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8月12日發布通知,擬批準姜黃素等18種食品添加劑擴大使用范圍及使用量。 其中包括腌漬蔬菜中使用的防腐劑脫氫乙酸鈉、山梨酸鉀;熱凝固蛋制品中使用的水分保持劑焦磷酸鈉、三聚磷酸鈉、六偏磷酸鈉;去皮、切塊或切絲的蔬菜水果中使用的抗氧化劑抗壞血酸;糖果中使用的著色劑姜黃素、葉黃素以及焙烤食品中使用的著色劑葡萄皮紅、梔子藍等。 衛生部表示,公眾可以于2010年9月10日前通過傳真電話010-67711813或電子信箱gb2760@gmail.com,反饋意見。 18種擬批準擴大使用范圍、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劑序號名稱類別食品分類號食品名稱/分類最大使用量(g/kg)備注1. 葡萄皮紅著色劑07.0焙烤食品2.0 2.  ......閱讀全文
防腐劑:碳酸飲料、果泥、果醬、糖漬水果、蜜餞、醬菜、醬油、食醋、果汁飲料、肉、魚、蛋、禽類食品等,常用的有:苯甲酸、苯甲酸鈉、山梨酸、山梨酸鉀等。 著色劑:主要用于碳酸飲料、果汁飲料類、配制酒、糕點上的彩裝、糖果、山楂制品、腌制小菜、冰淇淋、果凍、巧克力、奶油、速溶咖
9月19日,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酒類、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糕點、糖果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乳制品、罐頭共9類食品272批次樣品,發現8批次不合格食品。 7批次樣品檢出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通報顯示,不合格樣品中,7批次樣品檢出超范圍或超限量使
為保證食品安全,進一步引導食品生產企業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衛生要求規范使用著色劑,食品監管部門應當對食品生產企業加大監管力度,嚴厲打擊超范圍、超量使用著色劑,以及不在標簽中明示的隱瞞使用著色劑或者添加非食用工業染料等行為。 著色
長江乳業27萬瓶牛奶違規加防腐劑被查 9月3日,江蘇鎮江市質監局接到實名舉報,對鎮江市長江乳業有限公司(下稱“長江乳業”)突擊檢查發現,該公司涉嫌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劑山梨酸鉀。 9月4日,鎮江市質監局依法對其立案調查。 9月5日下午,鎮江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立案調查情況。 違
第一章緒論食品理化檢驗概念:是衛生檢驗專業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是以分析化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食品化學為基礎,采用現代分離、分析技術,研究食品營養成分與食品安全有關成分的理化檢驗原理和方法的一門科學,也是一門學科交叉、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第二章 食品樣本的采集、保存和處理1 食品樣本的采集原則及方法
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2019年自治區本級食品生產監督檢查計劃》的安排,組織檢查組對廣西銀安天然飲料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食品生產企業開展檢查。針對發現的問題,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督促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處置。具體情況見附件。 特此通告。 附件:1.對廣西銀安天然飲料有限責任公
據《東方早報》報道,昨晚,央視財經頻道《消費主張》播出暗訪節目,稱國內部分蜜餞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添加劑,生產環境惡劣。知名企業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的蜜餞也遭到曝光。 昨晚,來伊份公司對此緊急回應,企業正在了解供應商的情況,將會在近期給予正面回復,消費者如對產品有疑問,可到各地門店退貨
每個成人一天大概吃進八九十種添加劑?有媒體報道,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劑”有2000多種,近九成的食品含添加劑,不管是直接添加,還是間接添加,每個成人每天大概要吃近百種添加劑。不過,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教授丁卓平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若是一天真吃這么多食品添加劑,此人的飲食習慣一定有很大問題,至少
近日,“假冒五常香米”被曝光,大米加香精炮制的“偽香米”很受關注,“加香”已經成為不法商販造假的重要手段。衛生部7月26日發布了《食品用香料、香精使用原則(征求意見稿)》,擬禁止在25類食品中添加香精香料。 近日,記者對市場上這25類食品進行了調查,發現其中只有極少數“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
每天有三萬個高莊饅頭進入上海華聯等超市高莊饅頭進入迪亞天天等超市工人在添加甜蜜素回收饅頭+著色劑=“玉米饅頭” 央視《消費主張》:超市饅頭這樣出爐 生產日期隨便改 防腐劑甜蜜素齊上陣 上海華聯等超市多年銷售“染色饅頭” 在上海市浦東區的一些華聯超市和聯華超市,記者看到它們的主食專
8月21日,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對蜂產品、調味品、飲料、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速凍食品、乳制品、食用農產品等7類230批次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檢,不合格樣品13批次,不合格項目為微生物、食品添加劑、重金屬、農藥殘留、其他指標五方面問題。 2批次蜂產品檢出微生物超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1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35期)。 南通市港閘區文峰超市晴海盛和加盟店銷售的標稱江蘇洋河美酒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藍色小聚莊(白酒),酒精度及氰化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酒精度檢驗結果48.6%vol,標準值為52~54%vol,氰化物(以HCN計)
食品業內人士常說這樣一句話,“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工業的靈魂”,但有關食品添加劑的負面說法卻總是不斷冒出來刺激公眾敏感的神經。這種截然相反的現狀讓消費者無形中對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產生了擔憂和誤解。食品添加劑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01 食品添加劑到底是什么?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
11月7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完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869批次,涉及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糧食加工品、蔬菜制品、水果制品、餅干、餐飲食品、肉制品、食用農產品及飲料等食品,發現不合格樣品17批次。 超半數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9批次樣品檢出食品
