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電視臺播出了一期題為《補碘真的過量了嗎?》的9分鐘訪談節目。然而,就是這期力圖證明中國補碘并不過量的節目,卻引起了業內諸多專家的質疑。
國家糧食局原標準質量中心高級工程師謝華民等專家認為,鹽作為最重要的食品,其中的添加劑--碘過量會對健康造成損害,已經得到共識。目前中國的強制全民補碘政策,存在技術方面和法律方面的諸多問題。因此,我國應該考慮停止強制在食鹽中添加碘。
補碘過量:含量應降到10微克
節目中的專家認為:世界上首次采用食鹽加碘的措施至今已經90年了,沒有發生過因吃碘鹽而引起碘過量、碘中毒和碘過敏的事件,"補碘過量會導致甲狀腺疾病增多"這種說法并不科學。
"沒有碘過量?為什么國家3次下調食鹽碘含量?沒有碘中毒和碘過敏?所有教科書上那些碘中毒、碘過敏的癥狀都是編造出來的?中國的碘中毒、碘過敏患者數不勝數,群體性事件也并不稀罕。"謝華民還引用衛生部發布的《中國食鹽加碘和居民碘營養狀況的風險評估》中的觀點進行反駁:"碘過量可以誘發或促進甲狀腺功能減退和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的發生和發展。"
她還提供另一個證據: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的《飲用水衛生與管理》中,有這樣的論述:"地方性甲狀腺腫病因:主要是由于機體攝入碘量不足而引起,亦可因攝入過量碘而致。"
央視節目顯示:發現大連的一個海島不缺碘,食用碘鹽對這個海島的居民的身體健康,沒有任何影響。衛生計生委碘缺乏病專家咨詢組組長陳祖培在央視節目中說:"我們對這個海島做了6年的回顧性調查,甲亢也沒增加,加減也沒增加,甲狀腺功能低下也沒增加,甲狀腺瘤也沒增加,所以正常人不缺碘的話,吃這點碘不會有問題。"
對此,一位專家認為,僅僅對一個海島進行6年的短短監測,并不足以表明,不缺碘人群有補碘的必要性,正常人不缺碘,吃碘就不會有問題。
該電視節目中說,"已經確診患有甲狀腺疾病的人應該根據醫生的意見避免食用碘鹽".對此,北京某醫院的內分泌科醫生表示,這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他們怎么避免食用碘鹽?你們(央視節目組和所謂專家)難道不知道所有的餐飲業、食品業被強制一律使用碘鹽?除非他們自己做飯,并且不能用醬油,不能用任何含鹽調味料。"
謝華民認為,在上述《風險評估》中,有一個迷惑人的說辭。說的是經過10年強制全民過量補碘,"8~10歲兒童智商總體較補碘前提高了近12%".且不說智商的評價在國際上飽受爭議,即便真是兒童的智商在10年間總體上提高了近12%,那也是10年間(1995~2005年)營養狀況改善、教育普及的成果,是經濟社會迅猛發展的綜合成果,把智商提高的原因都歸功于補碘,顯得非常可笑。
她強調,在2012年3月15日開始執行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鹽碘含量》后,各地都采用了25mg/kg(即每克25微克)的標準。而實際上,在目前強制補碘的政策下,碘鹽的碘含量應該是每克10微克(10mg/kg)就足夠了。
強制補碘:技術法律均說不通
采訪中,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醫學界人士私下認為,說中國人缺碘,強制補碘,本身就很荒謬:"中國人和全人類是靠自然鹽繁衍到了今天,怎么突然全中國就都缺碘了?"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國高等學校教材《預防醫學》(孫貴范主編)中顯示,正常成年人對碘的每日需求量為50~75微克。既然中國人沒有因缺碘而滅絕,大多數中國人在不補碘的狀況下正常生存繁衍了5000多年。那么,就應該認為大多數中國人通過食物和水至少攝取了每日50~75微克的碘。全國政協委員、原遼寧省副省長、內分泌學專家滕衛平教授指出,即便是治療碘缺乏癥,每天也就需要100微克碘。
"以北京人為例子,食鹽攝入量原來是每日13克,最近降到了9克,也就是每日從食鹽中補碘25×9=225微克,加上食物和水中原有的至少50微克,北京人每天的碘攝入量達到了275微克,遠遠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最佳攝入量。"謝華民說。有僑居國外的朋友告訴謝華民,自己曾看到過一篇文章,作者認為,世界衛生組織在全世界極力推薦過高的碘攝入量,純屬利益驅動。因為這個組織與國際上的大型制藥企業關系密切,而碘酸鉀是這些大企業的產品。
