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研究顯示,即使全球成功將地球升溫控制在比工業化之前高不超過1.5攝氏度,地球近半人口在未來10年仍可能面對暑熱、干旱、洪災等與氣候有關的災害。
國際咨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8日配合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發表的調查結果顯示,假設升溫受控于1.5攝氏度,到了2030年,全球47%人口(約50億人)仍可能面臨氣候危害,比目前的43%(33億人)多。
暑熱影響超乎預計
此報告按全球到2030年升溫1.5攝氏度以及到2050年升溫2攝氏度的假設情況,預測可能遭受暑熱、城市水供壓力、農業干旱,以及河海沿岸洪澇這四種氣候災害的人數。其中,受暑熱影響的人將最多。
報告指出,在升溫2攝氏度的情況下,到了2050年,全球總人口的六分之一(約14億人)可能面臨嚴重暑熱,相對于目前的不到1%(約1億人)。無論是激烈暑熱(潮濕熱浪)或者是慢性暑熱(影響工作效率),所影響的地理范圍和嚴重性都可能增大,即影響更多人。
暑熱將導致每年至少25%的有效工時內天氣太熱,使人無法在戶外工作。這可能會影響收入,某些行業因此必須重新設計和部署工作。對于長期必須在戶外工作的人,暴露在極端高溫下,也可能導致健康問題。
近年來,暑熱的影響已在某些地區顯現。俄羅斯2010年夏天的一股大熱浪,導致數以萬計的人死于呼吸道疾病或中暑。那段時期的氣溫,比平均溫度高10攝氏度。
干旱、缺水問題加劇
由于人口不斷增加,在升溫2攝氏度的情況下,到了2050年,住在嚴重缺水城市地區的人口將比如今多8億人。這些地區可能缺乏干凈的飲用水和洗滌水,以及維持工業運作的水供。
此外,如果升溫2攝氏度,到了2050年,將有1億人面臨農業干旱。這將嚴重削弱農民依靠雨水維持作業和生計的能力。全球4億人則可能面臨嚴重的河海沿岸水災,泛濫上岸的洪水將沖破現今的防御措施。
對低收入國家沖擊更大
分析指出,不同國家面對氣候災害的沖擊程度,有所不同。低收入國家的人們更可能面臨一種或多種氣候災害的沖擊,而在高收入國家,只有10%的總人口可能受影響。
智利氣候行動高級倡導者穆尼奧斯說:“氣候變化不成比例地影響著最脆弱的群體。因此,我們必須同時進行兩場競賽,在迅速減少排放的同時也為脆弱社區的數十億人建立起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
外來物種入侵和氣候變化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重大威脅。探討兩者之間的互作過程和聯合風險,對制定外來種防控和本土種保護策略至為關鍵。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氣候變化不僅僅指平均溫度或降水的改變。近年來,頻次和強度......
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是當今全球兩大熱點和難點問題,事關人類可持續發展。人類要解決全球變暖和生物多樣性受損“雙重危機”,必須將這兩大熱點難點問題視為相輔相成的兩個目標協同推進。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
加拿大科學家通過分析該國高緯度北極地區野外調查數據發現,全球變暖加速或推動了該地區的永久凍土融化和巨大的環境變化。研究根據對加拿大北極群島一個地區過去60年的景觀演化進行重建,得到了以上結果。相關研究......
9月13日,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加拿大高緯度北極地區(高北極)野外調查數據發現,全球變暖加速或推動了該地區的永久凍土融化和巨大的環境......
在全球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的背景下,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發展氣象經濟已經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9月2日,作為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高峰論壇之一的第二屆國際氣象經濟高峰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720.shtm■新華社記者莽莽江源,奧秘無窮。2023年江源綜合科學考察隊近期深入青藏高原腹地,在......
或許很少有人像雷切爾·貝茲納·克爾(RachelBeznerKerr)一樣,在今年如此頻繁地感受著極端天氣事件的殘酷。克爾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的一名社會學家,在非洲馬拉維的農業社區中工作。今年春天,馬拉維......
“氣候危機給全球糧食安全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挑戰。”國際經濟商業網站17日這樣擔憂地稱。據報道,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國印度正考慮禁止絕大多數大米的出口。尼日利亞總統提努布日前宣布該國進入糧食安全緊急狀態。與......
過去100年,全球變暖導致森林向更高處爬升。10日,記者從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發現,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喬木春季生長發育提前,種間競爭優勢隨之增加,使得高山樹線向更高海拔爬升。相關研究......
近期,全國多地遭遇高溫和強降雨天氣。持續的極端天氣,不僅對生產生活造成影響,也對能源保供形成挑戰。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未雨綢繆,精心準備,提前應對各種氣象災害。夏季是極端天氣多發季節,今年更是不同尋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