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心代表團參加第11屆中美高級網絡技術研討會
網絡中心主任黃向陽發言 9月19日至21日,中美高級網絡技術研討會(CANS2010)在美國華盛頓的喬治敦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召開,會議由中國科技網、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美國下一代互聯網協會Internet2、中國旅美科技協會CAST-USA聯合主辦,由喬治敦大學承辦。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主任黃向陽和副主任戴博偉、首席科學家錢華林等一行十余人參加會議。 會議開幕式上,Internet2 CEO David Lambert代表Internet2致歡迎詞,網絡中心主任黃向陽、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網絡中心主任吳建平等分別向大會致辭。 會議首日,Internet2的創始人Douglas Van回顧了CANS會議的發展歷程,黃向陽作大會特邀主題發言,重點介紹了中科院網絡中心在CNGI項目、國際國內互聯、視頻郵件、超級計算以及科研應用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以及進一步的發展規劃......閱讀全文
網絡中心代表團參加第11屆中美高級網絡技術研討會
網絡中心主任黃向陽發言 9月19日至21日,中美高級網絡技術研討會(CANS2010)在美國華盛頓的喬治敦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召開,會議由中國科技網、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美國下一代互聯網協會Internet2、中國旅美科技協會CAST-USA聯合主
華為提議重構互聯網:采用“New-IP”-核心網絡技術新標準
新架構將支持尖端技術,華為曾表示,新技術的一些部分已經在建造中,相關部分已準備好在2021年之前進行測試。 以下為《演示文稿》: 《金融時報》消息,中國已向聯合國建議對互聯網的運作方式進行徹底的改變,其提議稱支持諸如全息圖和自動駕駛汽車之類的尖端技術。 華為與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以及工信部在
中科院窄帶網絡技術及運營研討會在津召開
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天津分所、天津中科智城網絡有限公司主辦的中科院窄帶網絡技術及運營研討會5日在津召開。圖片來源網絡 研討會邀請了Semtech、海爾、康佳、陜西廣電、國芯科技、中物動產等超過60家窄帶網絡技術及運營相關的知名企業高層參加,共同探索窄帶技術在各行業內的應用及運營。天津市西
第四屆中歐“網格研究聯合研討會”在京舉行
[科學網 任霄鵬報道] 10月29日至11月1日,第四屆中歐“網格研究聯合研討會”(Grid@Work 2007)在北京舉行,共有來自中歐雙方20多家研究機構和院所的100余位科學家參與其中。這些機構和院所包括中科院計算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華大學、法國國家信息與自動化組織(INRIA)、歐洲數學
全聯網發展與應用高峰論壇在京舉辦
日前,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主辦的全聯網發展與應用高峰論壇(互聯網基礎資源創新發展論壇)在京召開。原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宏仁、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宏科等院士專家圍繞全聯網發展情況、新型網絡技術、互聯網基礎資源服務、工業互聯網發展情況等內容作主旨報告。張宏科作了題為《新型網絡技術研究與探索
一例計算機輔助導航系統下取出頭枕部子彈病例分析
計算機輔助導航系統(CANS)已成功應用到外科手術的諸多領域,為臨床上多種手術的開展提供了可能與保障;與傳統手術相比,CANS具有更精確、更安全、更微創的優勢;將計算機輔助導航系統應用到槍擊傷子彈取出手術中,國內外的報道并不多見,但這勢必會為戰傷子彈取出提供新的思路與方法。2016年5月,本院收治了
“光網絡助力5G發展”-2019光信息與光網絡大會將在京召開
“光網絡助力5G發展” 2019第三屆光信息與光網絡大會將在京召開光信息與光網絡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奠定了是智慧城市的發展基礎,也支撐著下一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同時,在智慧安防、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物業、智慧家居、信息消費等眾多領域,都
第一屆計算機視覺前沿研討會在京召開
9月13日至14日,第一屆計算機視覺前沿研討會暨CCF計算機視覺專業組2014工作年會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召開。會議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CCF計算機視覺專業組承辦,會議得到了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英偉達、海康威視、愛奇藝等單位的協辦。 本次研討會邀請了多位知名專家學者
