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發酵類、化學合成類原料藥企業相比,《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對生物制藥企業造成的壓力還不算大。但是,壓力不大不等于沒有問題。生物產業是國務院確定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生物制藥正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新興的生物制藥企業如何在發展過程中兼顧好環境問題,實現“完美起跑”,是企業和相關部門都需要加以重視的問題。
■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發展狀況如何?
2009年,華北制藥宣布,將從原料藥為主業的公司結構向生物制藥領域全面轉型。在此之前,已經有眾多國內外企業將目光投向生物醫藥產業,醫藥業內專家也認為發展生物醫藥是醫藥產業科技創新、轉變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總而言之,生物制藥產業是一個“錢景廣闊”的產業。
韓國《朝鮮日報》在2010年10月5日發表文章稱,中國生物制藥產業的發展速度讓人生畏,在過去的3年里,年均增長27%。
在政策扶持下,近年來我國的生物制藥產業可以說是如沐春風。2010年,《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正式發布,其中要求,“大力發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術藥物、新型疫苗和診斷試劑、化學藥物、現代中藥等創新藥物大品種,提升生物醫藥產業水平。”
金融危機讓多個行業陷入困境,但中國制藥行業仍呈增長趨勢,尤其是生物制藥產業以其高科技含量、高利潤、低成本等優勢,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因如此,這個行業吸引了眾多企業的關注。生物制藥工業也已經成為上海等城市的支柱產業之一,上海、深圳、長春、浙江臺州、北京大興、石家莊、成都等地都已經建成或者醞釀建設生物產業基地。
《標準》的實施讓很多傳統制藥企業面臨大考,生物制藥企業的狀況如何呢?一些企業給出了相對樂觀的答案。“環保壓力肯定是有的,但是生物制藥類企業受到的影響不大。”天壇生物制藥宣傳中心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生物制藥企業本身的設備、技術等準入門檻就高,產生的污染也小。“化學需氧量排放控制在100毫克/升以內,甚至有時能達到20毫克/升左右,這比要求生物制藥企業從2010年開始執行的新標準都要低。”業內專家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與公認的污染大戶――原料藥企業相比,生物制藥企業的達標排放壓力要小得多。但是,壓力小不等于沒有問題。如果不能在起跑階段解決問題,日積月累很可能形成更大的問題。
■生物制藥企業存在哪些環境問題?
專家介紹,制藥行業共有的特點就是原材料投入量大、產出比小,生產過程中的大部分物質最終以廢棄物形式排放,因此污染問題突出。所以,在“十一五”期間,制藥行業包括生物制藥企業都是重點環境監管對象。
生物制藥作為新興的產業,在帶來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給環境保護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一方面,生物工程制藥企業本身具有研發、生產一體化的特點,一些生物醫藥配套服務體系(如安全評價體系、藥品檢測體系等)建設不完全,導致藥品、生物菌種管理混亂,若形成新的環境污染、生物失控,可能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另一方面,生物制藥帶來的生物安全問題令人擔憂,生物制藥過程中使用的溶劑、助劑等許多有毒化學物質,如果處理不當,會以水、氣、固體廢物等方式排放到環境中,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即時或潛在累積性的影響。同時,生物工程制藥過程中使用的活菌體、病毒以及轉基因等帶來的環境安全性問題至今尚不為人所詳知。相關部門在制訂《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過程中進行調研時發現,生物制藥企業的相關管理更注重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以及安全管理,缺乏環境污染的相關標準。
與其他企業不同,生物制藥實驗室中出來的細胞物質不是自然產生的,是人類合成的活性物質。因此,這些物質出實驗室前必須滅活,這需要嚴格的實驗室管理和檢查。
專家介紹,目前生物制藥企業廢水處理工藝基本以二級生化為主,大部分企業的出水水質可以滿足化學需氧量小于或等于100mg/L的標準。但是,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對消毒和滅菌的重視程度不夠,有的企業并不是對所有的廢水進行消毒處理。專家建議,考慮到制藥企業的工藝廢水中可能殘留有活性菌種等因素,應該增加消毒工藝。
生物制藥的高濃度廢水出現在發酵環節,但相對于傳統抗生素發酵而言,生物制藥的發酵規模比較小,廢水產生量小得多。因此,這類廢水一般不在廠內進行處置,而是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理。但是,也有些企業將高濃度發酵液混入廢水進行處理,而普通的二級生化處理效果不能完全保證其達到《標準》規定的化學需氧量小于等于100mg/L的排放要求。
氣味刺鼻是很多人對制藥企業的主要印象,生物制藥企業也要面對這個問題。生物制藥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來自溶劑使用,主要產生點在于瓶子洗滌、溶劑提取、多肽合成儀等的排風以及實驗室的排氣、制劑過程中的藥塵等。其中,生物制藥企業的臭氣主要來自于動物房和發酵過程的異味,制藥過程中有機溶劑(如揮發性甲苯類溶劑)的使用也會產生異味。異味是制藥企業周邊居民關注和投訴的焦點,但企業關注還不夠,亟須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強。
有關專家透露,企業在廢氣治理方面需要增加的投入相對較少,技術也更成熟,相對容易實現達標排放。專家同時提醒,產生的廢氣首先要進行收集,產生異味的點(如廢水處理池等)要加罩,輸送環節也不能忽略,有的企業管道輸送量小于廢氣產生量,還有泄漏現象,這都會影響最終的處理效果。
收集后的氣體是混合物,治理時要根據氣體成分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比如,無機的部分要用酸堿吸收,如果是處理氯氣就要用酸吸收,用堿的話就會適得其反;有機物質也分易降解和難降解兩種,難降解的單獨用生物除味的方式處理不了,需要先把難降解的物質處理掉。“處理系統往往有多種組合,處理設計要力求精細化,重要的就是如何實現治理精細化,選擇合適的設備,達到最好的效果,還要加強管理。”專家表示。
■新標準實施給生物制藥企業帶來哪些影響?