知名學者慕盛學認為,自然鹽不是毒品,不應該被任何國家的政府禁用。強制全民過量補碘,是剝奪了13億人管理自己碘營養的權利。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補碘,但是,封殺自然鹽,嚴禁餐飲業、食品業使用自然鹽的,只有中國大陸一家。香港居民喝著內地的水,就不怕缺碘;臺灣也有缺碘地區,補碘完全自愿。據查,未發現美國有任何強制補碘的法令,現實是,食品業和餐飲業使用自然鹽,不使用"強化鹽",補碘完全是美國消費者個人的事情。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同樣的濃度補碘,外國就不會超量。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事實上,中國已經放棄了全民補碘。各地政府已經對水碘含量超過150微克/升的極高碘地區停供碘鹽。雖然有極個別地方沒做到,但是與實行了20年的全民補碘相比,已經有了實質性改變。"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科學補碘",全民補碘的錯誤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糾正。事實上,教科書、論文等大量資料都顯示,水碘含量超過40微克/升的地區就應該停供碘鹽。
謝華民認為,從2002年就開始,到2009年達到高峰的關于碘鹽問題的討論,各地高碘危害紛紛見諸報端,各路精英見仁見智,補碘不僅應因地制宜,更應該因人而異的觀點獲廣泛共識。應廢止損害消費者健康和尊嚴的強制過量補碘政策,更為各界人士所贊同。十分遺憾的是,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種深入的討論,并沒有引起決策層的重視。當時反對放開無碘鹽禁令者的理由就是,放開后部分消費者會盲目選擇,有導致碘缺乏病卷土重來的風險。她指出,這種理由經不起推敲。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剝奪消費者選擇食物的天然權力。
5月1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公開征求意見稿)。這是《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自1994年10月實施后首次進行整體修訂。征求意見稿突出食鹽安全,強調科學......
日前,中國制定的第一部補碘指南對外公布。該《指南》強調,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狀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在維持機體健康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健康成人體內的碘總量為20~50mg,平均為......
“碘多碘少都是問題,比如我自己就有甲狀腺結節,就是碘補多了。補碘問題,由于不精準導致好事變成壞事。”此次兩會上,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畫院院長孔維克表示,自己是......
家住西市場附近的李先生向記者反映,自己和家人都得了甲狀腺結節,據說跟吃加碘食鹽太多有關系。但他又發現市場上很難買到無碘無鈉鹽。那么,甲狀腺結節跟加碘食鹽有關系嗎?如果需要吃無碘鹽,去哪兒買?無碘鹽銷量......
大量科學研究已經表明,攝入過多糖有害健康。但外媒一篇新出爐的評論《糖攝入指南的科學基礎:系統綜述》(以下簡稱《綜述》)宣稱,上述結論的數據基礎質量很低,因而基于該結論的膳食指南也不能信賴。《中國科學報......
最近,醫生再次做出了關于維生素D的相關警告,你可能會認為,這又是“我們需要更多維生素D”的消息。相反,他們說,我們沒有太多的必要進行維生素D血液檢測,太多的人服用了過量的維生素D。維生素D對于強壯的骨......
國家鹽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工作人員在對5份食鹽樣品進行檢測。新京報記者送檢5份“碘鹽”3份有假,均來自農貿市場內蒙古赤峰近期查獲了80噸以工業鹽冒充的食鹽,引起社會關注。據業內專家介紹,工業假鹽中很多......
近日,包頭市民小李因甲狀腺疾病前往醫院治療,醫生開出藥方,囑咐小李今后不能再食用加碘鹽,并出具了證明,小李據此可以購買到“無碘鹽”。一石激起千層浪。“以后不能再吃加碘鹽了,否則會得甲狀腺疾病”、“我們......
假“美即”面膜包裝難分辨、進口“馬爹利軒尼詩”竟為舊瓶裝劣酒、臺灣面膜實為國內私人小作坊生產……昨日,廣東省、市食藥監舉辦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活動中廣東省副省長、省食安委副主任林少春透露,將加大對食品......
由衛生部此前牽頭做的一項針對沿海四省市調查已經顯示,過度強調補碘已經導致市民碘過量,存在巨大的健康風險;翌年衛生部建議降低食鹽含碘量。但矯正不易。在普通的超市,消費者往往不容易買到無碘鹽。這背后,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