清華大學吳建平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英國皇家工程院9月30日宣布,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主任吳建平教授當選2019年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對吳建平院士的評價是:“吳建平教授在中國乃至亞太地區互聯網的開發和發展中作出了杰出貢獻并產生了重要國際影響,還在國際互聯網體系結構工程和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了開創性成果。”
《自然》雜志:量子中繼與網絡技術實現新突破
中國研究團隊近日在《自然》雜志發表論文介紹,他們成功在兩個由50公里長光纖連接的量子存儲器間實現量子糾纏,為構建基于量子中繼的量子網絡奠定了基礎。 這項研究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以及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合作開展。團隊表示,學術界廣泛采用的量子通信網絡發展路線是通過基
網絡中心參加全球網絡創新環境國際合作
1月27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與美國西北大學國際高級互聯網研究中心(iCAIR)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未來互聯網研究和國際互聯網試驗環境建設等領域建立長期深入的合作關系。 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國科技網網絡中心主任戴博偉博士,美國西北大學國際高級互聯
第四屆國際計算機及計算技術農業應用研討會舉行
10月23至24日,“第四屆國際計算機及計算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研討會(CCTA2010)暨第一屆國際智能無損檢測與信息處理技術學術研討會(INDIP2010)”在江西南昌召開。 大會由中國農業大學以及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北京農業信息化學會、國際信息處理聯合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主辦,華東
上海將在工業領域率先部署新型網絡技術-打造標桿園區
上海發布工業互聯網產業創新工程實施方案,重點打造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力推5G、IPv6等新型網絡技術在工業領域率先部署。這是記者從近日召開的上海市工業互聯網工作推進會上獲悉的。 近年來,立足產業和信息化基礎,圍繞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上海在工作布局和產業創新等方面率先啟動、率先帶動,以
寧波材料所在人造神經網絡技術領域取得進展
神經元晶體管(vFET)作為一種多功能、智能化的晶體管,在人造神經網絡應用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類晶體管是通過電容耦合效應計算多端輸入信號的加權和,來控制晶體管的導通和截止,能量消耗少,非常類似于人工神經元器件的工作模式。這類器件是在傳統硅基電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采用復雜的CMOS 工藝制作
深度學習網絡技術可加快臨床PET圖像重建過程
近日,來自美國紀念斯隆凱特靈癌癥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名為“DeepPET”的新技術,該技術是使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將正電子放射斷層造影術(PET)成像數據轉換為高質量圖像,并在Medical
世界最大國家學術互聯網在我國建成
經過20年建設,我國第一個全國性互聯網——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目前接入高校和科研機構從最初的108所達到2000多所,用戶從3萬人增長到2500萬人,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學術互聯網。這是記者從25日在京舉行的CERNET學術年會上獲悉的。 今年時值互聯網進入中國20周年,也是
美首次研制出全雙工無線網絡技術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最新研制出的“全雙工”技術使手機等無線設備能用同一個頻率與無線基站“交談”并“傾聽”其發射出的信號,改變了需要兩個頻率才能完成這一任務的現狀,最新突破將使無線網絡運營商在不新建基站的情況下,讓網絡吞吐量加倍。 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全雙工無法實現。
當谷歌遇上流感:透視網絡技術監測傳染病優劣
今年流感在美國的暴發比往年要早,在肆虐的流感面前,一項用來監測流感暴發的尖端技術也暴露出了自身的缺陷。和傳統監測系統的對比數據顯示,通過和流感相關的互聯網搜索,來估計流感傳播狀況的谷歌流感趨勢系統(Google Flu Trends),大大高估了流感的峰值水平。專家說,對于這項具有前景的戰略來說
陳左寧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面對信息化潮流,只有積極搶占制高點,才能贏得發展先機。要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入融合,必須在信息化方面多動腦筋、多用實招。我國大數據采集和應用剛剛起步,要加強研究、加大投入,力爭走在世界前列。 ——《在貴州調研時的講話》(2015年6月16日~18日),《人民日報》2015年6月19日
