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過量是否導致了甲狀腺疾病高發?這是碘鹽風波爭論的焦點之一。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于是開展了中國首次十城市社區居民甲狀腺調查,涉及15181名20歲以上人群,結果顯示甲減患病率從2006年的3.8%上升到6.5%,甲狀腺結節患病率則從10.2%增至18.6%。 “比糖尿病人還多”,該分會常務委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劉超感嘆,這還沒算甲亢患者呢。 其中,貴陽、南京、武漢、西安四個碘大于適宜量地區甲減患病率顯著高于碘適宜地區(北京、成都、廣州、上海、濟南、沈陽)。盡管如此,仍“不能說碘過量導致甲減病人增多”,該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單忠艷說。 調查還發現,沿海地區碘攝入量并不比內陸地區高。“因為碘鹽是居民碘攝入的主要來源。高碘海產品只要不是天天吃,并不會明顯導致碘過量。”劉超稱,因此市民不必盲目選購無碘鹽。總的來看,無碘比加碘帶來的健康......閱讀全文
●我國是嚴重碘缺乏的國家,除高水碘地區外,絕大多數居民應食碘鹽 ●我國做過多次監測與調整,目前居民攝碘量處于適宜水平,吃碘鹽不會導致碘過量 近日,有網友稱:甲狀腺癌在癌癥中的發病率已從第十五位升至第五位,主要原因是吃加碘鹽造成的;我國沿海地區居民常吃富含碘的海產品,不需要吃加碘鹽。
史上最全的甲狀腺疾病實驗室檢查項目,您值得收藏!血清甲狀腺激素測定甲狀腺素(T4)全部由甲狀腺分泌,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僅有20%直接來自甲狀腺,其余約80%在外周組織中由T4經脫碘代謝轉化而來。T3是甲狀腺激素在組織實現生物作用的活性形式。正常情況下,循環中T4約99.98%與特異的血漿蛋白相
26日,衛生部公布了《食用鹽碘含量》和《食品添加劑碘酸鉀》的征求意見稿,一并面向社會征求意見,對于食用鹽中碘含量平均水平的規定有所降低。這一消息發布后引起了廣大市民的關注和熱議,內分泌專家指出,高碘和缺碘同樣會導致甲狀腺疾病。如何調配一日三餐達到碘的正常攝入成了市民更為關心的問題
自從1994年國務院頒布《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起,碘鹽已經伴隨我們生活20多年。近幾年,隨著甲狀腺疾病的增加,碘鹽引發爭議不斷。如今,隨著食鹽加碘政策的調整,選擇何種碘鹽、是否選擇碘鹽,各地區甚至個人都有了更多自主選擇權。然而,如何選擇、如何找準補碘的“點”,依然令許多人感到困惑。
一、血清甲狀腺激素測定(TT4、TT3、FT4、FT3)甲狀腺素(T4)全部由甲狀腺分泌,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僅有20%直接來自甲狀腺,其余約80%在外周組織中由T4經脫碘代謝轉化而來。T3是甲狀腺激素在組織實現生物作用的活性形式。正常情況下,循環中T4約99.98%與特異的血漿蛋白相結合,包括
近日,中央電視臺播出了一期題為《補碘真的過量了嗎?》的9分鐘訪談節目。然而,就是這期力圖證明中國補碘并不過量的節目,卻引起了業內諸多專家的質疑。 國家糧食局原標準質量中心高級工程師謝華民等專家認為,鹽作為最重要的食品,其中的添加劑--碘過量會對健康造成損害,已經得到共識。目前中國的強制全民
在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中,沒有哪種像碘一樣,與一個叫做甲狀腺的器官如此密切。作為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甲狀腺能分泌甲狀腺激素,合成后者的主要原料便是碘。甲狀腺激素能調節人體各種代謝,維持細胞生命活動;它能促進嬰兒生長發育,缺乏會導致“呆小癥”及智力低下,分泌過多則會引起甲狀腺機能亢進,俗
7月26日,衛生部公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鹽碘含量(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擬將食鹽碘強化量的上限從60毫克/千克下調至30毫克/千克,包括廣西在內的5省(區)被認為存在碘過量的情況,食鹽含碘量有下調余地。 廣西被認為“碘過量” 缺碘而導致的甲狀腺疾病被稱為地方
7月28日,自治區衛生廳公布了廣西人群碘營養狀況的相關數據,廣西人群尿碘水平處于適宜范疇,不存在過量的情況。7月27日,衛生部碘缺乏病專家陳祖培也指出,廣西等5個省(區)的尿碘水平只是略微偏高,均沒有超過350微克/升,對人體健康并無影響。 4次調查均未檢出碘過量 據介紹,自治區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