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綿恒陰和俊視察神華包頭煤制烯烴生產基地
8月18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江綿恒、陰和俊視察神華包頭煤制烯烴生產基地。 江綿恒、陰和俊首先聽取了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和大連化物所關于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建設和試車匯報,重點考察了甲醇制烯烴(DMTO)裝置的投料試車和運行情況,參觀了聯合化工裝置、聯合石化裝置和聚烯烴產品生產線,就煤制烯烴裝置的成功投運向神華集團和各有關單位表示祝賀,勉勵大連化物所科技人員繼續做好技術支持工作。 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是世界首套、全球最大,以煤為原料,通過煤氣化制甲醇,甲醇轉化制烯烴,烯烴聚合工藝路線生產聚烯烴的特大型煤化工項目。其最關鍵的甲醇制烯烴核心裝置采用大連化物所聯合開發的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DMTO(甲醇制烯烴)工藝技術。8月8日,聯合石化裝置的甲醇制烯烴裝置投甲醇,之后,烯烴分離、聚合裝置相繼投運,15日生產出合格聚丙烯顆粒產品。目前,全廠聯合化工和聯合石化裝置同步穩定運行。 神華集團王曉林副總經理、大連化......閱讀全文
大連化物所在新疆推介煤制天然氣和煤制烯烴技術
6月20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代表團在新疆分院就大連化物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制天然氣(SNG)和煤制烯烴(DMTO)技術與自治區科技廳、新疆煤化工企業進行座談。 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十二五”規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將依托優質煤炭資源,以伊犁、準東煤炭基地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煤化
世界最大煤制烯烴配套項目獲批
號稱目前世界最大的煤制烯烴項目——中天合創鄂爾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再獲發改委批文,與之配套的年產2500萬噸原煤的兩處礦井日前獲得核準,而參與該煤化工項目的三家上市公司中石化、中煤能源、申能股份的投資總額預計將達430億元。 申能股份4月2日公告稱,近日公司收到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內蒙古
Science:構筑疏水通道助力煤制烯烴效率翻倍
科研團隊在實驗室。(浙大供圖) 7月22日,《科學》刊登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肖豐收、研究員王亮團隊與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鄭安民團隊合作成果,研究團隊報道了一種控制催化劑表面微觀環境中水物種的吸-脫附平衡的策略,通過將一種超疏水材料聚二乙烯基苯與經典鈷基催化劑物
方新考察神華包頭煤制烯烴生產基地
方新考察神華包頭煤制烯烴生產基地 6月18日,中科院黨組副書記方新考察了神華包頭煤制烯烴生產基地。 方新聽取了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的研發、建設和生產的介紹,詳細了解了甲醇制烯烴(DMTO)裝置的運行情況,參觀了聯合化工裝置、聯合石化裝置和聚烯烴產品生產線。她指出,以大連化物所的具
在煤制烯烴催化劑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化學工業中,85%以上的過程都依賴于催化劑來加速反應速率。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決定催化反應效率的兩個重要參數——反應物的轉化率和目標產物的選擇性往往相互糾纏,就像“蹺蹺板”一樣,轉化率提高了,選擇性就降低,此消彼長,無法同時兼顧。如何解開這種“糾纏”,破解“蹺蹺板”效應,實現更精準、更高效的催化,
我國煤代油制烯烴技術邁向產業化
全球首份DMTO-Ⅱ技術許可合同簽訂 10月26日,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烴工業化技術”(DMTO-Ⅱ)在京首簽工業化示范項目許可。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技術許可方),與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被許可方)正式簽約。這是DMTO-Ⅱ工業化技
煤化工“過熱”:煤制烯烴還要不要發展?