一、食品添加劑新品種 (一)可溶性大豆多糖 1.背景資料。可溶性大豆多糖作為食品添加劑已列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允許用于大米制品、小麥粉制品、淀粉制品、方便米面制品、冷凍米面制品等食品類別,本次申請其使用范圍擴大到生濕面制品(如面條、餃子皮、餛飩皮、燒
夏天到了,各大品牌冷飲銷量激增。不少人購買雪糕時,喜歡挑口味和顏色奇特的,壓根不會注意背面的配料表。但是如果仔細看,也許你就不一定吃得下去了。 根據6月1日實施的《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要求,所有食品添加劑成分,必須在包裝上統一注明。昨日,記者對市場上的雪糕
作為春節期間的常備年貨,各類零食備受消費者的喜愛。需要消費者注意的是,在北京食藥監昨日發布抽檢信息中,多款零食因檢出不合格項目被要求下架。這其中,既包括消費者常購買的辣條、話梅、豆干類食品,也包括返鄉首選年貨北京烤鴨。 北京食藥監局也提醒消費者,凡已購買不合格批次食品的消費者可憑購物小票和
《食品安全法》對食品標簽做出了更加嚴格的規范,然而實施一個多月,有些不規范之處依然存在。日前,消費者林先生詢問信息時報記者:“一款金百利菠蘿啤產品,包裝正面醒目地標明是‘菠蘿啤’,但在側面品名一項寫的卻是‘果味碳酸飲料’,究竟是啤酒還是飲料?”林先生認為,其標示相互矛盾,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
這支冰棍在常溫放置24小時后,變成了一攤膠狀物。 今年是濟南30多年來入夏最早的一年,冷食跟著提前熱銷。但一支冰糕常溫放置24小時后,竟成了一攤膠狀物,讓市民吃著有些擔心。生產廠家稱,這是一種新型果凍冰糕,不完全融化屬于正常。專家指出,這可能是增稠劑添加過量所致。 7日,記者
實驗過程1 把笨NANA的外皮放在毛巾上,很快將毛巾染黃 攝/法制晚報記者 張群琛2 使用肥皂對黃色污漬進行摩擦 攝/法制晚報記者 張群琛3 黃色污漬變成了紅色 攝/法制晚報記者 張群琛 近日有消費者反映稱,雀巢笨NANA雪糕外皮將地板和衣服染上了熒光黃色,很難清洗,而且在使用肥皂清洗過程中,
記者23日從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獲悉,為嚴厲打擊食品生產經營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以及飼料、水產養殖中使用違禁藥物,衛生部、農業部等部門根據風險監測和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不斷更新非法使用物質名單,至今已公布151種食品和飼料中非法添加名單,包括47種可能在食品中“違法添加的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蔬菜制品、飲料、餅干、肉制品、調味品、乳制品和糖果制品等7類食品897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887批次,不合格樣品10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總體情況:蔬菜制品113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飲料11
摘要:指出了為了滿足人們的口感和生產工藝的需要,甜味劑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用于食品中,但是甜味劑的使用量國內國際都制定了嚴格的標準,綜述了近年來在食品中甜味劑的檢測技術中廣泛應用的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離子色譜法、氣質聯用法和液質聯用法等幾種分析檢測技術。 1引言 甜
9月18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薯類和膨化食品、方便食品、茶葉及相關制品、食用農產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速凍食品、蔬菜制品、調味品、飲料、冷凍飲品等10類食品307批次樣品,發現不合格樣品7批次,不合格項目涉及微生物和食品添加劑指標。 3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指標不合格
專家表示,標榜“零添加”加劇食品添加劑被“妖魔化”,易誤導消費者,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 一位老奶奶到超市面粉區選購面粉,導購推薦了幾款正在做特價的產品,她都斷然拒絕,表示自己要買“不添加食品添加劑”的。這是中糧面粉銷售人員講述的一個真實案例。 現代社會,食品安全問題受到高度關注,但一些錯誤
12月20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27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調味品、肉制品、方便食品、餅干、罐頭、冷凍飲品、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酒類、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制品、食糖、水產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和豆制品等18類食品564批次樣品。
10月14日,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通報,近期該廳組織抽檢14類食品共275批次樣品,發現不合格樣品7批次,涉及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污染問題。 4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4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長嶺縣冬泉雪糕批發部銷售的標稱長嶺縣冬泉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奶油小生(奶味
據湖南省食藥監局消息,湖南省食藥監局組織抽檢10大類547批次食品,不合格3批次,主要為被檢出防腐劑、甜味劑不合格。 抽檢信息顯示,不合格產品涉及2批次餐飲食品,1批次糕點,分別為:株洲東都步步高商業連鎖有限公司湘天橋銷售的精致坊醬菜(藠頭)檢出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甜蜜素(以環己基氨
9月7日,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發布2020年第35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10類食品共332批次樣品,合格樣品319批次,不合格樣品13批次。不合格樣品中,餐飲食品不合格樣品2批次,糕點不合格樣品1批次,蔬菜制品不合格樣品5批次,冷凍飲品不合格樣品1批次,調味品不合格樣品4批次。 9批次食
11月13日,遼寧省食藥監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報了12批次食品不合格, 其中11批次糕點不合格,1批次飲料不合格。 抽檢信息顯示,糕點不合格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污染(菌落總數、霉菌等)、防腐劑(脫氫乙酸及其鈉鹽、防腐劑之和等)、甜味劑(甜蜜素)超標,其中還有2批次檢出非食用物質富馬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