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多年的等待,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始發力了,毋庸置疑,2014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元年,投資新能源汽車的熱潮已經形成”,清華大學教授、電動汽車專家歐陽明高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總結說。
2012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規劃中明確提到:爭取到2015年,中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萬輛,到2020年超500萬輛。“目前看來要在2015年實現50萬輛的目標有些難度,到2014年底總體保有量大概是10萬輛。” 國家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說。
對此,歐陽明高也表示,未來隨著基礎設施完善和車型選擇豐富,相關政策法規配套,在供需關系與基礎設施良性互動之下,2015年實現電動汽車累計銷售50萬輛的目標應該問題不大。
這一說法得到了多位業內人士的肯定。專家們的信心很大程度源自于2014年的銷售數據。根據王秉剛掌握的最新數據:2014年前11個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3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2.9萬輛,同比2013年增長7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為2.4萬輛,同比增長25倍。
與往年不同,2014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中,私人購買數量占到了70%。多樣化的產品和補貼政策,全方位的充電服務和保養維修讓越來越多的個人用戶愿意選擇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實現了井噴。
歐陽明高表示,對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從汽車大國到強國的發展路線選擇越來越清晰,共識越來越多。中國目前也已經占據相對有利的地位。
不能否認的是,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早在2014年7月,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曾經說,關于電動汽車,“有國務院領導親自協調,有多個部門的合作,以后利好消息一定是層出不窮。”這預示著一系列推動電動汽車發展的國家政策將出現。
有媒體說2014年是電動汽車年,因為這一年甚至很難統計清楚從中央到各地方有多少條與電動汽車發展相關的政策出臺。2014年年初,北京、上海等不少城市相繼啟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除了享受中央財政補貼,地方政府也拿出錢追加補貼。在汽車限購的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對新能源汽車給以特殊待遇。
2014年7月,《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出臺,“方案”指出,2014年至2016年,中央國家機關以及納入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備案范圍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的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總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同月,國務院公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指導意見”。2014年8月,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工信部下發了“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一批)”。
除了基礎設施以及地方保護之外,2014年11月26日,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印發“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產準入管理的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這同樣是影響未來新能源汽車走向的重要問題,被認為是電動汽車生產資質即將放開的重要信號。
“針對一個行業如此密集地發布各種政策,這種力度和重視程度確實是前所未見。”歐陽明高說。
“如果說十年前,人們對是否發展電動汽車,電動汽車能不能發展起來這些問題還有爭議,那么現在全國上下的共識已經達成,這對我們業內人來說是特別難得的事情,在這樣的共識下,越來越多的人愿意進入這個行業,投資新能源汽車的熱潮已經形成。”歐陽明高說。
他同時強調,在發展形勢喜人的情況下,更要保持清醒,要認識到現在的跨越式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跟政策的扶持息息相關。“我們的電池產能不足,成本還是偏高,車型偏少,需要政府補貼才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下一步我們要考慮如何才能逐步擺脫依賴的問題。”
對此,王秉剛同樣表示,逐步擺脫對政府補貼的依賴是整個行業必須面對的問題。他認為解決的辦法不是一味壓縮成本,而是增加準入,加入一些更加積極的、有能力的企業,讓現有的格局更有活力。他說,一些車企有汽車生產資質,但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還在觀望,但社會上有些企業愿意做、有信心做,那就應該批準一部分有能力的企業加入進來,促進競爭、活躍市場。顯然,政策制定部門的觀點亦如專家所想,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釋放的政策,對有技術、有能力的電動汽車生產企業將放開門檻。
歐陽明高說,盡管存在一些問題,但我個人對現在的情況很滿意。我們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不是照抄國外,也不存在車殼是自己的,內在都是進口技術的問題。我們有自己獨特的技術路線,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有較為成熟的技術力量,在很多領域并不比國外差,所以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
