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子午工程科學運行中心的邀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波傳播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丁宗華于5月31日為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作了題為“子午工程數據應用之非相干散射雷達”的報告。來自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北京大學等單位的30多名相關研究人員參加了此次報告會。
丁宗華詳細講解了非相干散射雷達的基本工作原理、全球非相干散射雷達的發展歷程、及子午工程非相干散射雷達的數據分析方法,并同與會人員就普遍關心的問題展開討論。
子午工程作為一個跨學科、綜合性很強的空間環境監測系統,在數據應用等方面對研究人員提出了很高要求。目前,大部分研究工作停留在利用某一類監測數據或局限于某個學科,研究人員普遍缺乏對自身涉足學科以外的其他監測設備和數據的了解,以至于難以發揮子午工程多種探測手段的綜合優勢。有鑒于此,子午工程科學運行中心組織開展“子午工程數據應用系列講座”,為研究人員了解子午工程各類監測設備和數據應用方法提供服務。
子午工程是我國空間科學領域第一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于2012年10月通過國家驗收,進入正式科學運行階段。本場報告是“子午工程數據應用系列講座”的第一場,后續報告將陸續進行。系列講座活動的開展將對子午工程科學數據應用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會議現場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設備之一的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首批科學探測結果今天(5月20日)發布。探測結果包括:從2......
2024年5月19日,在第二十屆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的活動上,中國航天科普大使、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劉勇,為觀眾們帶來了一場主題為《中國的航天與空間科學探索》的科普報告。 劉勇研......
中新網北京4月27日電(記者孫自法)中關村論壇首次設立的空間科學論壇4月27日下午在北京舉辦,中外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航天機構代表、空間科學領域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對空間科學發展進行回顧與展望,并......
金星與太陽風的相互作用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影響其大氣演化的重要因素。雖然金星沒有內稟磁場,但是太陽風與金星大氣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一個感應磁層。感應磁層和磁鞘的磁場的三維形態關系著太陽風和行星粒子的相互作用過......
“目前,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主體建設已經完成,正在開展聯合調試試運行工作。部分裝置已經在為用戶提供科研服務。預計今年底整體工程完成驗收。”4月16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常務副總指揮、常......
2023年1月16日,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SMILE)衛星初樣研制總結暨正樣設計評審會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會議由空間科學先導專項負責人、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
2021年五一假期后,吳俊偉又準備出趟遠門。他添置了件連帽的深色沖鋒衣,防風遮雨透氣,適合在高原穿著。吳俊偉的目的地,是位于海拔3830米的稻城縣噶通鎮,那里將建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7051.shtm核心閱讀從航天任務連戰連捷到重大航天工程深入推進,從空間科學探索到航天科技成果服務經......
中新網太原8月26日電(記者范麗芳)8月26日,第二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在山西省太原市開幕。本次會議以“建設空間科學強國,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為主題。空間科學是以航天器為主要平臺,研究發生在日地空間、行......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懷柔園區6號科研大樓,是國家空間科學數據中心總部的所在地。中心的專用機房大約400平米左右,存儲運行著我國不少空間科學“大國重器”的數據資源。“悟空”“墨子”“慧眼”“太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