劉中民有點不明白了。 這位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副所長和他的團隊所研發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烴技術,剛剛榮獲201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年初他本人還從國家主席習近平手中接過獎狀,這會兒,煤經甲醇制烯烴項目在行業內就因為過熱而要被“規范”了。煤化工行業是個什么發展形勢,他有點摸不著頭腦。 近日,全國科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咬定“煤制烯烴”不放松
神華包頭煤制烯烴裝置 前不久,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副所長劉中民榮獲第七屆周光召基金科技獎。 他獲獎的理由是:完成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烴工業性試驗。 甲醇制烯烴又稱煤制烯烴,是以煤代替石油,先用煤制甲醇,然后用甲醇制取基礎化工原料——烯烴。劉中民課題組自主開發的煤制烯烴
神華68萬噸煤制烯烴項目甲醇裝置開車
近日,神華新疆68萬噸/年煤基新材料項目甲醇合成裝置一次開車生產成功。神華新疆68萬噸/年煤基新材料項目經過近3年的緊張建設,目前已全面進入投料試車開車階段。 2016年6月14日,甲醇生產中心氣化裝置正式投煤試車成功。2016年6月17日,凈化裝置投料。2016年6月17日,甲醇合
煤制烯烴工業化:從“零”邁向新興戰略產業
文 | 《中國科學報》 見習記者 孫丹寧走進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的展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醒目的大字——銳意創新、協力攻堅、嚴謹治學、追求一流。在中國科學院成立75周年之際,大連化物所亦邁入第75個春秋。對于“協力攻堅”4個字,大連化物所的每個人都頗有感觸,它激勵著所
煤制烯烴項目因環保問題被叫停-神華正申請復議
研究人士稱,這給神華帶來的經濟損失不會很小,損失與停產時間長短有關 環保部一紙行政處罰決定書,神華旗下全球最大煤制烯烴項目被責令停止生產,何時復產目前還是未知數。 對于環保部的處罰決定,神華旗下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在其官網上回應,包頭分公司已經按要求繳納了罰款
煤經合成氣直接制低碳烯烴技術完成工業試驗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延長石油集團”)合作,在陜西榆林進行了煤經合成氣直接制低碳烯烴技術的工業中試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催化劑性能和反應過程的多項重要參數超過設計指標,總體性能優于實驗室水平。 該技術基于大連化物所包信和與潘秀蓮領導的團隊
《Science》大連化物所成果:煤經合成氣直接制低碳烯烴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與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延長石油集團”)合作,在陜西榆林進行了煤經合成氣直接制低碳烯烴技術的工業中試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催化劑性能和反應過程的多項重要參數超過設計指標,總體性能優于實驗室水平。 該技術基于大連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和潘秀蓮研究員領導的團隊取
江綿恒陰和俊視察神華包頭煤制烯烴生產基地
8月18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江綿恒、陰和俊視察神華包頭煤制烯烴生產基地。 江綿恒、陰和俊首先聽取了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和大連化物所關于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建設和試車匯報,重點考察了甲醇制烯烴(DMTO)裝置的投料試車和運行情況,參觀了聯合化工裝置、聯合石化裝置和聚烯烴產品生產線,就煤
新技術實現世界上煤制烯烴工業化“零”的突破!
乙烯、丙烯等烯烴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在工業、農業、醫藥、環保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塑料、合成橡膠、纖維、醫藥品原料、農藥、涂料等,大部分品種的重要原料都是烯烴。 在化學工業領域,主流方法一直是通過石油加工生產乙烯、丙烯等烯烴原料。 “富煤貧油少氣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不能走完全依賴石油制烯
神華寧煤集團年產50萬噸甲醇制烯烴項目試車成功
27日,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公司年產50萬噸甲醇制烯烴項目全部生產裝置打通生產流程,經過各裝置之間首尾銜接的試運行,產出純度99.88%的合格丙烯及牌號為1102K的合格聚丙烯產品,標志著甲醇制烯烴項目一次性投料試車成功。由此,寧夏向世界煤化工“硅谷”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石腦油制烯烴面臨考驗
以石腦油為原料生產乙烯/丙烯,一直是烯烴制取的主要路線。但在日前結束的2013輕烴綜合利用大會上,多位專家認為,隨著北美頁巖氣產量的增加,烷烴脫氫制烯烴規模持續放大,傳統的石腦油制烯烴路線將面臨成本考驗。 目前烯烴制取有3種路線:一是石腦油制烯烴,二是煤制甲醇再制烯烴,三是烷烴脫
中科院大化所DMTO:煤代油制烯烴技術這樣邁向產業化
? 2010年10月26日,“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Ⅱ)工業化技術”在北京首簽工業化示范項目許可。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中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和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所(技術許可方),與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被許可方)正式簽約。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重任
準東煤制氣全國最大煤制氣項目全面實施
近日,全國最大的煤制氣項目——新疆準東煤制氣示范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進入全面實施階段。記者獲悉,準東煤制氣示范項目,估算總投資1830億元,建設規模300億立方米/年。該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用煤炭9000萬噸,可實現銷售收入550億元,實現稅收105億元,直接解決就業約1.8萬人。 據悉
煤制氣-底氣從哪來?
