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5-26 21:13 原文鏈接: 漫步版納植物園,走近稀有瀕危植物

    直播時間:2022年5月27日14:30—15:40

    直播地址:科學網新浪微博直播間

    主播:岳智慧/莫海波

    嘉賓:李劍武 高級工程師/ 王力 高級工程師 / 彭仕葵 標本管理員

    活動簡介:通過直播的方式,與植物愛好者、科研工作者一起漫步植物園,認識以龍腦香科植物為代表的稀有瀕危植物,了解這些植物的保護故事;走進標本館,參觀老一輩植物學家跋山涉水所采集到的珍貴標本,體驗如何制作一份植物標本。

    精彩看點

    看點1:現在時——瀕危植物畫中藏

    作為遷地保護機構,版納植物園保存著1498種瀕危植物。在這里,科技人員與周邊社區有著廣泛而長期的合作,不斷創新和踐行著版納植物園的三大功能——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而園區內一株株挺拔的植物就是串聯起這三大功能的載體。在本場直播中,我們將帶您徜徉在如畫的園區中,為您講述瀕危植物的故事,知道它、認識它、了解它、保護它。

    看點2:過去時——珍貴標本紙上舞

    標本,是植物學家認識和記錄自然的重要見證。這一次,我們將帶領大家走進版納植物園的非開放區——標本館,了解其在瀕危植物研究和保護方面所走過的歷程。翻閱一份份珍貴的標本,和我們一同走入歷史的長河,感悟一代代科學家所秉持的科學精神。讓我們從那些泛黃的臺紙上,追憶科學家們舞動的青春。

    活動背景

    5月22日是第29個國際生物多樣日,按照今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等有關要求,在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的大力指導下,科普基地管理辦公室——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聯合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等8家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發起了“生物多樣性大放送”活動,5月21日—28日期間將通過央視頻、科普中國、騰訊視頻號、抖音等多家主流新媒體,連續推出來自植物園、自然博物館和自然保護地等的自然故事,共同迎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二階段會議在中國昆明召開。

    5月27日14:30-15:40,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將為線上觀眾開展《面臨消逝的名字——走近稀有瀕危植物》主題直播,敬請關注!

    嘉賓陣容

    李劍武

    高級工程師

    版納植物園標本館副館長

    從事熱帶植物分類學及植物多樣性保護與研究工作,尤其對蘭科植物開展了大量的調查及研究工作,先后參與了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了5項科學研究課題,發表研究論文30余篇,發表植物新種14種,主編了《中國野生蘭科植物原色圖鑒》,參編了《中國高等植物彩色圖鑒》等3部學術專著。

    王力

    高級工程師

    從事水杉屬和竹亞科的古植物學、形態解剖學和植物分類學研究。先后主持1項關于水杉屬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和1項關于竹亞科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發表化石竹亞科1新屬、4新種以及化石水杉屬的1個現代水杉近似種。目前致力于現生和化石水杉屬和竹亞科的形態演化研究和分類修訂工作。

    彭仕葵

    標本管理員

    相關文章

    漫步版納植物園,走近稀有瀕危植物

    直播時間:2022年5月27日14:30—15:40直播地址:科學網新浪微博直播間主播:岳智慧/莫海波嘉賓:李劍武高級工程師/王力高級工程師/彭仕葵標本管理員活動簡介:通過直播的方式,與植物愛好者、科......

    我國西番蓮品種獲得國際植物新品種登錄認證

    近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高級實驗師吳福川培育的紅花西番蓮四倍體品種“版納紅”通過西番蓮國際協會審核,獲得西番蓮新品種國際登錄認證。這是我國首個獲得西番蓮國際機構認可的西番蓮新品種。“版納紅”......

    版納植物園古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重建的代理指標研究

    二氧化碳(CO2)是公認的溫室氣體,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與氣候變化之間存在緊密的相關性。重建古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不僅能夠反映地質時期的古環境和古氣候情況,還能為未來的氣候變化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利用植物葉片......

    版納植物園發現胡蜂具有超長嗅覺記憶

    胡蜂屬于肉食性昆蟲,作為捕食者,其采集活動與胡蜂個體的學習記憶能力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一方面是為了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另一方面是因為胡蜂需要記住被捕食對象與巢址之間的路線和被捕食者如蜜蜂的具體位置,......

    BotanicalReview:版納植物園云南常綠闊葉林研究

    中國西南部的云南具有極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以常綠闊葉林為優勢的多種植被類型。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朱華等人利用多個1公頃樣地資料,研究了三個主要的常綠闊葉林植被的植物區系組成、物種多樣性、......

    版納植物園發現中國蘭科石豆蘭屬一新種

    蘭科石豆蘭屬(Bulbophyllum)是一個大屬,全球有超過2200種以上,中國大約分布有150種,熱帶非洲、亞洲及南美是石豆蘭屬的分布中心。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標本館高級工程師李劍武在20......

    中科院版納植物園將率先建設世界一流植物園

    1月3日,為期4天的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建園60周年紀念暨系列學術活動舉行。版納植物園園主任陳進表示,60年來,版納植物園在科學研究、科普教育等方面的成果卓著。在國內率先......

    版納植物園獲2016年度中國最佳植物園“封懷獎”

    10月26日至27日,以“創新綠色共享”為主題的2016年中國植物園學術年會在北京舉行。年會期間,經專家評選,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被授予2016年度中國最佳植物園“封懷獎”,以表彰版納植物園在......

    “走出去”科技先行一步

    版納植物園“十三五”的目標是在總體上達到國際一流植物園水平,為我國熱帶及東南亞周邊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東南亞生物多樣性中心的主要任務可以概括為保護、平臺、人才。在我國未......

    樹體結構測量培訓班在版納植物園舉辦

    5月8日至12日,樹體結構測量培訓班在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舉行。本次培訓班由中科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和版納植物園熱帶森林生態學重點實驗室主辦,來自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的各成員樣地和版納植物園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