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2-09 13:21 原文鏈接: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如何應對?

    2月6日,2022年中國氣候公報發布。過去的一年,我國的天氣氣候特征是怎樣的?經歷了哪些重要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面對風險挑戰,我們又該如何更好地防范應對?

    《新聞1+1》連線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值班首席陳鮮艷,共同關注: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如何應對?

    《2022中國氣候公報》發布

    2月6日,中國氣象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2022中國氣候公報》,報告揭示了中國氣候的最新監測和評估信息。2022年中國平均氣溫為歷史次高,降水量為2012年以來最少。回顧2022年,我國經歷了怎樣的高溫干旱過程?2023年的氣候趨勢又會如何?

    鄱陽湖與洞庭湖,低枯水位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值班首席陳鮮艷:鄱陽湖和洞庭湖的干旱其實一直在持續,當前水位還是相當低。從當前2月份的最新預測來看,無論是江西還是湖南,降水還是整體偏少的,所以這種低枯水位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兩地旱情暫時還不會得到明顯緩解,因此后期無論是對漁業資源還是生態環境都要保持持續的關注。到了三四月份,特別四月份,春耕保灌也特別需要關注,扎實推進春季農業生產。

    長江流域夏秋冬連旱,今年還會出現嗎?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值班首席陳鮮艷:當前包括在西南地區和江漢地區,還是有中度以上的氣象干旱持續存在的。從當前預測來看,整個江南淮南降水還是比較偏少的,可能還會出現一些新的干旱發生,或是原來發生干旱的地方持續發展。所以,當前旱情依舊是我們要始終保持關注的一個重點。

    2023氣候年景預測:南方地區還會出現階段性的持續高溫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值班首席陳鮮艷: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國家氣候中心剛剛組織了一批專家進行了一個年景預測。初步結果看,今年南方地區可能還是會出現一些階段性的持續高溫現象,所以“熱”的現象肯定會存在,但是它存在的強度、范圍、影響力是怎樣的,還需要等到3月底4月初的時候,專門組織一批專家對夏季氣候預測一些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判斷。

    中國氣候公報發布有著怎樣的指導意義?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值班首席陳鮮艷:中國幅員遼闊,氣候類型多樣,我們每年會組織專家進行氣候公報的編寫總結,同時對各行各業,包括社會經濟方面的影響進行分析評估。也希望這樣的一份公報出來后,可以讓各級決策部門以及科研人員參考使用,也可供對氣候學科感興趣的普通讀者,社會公眾閱讀,讓大家對整個中國的氣候狀態、氣候變化以及氣象災害或者極端天氣事件有更加充分的認識。

    如何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南極冰川加速融化,湯加海底火山噴發,還有夏季整個北半球經歷的高溫熱浪,剛剛過去的2022年,全球極端氣候事件不斷發生。而有效應對高溫干旱,全力保豐收保民生,各地采取的措施都有哪些?氣象高質量發展工作又在怎樣推進?

    中國氣象局氣候與變化科學司司長張興贏: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我們整個自然的氣候變化規律正在發生改變,可能會超出我們原有的很多認知。許多科學問題和核心的關鍵技術攻關,我們都需要抓緊組織開展。

    據了解,今年我國將聚焦地球系統數值預報模式、災害性天氣預報等關鍵核心領域。啟動實施一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另外,中國氣象局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同設立的氣象聯合基金,從2023年起進一步將年度資助規模增至9千萬元,以強化有組織的目標導向型基礎研究。


    相關文章

    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新特征顯現

    記者18日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對2023年全球主要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進行總結回顧后發現,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出現一系列新特征,如發生時間提前、復合性等。相關研究成果在線......

    動物所揭示外來動物和本土動物面對極端天氣的響應差異

    外來物種入侵和氣候變化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重大威脅。探討兩者之間的互作過程和聯合風險,對制定外來種防控和本土種保護策略至為關鍵。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氣候變化不僅僅指平均溫度或降水的改變。近年來,頻次和強度......

    全球極端天氣頻發,如何用能源轉型應對氣候變化難題?

    在全球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的背景下,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發展氣象經濟已經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9月2日,作為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高峰論壇之一的第二屆國際氣象經濟高峰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熱浪與暴雨交織,全球極端天氣事件成“新常態”?

    或許很少有人像雷切爾·貝茲納·克爾(RachelBeznerKerr)一樣,在今年如此頻繁地感受著極端天氣事件的殘酷。克爾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的一名社會學家,在非洲馬拉維的農業社區中工作。今年春天,馬拉維......

    氣候變化引發糧食危機?專家:對中國糧食供給影響有限

    “氣候危機給全球糧食安全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挑戰。”國際經濟商業網站17日這樣擔憂地稱。據報道,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國印度正考慮禁止絕大多數大米的出口。尼日利亞總統提努布日前宣布該國進入糧食安全緊急狀態。與......

    筑牢防災減災堅固防線

    近期,全國多地遭遇高溫和強降雨天氣。持續的極端天氣,不僅對生產生活造成影響,也對能源保供形成挑戰。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未雨綢繆,精心準備,提前應對各種氣象災害。夏季是極端天氣多發季節,今年更是不同尋常。當......

    大氣所關于熱穹頂環流的研究獲進展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如熱浪、強降水、干旱等對社會、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2021年6月底至7月初,一場強勁的熱浪席卷北美西海岸,造成部分地區溫度相比于常年同期高出16-20℃。“熱穹頂”是此次高......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如何應對?

    2月6日,2022年中國氣候公報發布。過去的一年,我國的天氣氣候特征是怎樣的?經歷了哪些重要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面對風險挑戰,我們又該如何更好地防范應對?《新聞1+1》連線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值班首......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如何應對?

    2月6日,2022年中國氣候公報發布。過去的一年,我國的天氣氣候特征是怎樣的?經歷了哪些重要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面對風險挑戰,我們又該如何更好地防范應對?《新聞1+1》連線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值班首......

    中國氣象局公布2022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1月9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2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低溫雨雪襲擾北京冬奧,氣象部門全力以赴保駕護航”“長江流域‘汛期反枯’,人工增雨馳援旱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