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至19日,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和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美清潔能源務實合作戰略論壇”在華盛頓召開。正在美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美國總統奧巴馬分別專門致信祝賀。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柴松岳,中國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人文學院院長鄭必堅,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研究生院黨委書記鄧勇,以及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董事會主席約翰·桑頓、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中國神華集團、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國電集團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和美國電力公司、西屋電氣公司、杜克能源公司等企業負責人等,共200余人出席論壇。
胡錦濤在賀信中指出,2009年,首屆中美清潔能源務實合作戰略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為兩國各界有識之士推進中美能源環境合作提供了獻計獻策的一個重要平臺。相信本屆論壇將為促進中美兩國清潔能源合作和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中美兩國同為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開展能源環境合作前景廣闊。近年來,根據《中美能源環境十年合作框架》,兩國穩步推進相關領域務實合作,同國際社會一起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充實了中美關系內涵。
胡錦濤強調,當前,面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系列重大課題,中美兩國擁有更加廣泛的共同利益、肩負著更加重要的責任。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推動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系深入發展,以造福兩國人民和各國人民。
奧巴馬在賀信中指出,美中兩國關系是當今世界最為重要、影響最為深遠的雙邊關系之一。兩國繼續深化合作,攜手應對挑戰,將影響并改善21世紀的全球格局。氣候變化和清潔能源領域的務實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唯有如此,兩國才能加快轉型步伐,打造低碳經濟,實現能源安全。攜手合作可以加快兩國開發和利用清潔能源技術的步伐,使兩國受益,并惠及全球。我很高興看到美中兩國政府在過去幾年里開展建設性合作,促進坎昆會議取得新進展,在《哥本哈根協議》的基礎上,制定并通過了《坎昆協議》。
奧巴馬強調,美中兩國政府部門無法單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我們也需要私營部門、科學界、非政府組織和其它公共政策利益相關者的鼎力支持與精誠合作,從而建立強有力的清潔能源合作機制。像本次會議這樣的活動能夠拉近各方距離,培養伙伴關系,實現共同目標。
開幕式上,鄭必堅發表題為《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的中國發展方向和中美關系展望》的主旨演講。他指出,邁進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將一以貫之地堅持走“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而一個新的重要取向,就是努力構建“利益匯合點”和“利益共同體”。中美清潔能源務實合作的空間廣闊,可以成為兩國共同利益的匯合點與全球氣候治理機制的結合部。
論壇期間,舉辦了“中美清潔能源技術研究與合作專題會議”和“中美清潔能源研究中心成立儀式”,中國國家能源局與美國能源部簽署了18份總值超過130億美元的能源合作協議;還舉辦了“未來十年中美戰略合作前景”、“中國投資美國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合作前景”、“中美政府與產業在清潔能源領域合作”以及中美在清潔煤、可再生能源、核能等領域的合作前景等專題討論會。
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出任名譽顧問,著名理論家、戰略家鄭必堅擔任會長,二十余位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經濟學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出任高級顧問。研究會旨在圍繞創新與發展這兩大時代課題,繼續深化中國和平崛起發展道路的探索,在科技創新、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文化建設、國際戰略等領域開展研究,并與國內外有關政府部門、著名高校、研究機構和產業界開展合作研究及學術交流,為國家宏觀決策及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相應的智力支持和決策咨詢服務。布魯金斯學會是美國著名智庫,總部設在華盛頓,迄今已有近百年歷史,以從事社會科學領域的政策研究見長,側重經濟政策、公共政策、社會治理、外交政策和國際經濟領域,被稱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庫”。
越南胡志明市每年下沉16.2毫米。圖片來源:Shutterstock/NguyenQuangNgocTonkin一項9月12日發表于《自然—可持續》的研究顯示,在48個人口最多的沿海城市中......
今夏以來,我國多地持續高溫少雨,截至9月19日,中央氣象臺已連續33天發布氣象干旱預警;7月份,北極圈溫度一度飆升至32.5攝氏度……全球極端天氣頻發,與全球氣候變化有啥關系?日前,香山科學會議第S6......
科學家研究認為,可持續的海產品比牛肉、豬肉和雞肉為人類提供更多營養,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些發現表明,以政策促進海產飲食替代其他動物蛋白,或可改善未來食品安全,幫助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
世界氣象組織7日發布報告稱,預計本世紀熱浪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將增加,進而導致野火增多,可能會使空氣質量惡化,危害人類健康及生態系統。這是7月25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馬里波薩縣拍攝的被燒毀車輛。新華社......
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青年研究員王戎和合作者在一項新研究中指出,氣候變化對作物產量的負面影響可能會阻礙人們利用作物捕獲和封存碳并以此作為限制全球變暖的一種手段。研究結果表明,超過《巴黎協定》2℃的升......
中新網北京9月6日電北京時間5日晚8點,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正式啟動“氣候變化協同”系列行動(‘Climatex’Campaign)。此次行動旨在通過動員青年行動,提升全球公眾對氣候變化和碳中和目標的......
氣候變化仍在加劇,適應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干旱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尤其敏感脆弱,厘清其對氣候變化的彈性與調控機制是科學制定適應氣候變化的基礎。中科院植物所許振柱研究組基于內蒙古荒漠草原長期氣候變化......
植物伸長和彎曲以確保獲得陽光。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科學家發現,當植物被樹冠遮蔽并同時暴露在溫暖的溫度下時,會有兩種植物因子促發加速生長。發表于《自然·通訊》的這項發現將幫助科學家預測植物會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會70周年大會暨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上強調,要重振貿易投資,推動世界經濟動力轉換、方式轉變、結構調整,支持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產業鏈供......
今夏以來,全國多地氣溫突破歷史極值。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評估,今年的區域性高溫事件綜合強度已達到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具有持續時間長、范圍廣、強度大、極端性強等特點。高溫天氣導致的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