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攝入更少的熱量和營養,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通常仍能抵御他們已經遇到過的傳染病。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下屬的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的科學家們說,這可能是因為記憶T細胞分布在人體各處,可以維持對感染因子的免疫反應。他們近日在《Cell》雜志上發表的對小鼠的研究還發現,節食的動物比不節食的動物更能抵御腫瘤和細菌感染。
由Yasmine Belkaid博士(NIAID機體免疫部門的負責人)領導的研究人員,此前曾觀察到老鼠體內的脂肪組織中含有記憶T細胞。他們研究了當卡路里攝入量減少時,這種現象是否有助于保持免疫記憶。為了進行研究,他們限制了先前完全接觸食物的老鼠的飲食。當接受更少的食物時,小鼠淋巴組織中的記憶T細胞(它們通常在淋巴組織中逗留)更少,而骨髓中的更多T細胞則富含脂肪組織。
圖片來源:Cell
然后,研究人員評估了老鼠吃得少時,記憶T細胞的表現。當小鼠自由進食時,感染了假結核耶爾森菌。在小鼠產生免疫記憶后,研究人員限制了部分小鼠的飲食長達四周,然后再次將所有小鼠接觸假結核桿菌。限制飲食的小鼠有更強的記憶T細胞反應,更好地防止疾病。研究人員使用一種訓練免疫細胞對抗黑色素瘤的疫苗重復了這個實驗,并發現接受較少食物的小鼠體內的記憶T細胞具有更強的抗腫瘤效果。
雖然這一現象還沒有在人類身上進行研究,但研究結果揭示了免疫系統可能是如何進化來幫助哺乳動物在食物有限的時期生存下來,同時保持自身免疫功能的完整。這些實驗動物的結果目前還不能直接用于人類的飲食建議。然而,這些見解可能有一天會幫助臨床醫生通過優化營養來改善癌癥和其他疾病的免疫治療。
自然界中的生物遷徙行為是促進還是抑制病毒傳播?1月6日記者獲悉,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傅雄飛團隊揭示了生物遷徙與病毒傳播之間的復雜關系,提出了應對傳染病的新策略。相關研究成......
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合作,揭示了衰老影響機體CD8+T細胞抗腫瘤免疫反應的作用和分子機理,探究了衰老個體和PD-1抗體治療不響應患者的腫瘤免疫防御能......
近日,記者從北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肝臟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杜順達教授團隊為一名乙肝相關肝癌的晚期患者進行了特異性T細胞免疫治療并長期隨訪觀察。據悉,這是全球首例乙肝特異性T細胞療法在晚期肝癌患者中的......
近日,記者從北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肝臟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杜順達教授團隊為一名乙肝相關肝癌的晚期患者進行了特異性T細胞免疫治療并長期隨訪觀察。據悉,這是全球首例乙肝特異性T細胞療法在晚期肝癌患者中的......
為進一步推動全國城市污水重點傳染病病原監測工作,提升各地監測能力,2024年10月11日—12日,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在浙江省嘉興市組織召開了全國城市污水重點傳染病病原監測項目培訓班。來自全國31個省(......
9月30日,國家藥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果帶隊,赴北京市檢查百白破疫苗生產質量安全,實地查看企業生產車間和成品倉庫,并圍繞保障百白破疫苗生產質量、供應安全、多聯多價疫苗研發等開展座談交流。黃果強調,接......
秋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這段時間氣溫下降,晝夜溫差大,再加上室內空氣流動有限或室內人群密集,呼吸道傳染病容易傳播開來。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季?嬰幼兒、兒童等低年齡段人群該如何預防?......
氨被認為是一種細胞毒素,它在血液中的增加會損害細胞功能。然而,這種毒素是否以及如何在病理生理條件下引發細胞死亡仍不清楚。2024年9月11日,華中科技大學黃波團隊在NatureCellBiology(......
9月11日,《自然-細胞生物學》發表了華中科技大學黃波教授團隊有關T細胞死亡的研究成果。研究發現,CD8+T細胞激活的過程中細胞內氨逐漸積累最終導致T細胞死亡。據悉,這一獨特死亡方式的分子機制,為異己......
復旦大學衛生學院教授粟碩與合作者研究顯示,毛皮動物可能是新發傳染病的儲存庫和重要傳播中心。這項包含來自養殖毛皮動物的研究表明,應增加對這些動物的監測,以確定物種間的潛在病毒傳播路徑,并鑒定出有可能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