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海洋所所長王凡團隊聯合中科院大氣所在印度洋熱量存儲格局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氣候學報》雜志上。
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海洋吸收了全球變暖93%的熱量,致使海洋熱含量迅速上升。印度洋的海洋熱含量顯著增加,對周邊區域的氣候、生態環境和人類活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以往研究多關注印度洋熱含量在年代際和多年代際尺度的變化,對增加的熱量以何種方式存儲在印度洋、具體存儲在哪些區域這一關鍵科學問題尚不清晰。
研究團隊通過多源觀測資料分析發現,在1958-2014年期間,印度洋上層700米熱含量趨勢存在明顯的“南快北慢”格局:在副熱帶南印度洋快速變暖,在熱帶印度洋緩慢變暖甚至局部變冷。
進一步的海洋模式實驗表明,印度洋海表面風場的長期變化,通過引起副熱帶南印度洋上層水體的輻合和熱帶印度洋上層水體的輻散主導印度洋上層700米熱含量趨勢格局,其中副熱帶南印度洋上空的風場長期變化至關重要。海表風場的變化主要包括南半球西風的增強和副熱帶南印度洋上空副熱帶反氣旋的加強。盡管存在系統偏差,CMIP6多模式集合平均的熱含量趨勢和海表風變化格局與觀測結果基本一致,表明人類活動的影響主導著該熱存儲的空間格局。這一熱存儲格局在未來預計會持續,可能顯著調節印太海區的未來氣候變化。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支持。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75/jcli-d-22-0534.1
6月12日上午,河南省科技廳組織召開貫徹落實《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實施方案研討會,廳黨組書記、廳長張銳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國......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深入調查研究”提出明確要求,強調“注重調研成果轉化運用,在調查的基礎上深......
我們都知道,大城市雖然繁華,但卻并非人人都心向往之。因為在表面的繁華之下,隱藏著的是高強度的工作壓力、極快的生活節奏、壓得人喘不過氣的車貸房貸,以及日漸疲憊的身心......隨著社會階層的固化以及內卷......
5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中國青少年健康行為研究——基于13個省份的調查數據分析》。研究表明,大多數的青少年對于自己的體重不是很滿意,甚至9.2%青少年選擇節食減重......
美國研究人員最新發現,細胞內部基因表達的錯誤率越來越高,無法正常合成蛋白質,可能是細胞停止分裂、陷入衰老狀態的原因。這項成果由美國國家老齡問題研究所等機構的人員取得,有望為研發抗衰老藥物提供新靶點,相......
海南大學三亞南繁研究院/熱帶作物學院教授王守創團隊繪制出首個番茄的群體級別表觀遺傳變異圖譜。通過研究,他們發現,在番茄育種歷史過程中,群體DNA甲基化在多個維度上發生了巨大變異。相關研究為番茄遺傳改良......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22年度前沿科學中心立項建設的通知》,南開大學“有機新物質創造前沿科學中心”獲批立項建設,這標志著該校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平臺建設上取得了新突破。據悉,“有機新物質......
在聯合國2023年水事會議前夕,一項最新發布的研究顯示,世界正面臨嚴重水資源危機,到2030年,全球淡水供應將短缺40%,在水資源緊張的地區會出現更嚴重短缺。報告指出,各國必須將水資源視作一項全球共同......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所長王凡團隊聯合中科院大氣所在印度洋熱量存儲格局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氣候學報》雜志上。 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海洋吸收了全球變暖93......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所長王凡團隊聯合中科院大氣所在印度洋熱量存儲格局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氣候學報》雜志上。 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海洋吸收了全球變暖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