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6-11 14:02 原文鏈接: 兩院院士熱議:怎么做才能成為好院士

      “我認識兩位科學家,一位把團隊所有成果都署上自己的名字,學生們都沒有從事原創工作的積極性,另一位是已經功成名就,真心想提攜后人,團隊成員之間還有署名權相贈。你是哪一種科學家?”在6月9日下午舉行的兩院院士大會學習中央領導同志講話精神座談會上,一名中科院院士提出了這個問題,引發了與會院士的深思:究竟怎么做才能成為一名好科學家、好院士?

      在院士們看來,切實做好科技創新是他們最主要的職責所在。習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開幕式上強調:“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敢于擔當、勇于超越、找準方向、扭住不放,牢固樹立敢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敢于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勇于創造引領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

      院士們認為,這是對中國廣大科技人員極大的號召和激勵,發展的重任已經交給科研工作者,特別是院士群體。中科院院士楊學軍認為,如何進行原始創新是擺在院士們面前的問題。“我認為,進行原始創新,必須把中華優秀文化和科學精神結合起來。”他說。同時,習總書記講話指出:“千秋基業,人才為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

      院士們認為,為科技發展培養出色的人才,也是院士們承擔的重任之一。中科院院士袁亞湘指出,在研究型大學成為潮流的今天,教學作為大學的本質反而被忽視了。他強調,人才培養是國家的未來,今天的院士要像老一代科學家那樣,在人才培養上多花精力。“我在這里也表個態,作為院士群體的一員、作為被老一代科學家培養的科研工作者,我也將在年輕人才的培養上多作些貢獻。”袁亞湘說。

      除了科研和人才培養上,院士們一致認為,院士還應做到“行為世范”。多年來,院士的行為和貢獻有目共睹。但是,近年來,個別學術不端、行為失范的行為也發生在院士身上。中科院院士楊元喜認為,院士群體不僅僅是學術帶頭人,更應該有學術風范。“院士做得好,產生正面影響力,做得不好,負面影響力更大。稍有不慎,對社會的擴大效應非常明顯。”他說。

      除了院士自身的諸多要求外,在院士們看來,要成就一名院士,還需要環境的支持。中科院院士周衛健說:“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必須有寬松和公平的環境來支持創新。”她提到,1730年,英國約克郡木匠出身的鐘表匠約翰·哈里森發明航海天文鐘,就是在諸多批評和支持的聲音中完成的。因此,她認為,我國科研界在當前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下,也應當為潛心鉆研的科學家提供寬松和公平的環境。

      在熱烈的討論中,院士們表示將明確奮斗的目標,包括以專業技術理論的突破,保證前沿性技術的發展,強化自主創新技術的源頭貢獻,同時擔當提攜后輩的引路人,并在自身行為上進行自律。他們認為,恢復院士的學術性和榮譽性的本質,才能當好一名院士。

    相關文章

    巨星隕落!兩位院士逝世

    11月4日,清華大學官微發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摩擦學專家、原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始人、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溫詩鑄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1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袁國勇院士獲聘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名譽院長

    10月31日,2023上海傳染病論壇暨2023年上海醫學論壇平行論壇上,吳凡為袁國勇頒發名譽院長聘書。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教授袁國勇,獲聘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以下簡稱“上......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言榮: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為新型工業化打牢人才基礎

    進入新時代,新型工業化以科技進步為重要動力,以高質量發展為內在要求,以綠色低碳發展為主要趨勢,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和新優勢,推動制造業發生根本性變革,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

    經費1698萬!海南公示院士創新平臺科研項目擬立項項目

    近日,海南省科技廳經公開申報、形式審查、專家評審、行政決策等程序,公示2024年海南省院士創新平臺科研項目擬立項項目11個,安排經費1698萬元。詳情如下:海南省科學技術廳關于2024年海南省院士創新......

    這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任國家衛健委副主任

    近日,國家衛健委官網更新領導班子,顯示曾益新已任國家衛健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中央保健委員會副主任(正部長級)。個人簡介:曾益新,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8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

    秦裕琨院士捐贈150萬支持哈工大能源學院建設

    9月22日,哈工大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儀式在主樓620會議室舉行。自2019年12月起,秦裕琨院士向哈工大教育發展基金會累計捐贈人民幣150萬元。同時設立“秦裕琨基金”,用于支持能源學院發展建設。校黨委......

    卷,太卷了!院士也來申請國自然面上項目……

    科研難做,難在發論文和申基金。兩者相比,基金或許更難上一籌。每年到國自然基金評選階段,那真是千萬大軍擠獨木橋,有人歡喜有人憂。近幾年,有不少科研人表示,國自然基金越來越卷了。更有人在小紅書上吐槽,現在......

    質疑?剛評上院士就被曝十余篇論文造假,涉嫌數據偽造曝光了

    2023年8月11日,國際知名醫學期刊《臨床腫瘤學雜志》(影響因子45)撤回了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MarkJSmyth等人于2016年4月20日發表的題為“CombinationAnti-CTLA-4......

    重磅!安芷生院士獲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RogerRevelle獎章

    2023年9月13日,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宣布授予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羅杰·雷維爾獎章(RogerRevelleMedal)。AGU是世界最大的地球與空間科學的非營利性科學組織,......

    聚焦兩院|“千名院士·千場科普”行動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9月2日,“科學與中國”20周年大會暨“千名院士·千場科普”行動啟動儀式在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出席活動并作“科學與中國”20周年總結與展望報告。中國工程院院長、黨組書記李曉紅,科技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