日在紹興深入調查時得知,紹興縣經貿局曾下發第二批控制用電企業名單,在第一批浙江省定167家控制用電企業名單的基礎上,再增加42家控制用電企業,其中絕大多數為紡織企業。 在這背后,埋藏著紹興縣另一個將要強勢推行的戰略,即全縣現有的1
2009年9月,三峽集團投資興建的向家壩水電站主體工程已初具雛形。三峽集團正在加快推進金沙江上包括向家壩在內的四座巨型水電站的建設,其總規劃裝機規模相當于兩個三峽工程。 6月19日,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簡稱“三峽集團”)首次發布《2010年社會責任報告》。報告
空調歷來是家電產品中的“用電大戶”,而近兩年,伴隨著“低碳”經濟、低碳環保理念的逐步根植進千家萬戶,加之國家針對節能出臺新能效標準更迭的一系列措施鞭策,各大空調企業在新年紛紛轉向發力變頻節能新品,力求甩掉這頂耗能巨大的帽子,以期運用技術體現節能,跟緊低碳效應的潮流。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秘
能源消耗總量受到全球資源和環境容量的限制,是我國城鎮化進程中不可回避的約束條件 雖然對于中國城市的生態環境問題多有指責,但中國工程院的重大咨詢項目報告具體警告說,能源消耗已經成為影響中國城鎮化進程的主要問題之一。 由中國工程院錢易、唐孝炎、江億三位院士主持的“城鎮化進程中的生態環境保
在剛剛結束的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現場,廣州碳排放權交易現場賣“碳”,每筆碳排放權交易價為35元/噸,吸引了不少個人及組織前來了解購買。就在不久前,深圳正式啟動碳交易,開啟我國第一個正式運行的強制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比亞迪、華為、中興通訊、富士康等7大企業領到碳排放配額,首批635家工業企業和20
本月1日,新修訂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正式開始實施(下文簡稱“新環保法”),這部歷經了四次審議、被譽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從誕生前、誕生時、誕生后都備受各方關注。如今,新法已然生效,其將帶來的變化更是牽動了市民、企業以及政府環保部門的神經。 其實,對于佛山這座工業城市而言,“環保”
四、消費品工業 (一)紡織 1. 仿棉聚酯纖維及其紡織品產業化技術 主要技術內容: 通過仿棉PET、PTT分子結構與體系組成的設計優化、高比例改性組分在線添加與高效分散、親水聚酯體系穩定紡絲、纖維形態與力學性能調控等關鍵技術攻關開發,解決超仿棉聚酯纖維吸濕透汽、抗起毛
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中后期階段,從國外的經驗來看,政府對環保的重視和大規模投入一般發生在工業化后期。據悉,我國2015年環保行業產值將達到GDP的7%-8%,形成4.5萬億的大蛋糕,將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個支柱產業。 目前,我們國家環保產業處于加快發展時期。環境治理市場巨大,發展進入黃金時期。專家
主持人:李 禾(本報記者) 嘉 賓:孫 健(國家林業局發展規劃與資金管理司副司長、全國木材行業管理辦公室主任) 別 濤(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 趙 偉(中國造紙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 曹春昱(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院長) 馬志明(APP(中國)文化用紙事業部總經理
縱然一路荊棘,“忍耐”已久的分布式能源終將迎來“迸發”好時機。 6月25日,國家能源局提出《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了光伏發電補貼政策,鼓勵各地分布式光伏項目采用“自發自用”模式運營,擬定的度電補貼資金為不超過0.45元/千瓦時。 盡管截止到目前,國家發改委還沒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