據介紹,《標準》對化學需氧量、氨氮、SS(水質中的懸浮物)等常規因子的排放標準要求有所加嚴,尚未達標的企業肯定需要完善相關治理設施。根據調研,目前絕大多數企業可以達到標準要求的100mg/L以下,對于少數尚不能達標的企業來說,主要需要完善工藝和加強管理,所以實際提高的費用并不會太多。另一方面,《標準》與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相比,增加了乙腈、急性毒性、總余氯3項因子。這要求企業加強對溶媒的回收,還需加強廢水處理和運行維護管理。
根據相關調研數據,有關部門估算認為,《標準》實施所增加的投資約占生物工程類制藥企業利潤的5%~7%,年運行費用占企業利潤的6%~10%。《標準》實施后,企業有一年半的改造期,所以整個制藥行業都在行動,改造內容大部分是廢水處理達標改造。生物工程藥物較傳統制藥附加值更高,投入治理資金和實現達標相對困難小些。
隨著行業標準更加嚴格,企業在環境治理上成本投入會更大,治污成本在產品成本中所占比重也會越來越大。《標準》的實施可以促進企業采用先進生產工藝,加強溶劑回收,提高處理技術,充分發揮標準對技術發展的引導作用。同時,這也有利于企業持續改進、加強企業產品的“綠色”性,提高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國家環境保護制藥廢水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華北制藥集團環保研究所副所長任立人表示,“生物制藥產業的發展,還需要國家設立專門的研發項目并提供資金支持,要讓高校與企業相結合,開展技術攻關。目前制藥行業亟須提升的是氨氮減排技術、節能技術、生物處理技術和高效廢水處理技術集成等。”
“《標準》提出了要求,企業也會自覺地做,開始適應不了,有困難,但是總會想辦法,一點一點地推進。環保瓶頸打破了,醫藥產業就能拓展出更大的發展空間。”任立人說。
伴隨著生物制藥的迅猛發展,一次性生物反應器(Single-useBioreactors,SUBs)應運而生,并在使用過程中展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在本文中,我們對一次性生物反應器的誕生與發展、市場占有和分......
電荷異構體是生物藥,尤其蛋白類藥物的關鍵質量屬性之一,對藥物的穩定性、溶解性、免疫原性、體內外生物學活性和藥物動力學功能發揮具有重要的影響。選擇一種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的電荷異構體檢測分析方法,是控制和......
輔料是生物制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組成和含量影響蛋白類藥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藥物的治療效果。例如,蔗糖和麥芽糖的含量影響蛋白藥物的蓬松程度和復溶效果。吐溫(吐溫20或80)的含量影......
上篇我們介紹了分子互作的主流派系和市場概況,想必各位看官已心中有數;接下來將細數市場上的主要玩家和新產品,希望為您下次入手前提供參考。主要儀器及廠商近年來,實時分子互作儀在生命科學基礎研究、新藥研發等......
全新的Cytiva將擁有更多元廣泛的產品組合以值得信賴的技術、商務和服務團隊為客戶提供更先進、更創新、更便捷的體驗始終堅持立足中國,服務中國,為中國生物制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賦能2023年5月3日,中......
反滲透過程已被證明是去除海水中的鹽分和增加獲得清潔水的最先進方法。其他應用包括廢水處理和能源生產。現在,一個研究小組在一項新的研究中揭示,對反滲透如何工作的標準解釋--一個已經被接受了50多年的解釋-......
上世紀70年代,生物藥研發拉開序幕,抗體、新型疫苗、細胞與基因療法等生物制品開發如火如荼,產業邁入高速發展期。生物藥研發開啟“產品即工藝”時代與化藥相比,生物藥分子量大、結構復雜,往往一個微小的工藝變......
前言全柱成像毛細管等電聚焦(iCIEF)電泳已成為生物制藥領域治療性單克隆抗體(mAb)電荷異質性分析的一項重要技術,無需傳統CIEF方法的遷移步驟即可通過紫外實時成像的方式完成蛋白分離和定量檢測。除......
——旨在為伴隨診斷開發中的組織生物標志物分析提供商業化的端到端解決方案2023年1月11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近日宣布與AkoyaBiosciences,Inc.(納斯達克:AK......
中國生物制藥(01155.HK)漲5%。根據公告,附屬公司獲授予平安鹽野義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治療藥物Ensitrelvir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市場推廣權,初步為期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