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第三屆中芬生命科學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本次會議在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和芬蘭科學院提議下,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交大醫學院健康所與芬蘭科學院(Academy of Finland)、芬蘭生物醫學中心(Biocenter Finland)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聯合主辦。本次會議的主題是生物技術和轉化醫學,邀請中芬兩國相關領域卓有建樹的科學家,采用大會報告和專題討論的形式,結合國內外生物技術和轉化醫學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從神經生物、干細胞和生物影像學等領域的研究,及其在臨床轉化等方面的經驗進行了熱烈的交流。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院長助理廖侃為大會致辭,回顧了第一屆和第二屆中芬生命科學論壇的發展歷史,同時肯定了此次中芬論壇的重要性。大會主席,芬蘭生物醫學中心主任Eero Vuorio教授和健康所樂衛東研究員為大會致開幕辭。
在為期一天半的會議中,來自芬蘭頂級研究機構和來自上海、武漢、青島、蘇州等地的30位知名專家教授齊聚一堂,以大會報告的形式,結合自己的研究進展及當前國際生物技術和轉化醫學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從干細胞、生物影像學、病毒學等研究領域開展的深入的探討,讓與會者從不同角度了解現在生物技術和轉化醫學的前沿動向。此外,芬蘭生物醫學中心主任Eero Vuorio教授特別介紹了芬蘭生物醫學中心特色的博士和博士后培訓計劃,得到了與會同學的熱烈響應。本屆論壇會議增加了中芬兩國生命科研界的相互了解,加強和促進了中芬兩國生命科學領域的合作和交流。
日前,由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國內26個科研單位聯合開展研究,繪制出了基于36個族群的中國人泛基因組參考圖譜,相關成果于北京時間14日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志發表。這也是我國科學家首次自主進行......
布魯克omgOMx播客布魯克生命科學質譜成像高級市場經理KateStumpo博士與布魯克生命科學質譜部總裁RohanA.Thakur博士進行了深入地交流,從布魯克生命科學質譜的創新方法入手,了解布魯克......
“3、2、1,點火!”話音剛落,一道火光緩緩上升,劃破漆黑長夜。這是在5月10日晚21時23分,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的情形。看著天邊的火光漸行漸遠,慢慢消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組創新團隊研究發現控制水稻碳3、碳4小脈發育新機制,為在碳3水稻中有效組裝碳4解剖學結構提供新的基因資源和理論基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植物細胞》(......
5月27日,由中國工程院、中國醫學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及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共同主辦的“中法轉化醫學和精準診治國際論壇”在滬開幕。本次論壇以公共衛生、癌癥和老齡化、神經學和血液學為主題,期望與會專家學者......
研究人員從人類胃部提取干細胞,并將其轉化為能對血糖水平變化作出反應的胰島素生產細胞,就像健康的胰腺細胞一樣。這一發現可能意味著有一天,糖尿病患者可以生產自己的胰島素,而不是依賴注射。人類胃部分泌胰島素......
——專注于生命科學和環境科學交叉學科的前沿課題研究2023年5月23日,廣東珠海——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宣布與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合作共建前沿技術實驗室(下稱“實驗室”)。雙方將依托北......
2023年5月23日,LarkspurBiosciences攜3550萬美元融資亮相,致力于開發下一代精準腫瘤免疫療法。本輪融資由PolarisInnovationFund、3EBioventures......
天舟六號貨運飛船10日晚成功發射。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空間應用系統通過天舟六號貨運飛船上行了98件產品,總重量約714千克。天舟六號“抵達”后,空間站將開展多項艙內外實驗,并有望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干細......
第二屆紫荊代謝組國際會議將于2023年5月13日-14日在北京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