亞太先進網絡學會學術會議舉行
8月23日至26日,第54屆亞太先進網絡學會(APAN)學術會議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此次會議由清華大學主辦,泉城省實驗室承辦,以 “新時期亞洲和太平洋地區互聯網及其應用協作研究和協同發展”為主題,來自亞太地區20多個國家的400多名互聯網技術專家和相關領域人士參會。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召開。濟
物聯網概念原理!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義很簡單: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 物聯網指的是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種
下一代互聯網核心網國家工程實驗室成立
下一代互聯網核心網國家工程實驗室揭牌暨理事會和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 1月19日,“下一代互聯網核心網國家工程實驗室揭牌暨理事會和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清華大學召開。教育部、工信部、清華大學等單位領導共同為實驗室揭牌。 下一代互聯網核心網國家工程實驗室由國家發改委于2009年5月31
學者在京聚焦大數據未來發展
8月26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物聯網研究會承辦的“大數據的發展情況和未來方向專題研討會”在北京科技大學召開。 中國科學院大學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國家首批“千人計劃”入選者劉世平表示,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催生了大數據,以數據為核心的產業鏈正在形成,大數據推動金融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將聚焦在互
-醫療的“互聯網化”和互聯網醫療,誰會勝出?
現今,很多人都在談論移動醫療、互聯網醫療或智慧醫療。然而在實戰中,你很快就會陷入疑惑。比如說,醫療公司開一個服務號是不是就進入互聯網時代?是不是藥企開發一個APP或用微博微信提供針對醫生和患者的服務,那么他們就進入移動醫療時代? 顯然,這不能成立。首先,從根本的價值觀出發,這些醫藥相關企業僅
我國首臺空間路由器準確入軌
記者29日從國防科技大學獲悉,由該校自主設計與研制的我國首臺空間路由器,近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這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首臺空間路由器正式進入在軌驗證試驗階段。這臺路由器采用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路由器操作系統和網絡協議棧,具備軟件定義能
張宏科:抓住機遇,下大力氣研發新型網絡技術
“國內外針對信息網絡體系與技術創新已經開展了許多研究,但尚未形成較為完善、實用的新型網絡體系。我們要把握住這一時機,在建設新型網絡體系的過程中,實現相關技術的自主可控。” 當今世界,信息網絡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領域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近30年來,我國信息網絡技術雖
我國工廠自動化無線網絡技術成為IEC標準
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面向工廠自動化應用的高速現場無線網絡技術規范(WIA-FA)正式成為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標準(IEC 62948),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的工業自動化無線網絡技術已得到國際自動化領域的普遍認可。 WIA-FA是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牽頭,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
下一代互聯網核心網國家工程實驗室在清華大學揭牌
1月19日,下一代互聯網核心網國家工程實驗室在清華大學揭牌。同期舉行了理事會和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清華大學副校長康克軍、教育部科技司高新技術處處長邰忠智、工信部科技司高新技術處處長于生多共同為實驗室揭牌。 下一代互聯網核心網國家工程實驗室由國家發改委于2009年5月31日批復立
互聯網如何“+科普”
? 當互聯網遇上科普,恰似氧化鈣碰到了水,化學反應非常激烈。科學熱點、健康知識、辟謠文章……一時間,你想知道的科普內容在這里應有盡有。信息容量大、更新速度快、傳播渠道廣,這些互聯網與生俱來的傳播優勢給科普工作者帶來了新的挑戰。 為了全面把握中國網民的科普需求,預判科普趨勢,中國科普研究
劉韻潔:中國第三代互聯網時代遠未到來
11月11日上午,“中國未來網絡發展與創新論壇”在南京啟幕,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說:“當初構建互聯網時,根本沒有考慮到,今天的互聯網應用,會發展到這么廣泛、這么復雜(的程度),雖然現在提到很多云計算、物聯網(技術),但我認為中國第三代互聯網時代遠遠沒有到來。” 劉韻潔認為,全球網絡面臨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