幾乎所有人都看到,個人購車市場對電動汽車發展存在的巨大推動力。正因為這樣的認知,小型電動汽車開始步入歷史舞臺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售價便宜、出行便捷的小型電動汽車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近段時間以來,多個城市為微、小電動汽車放行,一時間微小電動汽車車型銷售十分火爆。由此也可以看出人們對小型電動汽車的強烈需求。
蘇州紫荊清遠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是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吳江)整車技術研究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企業,它承擔的使命就是將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多年的技術積累實現產業化。值得一提的是,紫荊清遠也選擇將小型電動汽車作為進入市場的切入點。公司總經理、電動汽車專家金達鋒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一方面是因為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多年前就開始在小型電動汽車領域進行研究設計,有充分的技術積累,另一方面是他們看到了小型電動汽車巨大的市場需求。所以公司從成立開始就專注于小型電動汽車平臺化開發,包括整車系統集成、關鍵零部件開發、模塊設計與制造等。
早在幾年前,歐陽明高就在全國政協會上呼吁中國的電動汽車發展要重視小型、微型電動汽車的發展,他認為這樣既能滿足電池要求,也能滿足市場需求。當時,他就強調:“中短途、微型化是最可行的發展方向。”
時至今日,歐陽明高仍堅持這一觀點,他說,“作為戰略考慮,新能源汽車必須要走小型化的道路”。在他看來,高端的特斯拉針對的是小眾市場,它不會是戰略取向,對于整個市場來說,它到底還是太貴了。
歐陽明高說,做電動汽車之難就難在要取得整個市場的認同才叫成功,最終決定電動汽車成敗的是消費者,只有消費者認同了、愿意掏錢購買了才是真正成功了。
根據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人們對于燃油車的選擇排在前幾位的就是一些小型車,王秉剛認為,這一市場銷售的情況值得所有電動車業內人士關注。但他同時強調,不管我們發展電動汽車,特別是小型電動汽車的心情有多迫切,我始終認為要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進行,要在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提發展。這是整個汽車行業的首要問題,必須得到重視。歐陽明高也表示,要有相關標準和規定的出臺來解決和引導。“我的態度是要有序發展、規范管理。”他說。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車銷售量超過300萬輛,同比增長37.3%;限額以上單位低能耗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增速超過20%。從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綠色消費持續擴大,......
全球第四大車企、歐洲汽車生產商Stellantis最新預計,由于電動汽車需求增加,汽車芯片短缺的問題將再度出現,當前的緩解不過是曇花一現。伴隨著汽車軟件功能的爆發式增長,未來幾年面臨芯片短缺的嚴重風險......
美國或成為首個達到本輪緊縮周期終點的主要經濟體。受到高基數效應釋放帶來的影響,最新公布的美國6月通脹數據大幅放緩,推動了風險資產大幅走高,美元則跌向100關口,幾乎完全回吐本輪加息周期的全部漲幅。市場......
日經中文網7月11日消息,調查公司MarkLines統計數據顯示,5月純電動汽車銷量明顯增長的國家是泰國和澳大利亞。其中,泰國的純電動汽車銷量增至上年同期的13倍,達到5000輛,純電動汽車在整體銷量......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7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全球共享發展行動論壇首屆高級別會議致賀信。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復蘇艱難,全球發展議程面臨挑戰。為凝聚合作共識、推進共同發展......
近年來,我國依靠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營造兼具包容性、創新性的市場環境,持續促進科技引領實業、助力產業升級發展,培育壯大了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月26日,工信部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5月底,已累......
6月19日,廣西質量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南寧市教育園區舉行揭牌儀式。廣西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教育、科技和人才對市場監管事業的支撐作用,立足市場監管所長,錨定社會發展所需,在廣西工商學校、廣西質量技術工程學......
“研究敦煌、青藏高原、祁連山的學者,主要不是在西部,而是在北京。”為什么會出現這一現象?杭州師范大學經亨頤教育學院教授王鑒指出,我國西部高等教育發展取得了很大進步,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也出現一些西部高校......
隨著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量子計算等數字技術加速創新,數字技術已經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廣泛應用,擁抱數字技術,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
青海油田坐落在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茫茫戈壁大漠中。有民謠說:“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風吹石頭跑,氧氣吃不飽。”就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中石油青海油田公司職工一代接著一代干,發揚艱苦奮斗精神,交出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