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骨架是指真核細胞中的蛋白纖維網絡結構,由微絲、微管和中間纖維組成。細胞骨架在細胞分裂、細胞生長、物質運輸等多種重要活動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大腸桿菌中,肌動蛋白MreB是一種重要的細胞骨架蛋白。而EF-Tu(細菌延伸因子)主要在蛋白合成的延伸過程中發揮功能。研究這兩種蛋白的相互作用,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理解細胞中的蛋白翻譯機制。
日前,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BIOPIC)的孫育杰研究組通過一個新的成像方法,在細胞中深入分析了MreB–EF-Tu的相互作用。這一成果發表在近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成像技術可以幫助人們在細胞中對一組互作蛋白進行研究。不過,其他配對和非配對分子的熒光背景限制了這樣的應用,尤其是在亞衍射的細胞區域。(延伸閱讀:選對你的共聚焦顯微鏡)
為此,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新的成像方法。他們將雙分子熒光互補技術與光敏定位顯微鏡結合起來,實現了對特定互作蛋白的超高分辨率成像和單分子追蹤。隨后研究人員利用該技術,在大腸桿菌中成像了正在發生互作的MreB–EF-Tu,并對MreB、EF-Tu和MreB–EF-Tu進行了單分子示蹤。這些信息有助于進一步揭示MreB–EF-Tu互作在細胞中的具體功能。
作者簡介:
孫育杰 研究員:理學博士,University of Pittsburgh,2005,化學;理學碩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99,化學;理學學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96,化學
工作經歷:2005-2010, 美國賓大肌肉研究所及納米/生物交叉研究中心,博士后及Senior Research Investigator;2010-2014 北京大學BIOPIC副研究員,及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兼職副教授;2014-現在 北京大學BIOPIC研究員,及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兼職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單分子技術已成為研究生命科學的重要手段,其終極目標之一就是在體內實時觀測單分子包括生物大分子的運動,并以此在分子水平上理解生理條件下的細胞過程。我們單分子及活細胞超高分辨率成像實驗室的主要方向就是開創、發展和應用新的和現有的單分子技術,包括發展超高分辨率單分子熒光成像技術和單分子操作及力學測量技術,以在單分子水平上研究活細胞,如癌細胞和干細胞的基因表達和調控,進而推動癌癥治療和干細胞研究應用。運用超分辨成像和活細胞成像,我們將與其他BIOPIC的PI合作推進以下幾個方向的研究:(1)真核細胞如何利用和控制其基因轉錄和翻譯過程中的內在以及外部噪音;(2)解析染色質的結構,分布及其在基因轉錄中構型改變的動力學過程。(3)最終理解細胞基因表達中脈沖過程產生和調控的機理,并用于癌癥細胞以及干細胞分化機理的研究。
獲獎及榮譽:SCOPUS 青年科學家生命科學銀獎 (2012);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 (2011)
引起COVID-19的SARS-CoV-2病毒會導致嚴重的急性呼吸道綜合征,這或許就與2019年出現的已知會引起輕度季節性感冒的其它冠狀病毒形成了對比,同時還提出了一個問題,即為何一種冠狀病毒對人類所......
美國圣母大學發明的突破性設備采用了一種創新的方法來“監聽”細胞的對話。未來,這項技術將幫助改善癌癥和其他疾病的診斷。相關論文發表在新一期《納米》雜志上。科學家早就知道,RNA在細胞內扮演信使的角色,翻......
博士后研究員希馬尼·夏爾馬在實驗室手持設備原型。圖片來源:美國圣母大學官網美國圣母大學發明的突破性設備采用了一種創新的方法來“監聽”細胞的對話。未來,這項技術將幫助改善癌癥和其他疾病的診斷。相關論文發......
單光子的產生和檢測已經從實驗室研究逐步發展成為現代醫學、量子處理、制造等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單光子對于量子網絡、單細胞的成像和測量、加密的量子“密鑰”的分配以及納米粒子的尺寸測定都很重要。為促進對該領......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和德國柏林夏里特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觀察到肝臟如何在疾病的情況下保持它的細菌過濾功能。據此,他們發現了肝病中一種以前未知的代償機制:如果肝臟中的一種特殊免疫細胞......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周溪團隊在《科學進展》(ScienceAdvances)上,發表了題為HumancytomegalovirusUL36inhibitsIRF3-depen......
10月7日,國家藥監局網站發布《關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2469號(醫療衛生類215號)提案答復的函》(以下簡稱《答復》)。針對丁列明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強精準醫學時代個體化定制藥物研發......
惡性腫瘤是當前全球面臨的重大健康問題。作為引發癌癥患者死亡首要因素的腫瘤轉移成為一大研究重點。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科張長青、高俊杰課題組聯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骨科、浙江大......
研究人員發現,成年男性體內平均有大約36萬億個細胞,而成年女性體內平均有28萬億個細胞。出乎意料的是,人體內小細胞(如血細胞)的質量與大細胞(如肌肉細胞)的質量大致相同,這一發現令研究人員感到困惑。9......
胚胎外卵黃囊(yolksac,YS)可為發育中的胚胎提供營養支持和氧氣,并生成第一批血液和免疫細胞,但其他功能仍然未知。英國威康桑格研究所等合作繪制卵黃囊細胞圖譜,揭示人類早期發育過程中卵黃囊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