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林
“博士后已經成為國際上科學研究的一支主力軍,許多原創性研究成果都有博士后的貢獻。而在我國卻很少見到博士后有創新研究成果。”近年來,中科院院士、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院長周其林一直在為博士后制度的改革奔走呼吁。
出于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和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上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設立博士后流動站、實行博士后制度。截至2014年12月,我國進站博士后人員總數超過13萬人,每年招收的博士后人數約1萬人。
不過,我國博士后的規模遠遠沒有達到科學研究主力軍的要求,多數大學和研究所在研的博士后人數不足發達國家同類機構的1/10。
周其林說,近些年來,由于博士后制度對創新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發達國家都競相投入巨資,吸引各國的博士去作博士后研究。
然而,我國的現狀是,不僅招收不到高水平博士后,且很少見到博士后有創新研究成果。周其林說,造成這一現象的一個原因是我國博士后待遇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吸引不到高水平的博士,大量人才流失到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我國的博士后制度沒能跟上形勢發展,影響了博士后的創新積極性。
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博士后制度的核心是政府、企業和基金會提供資助,博士后與合作導師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中開展創新研究,管理制度靈活方便。
但在我國,由于定位不明確,博士后既被當作比博士學位更高一級的學位,需要獲得博士后證書才能出站,又作為在編工作人員管理,要辦理戶口、人事關系等。
也正是基于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及博士后建站單位花費了許多精力在博士后工作站和流動站的建立和評審、博士后入站和出站審批、成果評定、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等方面。
在種種要求下,博士后不能在寬松的環境下作研究,更不敢作探索性的創新研究,“創新研究恰恰應該是博士后制度的核心。”周其林說。
在我國,每年畢業的很多優秀博士生都去了國外做博士后,留在國內的人數不僅少,而且創新能力受到了嚴重制約。現在局面是,“國際上原始創新研究的主力軍是博士后,而我國主要是靠研究生做科研,起點上的差距顯而易見。”周其林說,如果建立起一個好的博士后制度,對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提供有力保障。
基于此,周其林提出必須淡化博士后的學位教育功能,強化創新功能。而這包括撤銷全國博士后管委會及其所有博士后工作站和流動站;國家不再統一頒發“博士后證書”,不再評定成果、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等。
此外,設立專門的博士后基金在周其林看來也是必需的。“只有這樣,才能將最優秀的博士留在國內,讓他們安心作創新研究。”周其林說。
德國的洪堡基金會就是一個專門為博士后作研究設立的獎學金。它每年向500名外國博士后學者提供獎學金,支持他們在德國從事為期6至12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研究工作。
周其林說,我國博士后基金的設立可以參考國外經驗,基金每年資助的規模可以從每年2萬人開始,逐漸增加到每年10萬人;所有博士都可以向國家博士后基金委員會申請資助,到國內的任何科研單位開展研究。
“博士后基金委員會對申請的審查標準只有一條,就是看其是否有創新性。”周其林說,博士后人員的管理可以由所在科研單位按照科研助理的身份進行合同制管理。
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以創新為特點的新質生產力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理工科大學是創新的重要策源地,要充分激發理工科大學的創造活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承擔起......
記者今天(6月7日)了解到,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認監委)公布了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行業的最新統計數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認證機構共計1242家,同比增長超過10%;有效認證證書共計約376......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研究員、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研究員林戈課題組的一項新研究,首次在全染色體組水平解析了非整倍體對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的影響,為理解相關遺傳問題提供了新視角。6月5日,該成果發表于《自......
5月22日前后,來自各地的民眾手持鮮花、稻穗,趕到位于湖南長沙的唐人萬壽園,深情悼念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今年是袁隆平逝世3周年。這位享譽世界的著名科學家,是我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
第七屆湖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已對2022年度省科學技術獎進行了綜合評審。根據有關規定,現將2022年度通過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綜合評審、擬授獎的1項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98項省自然科學獎、21項省......
6月1日,第十三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中部投資促進推介會在長沙舉行。推介會現場。王昊昊攝今年是中部崛起戰略實施20周年。本屆中部博覽會以“開放創新、中部崛起”為主題,吸引參展企業1000余家,參會客......
6月1日,第十三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的重大活動之一中部投資促進推介會在長沙舉行。推介會上創新設置了“省長對話”環節,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省長共同接受訪談,圍繞如何落實中部地區崛起......
湖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中南大學等單位合作,利用環糊精等為原料,基于低共熔策略制備了超分子玻璃。近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NatureCommunications上。超分子玻璃制備過程。......
2024年5月29-31日,第五屆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CLC2024)與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CISILE2024)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召開。此次展會上,北京鑒知技術有......
5月30日在長沙舉行的2024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湖南主場活動上,湖南省群團組織聯合創新創業學院正式啟動。啟動儀式。主辦方供圖為引領科技工作者在更高領域創新、更廣領域創業,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