前不久,記者走進剛投產的內蒙古匯能煤化工有限公司煤制天然氣項目生產區。這家公司的一期工程4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于2014年10月實現一次性投料試車成功。目前,企業進入安全平穩的運行狀態。至此,我國首批由國家核準的4個煤制天然氣項目中,已有3個項目投產。 煤制天然氣項目陸續投產,企業卻有各自的
制油,以煤的名義
直到今天,回想起那驚心動魄的16天,李永旺仍然心潮澎湃。 那是去年的12月。5日22時16分,反應器開始投料;9日23時03分,產出合格蠟;18日8時,產出高品質清潔柴油;21日23時50分,各項指標分析合格,煤制油全流程貫通。 16天,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旺懸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下
煤制甲醇污染如何防治
環境保護部目前正在公開征求《煤制甲醇行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下簡稱《指南》)意見。《指南》適用于具有煤直接制甲醇工藝、焦爐氣制甲醇工藝或者氨醇聯產制甲醇工藝的煤制甲醇企業,其他具有相近工藝的企業可參照采用。據該《指南》說明稱,編制前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歷時9個月,涉及企業100
甲醇制烯烴工業裝置投料試車成功
甲醇制烯烴裝置投料試車現場 8月8日,世界首套甲醇制低碳烯烴工業裝置(年產60萬噸烯烴)投料試車一次成功,標志著我國煤制烯烴新興產業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進展。該裝置采用了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甲醇制烯烴(DMTO)技術。 經過幾代科學家20多年的努力,通過非石油路
國內首個廢棄油脂制烯烴項目將建
中原石化日前發布消息稱,國內首個廢棄油脂制備生物基烯烴技術開發項目已正式落戶該公司,項目將于近期開工建設。該項目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和社會危害,同時也是中原石化進行結構調整、實施轉型發展的一大舉措。 廢棄油脂制備生物基烯烴技術開發項目以各類廢棄的餐飲業廢油、地溝油和榨油廠酸化油為原料。中國石化對
路甬祥致信祝賀甲醇制烯烴項目成功運行
8月23日,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給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發來賀信,就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年產60萬噸甲醇制烯烴(DMTO)裝置建成并成功運行向大連化物所表示熱烈祝賀,并向參加甲醇制烯烴項目研發的幾代科技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路甬祥在賀信里指出,甲醇制烯烴核心生產裝置投料試車一次成
我國甲醇制烯烴技術再獲重大突破
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烴工業化技術(DMTO-II)取得重大突破。5月19日,這項工業化試驗技術在陜西省華縣通過72小時現場考核,專家認為各項數據達到預期指標,技術先進可行,建議盡快工業化推廣應用。
煤制氣的春天是否來臨
9月22日,國家能源局在京召開首都大氣污染防治能源措施落實會議,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與中石油、中石化、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等企業主要負責人簽訂了重大能源保障項目任務書。吳新雄強調,要增加天然氣供應,重點建設大唐煤制氣管道等13個重大項目。 這意味著,煤制天然氣產業化和規模化步伐將可能進一步加快
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通過驗收
核心烯烴裝置 6月15日,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托,中國科學院組織專家在大連對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進行了驗收。專家認為,DMTO系列技術先后實施許可14套工業化裝置,合計烯烴產能每年800多萬噸,引領了新興的甲醇制烯烴產業的發展,為國家煤代油戰略的實施作出了實質性貢獻。
甲醇制烯烴基礎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劉中民研究員領導的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究部)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鄧風、鄭安民研究員(負責理論計算)合作,在甲醇制烯烴反應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多年來一直堅持應用研究與基礎研究
等離子煤制乙炔裝備獲ZL
近日,由新疆天業自主研發的等離子體高溫碳轉化反應煤粉注入管獲國家發明ZL授權。這意味著在等離子體工藝技術取得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后,新疆天業也完全掌握了等離子裂解煤制乙炔核心裝備技術。 據了解,該技術通過采用一種等離子體高溫碳轉化反應煤粉注入管,將注入管伸入到等離子體高溫區域,提高了煤粉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