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4-15 15:01 原文鏈接: 中國首批十八位博士談科研:除了興趣還是興趣

      30多年前,中國首批博士優中選優,兩彈元勛坐鎮答辯委員會,是作為社會標桿的一群。30多年后,博士生們在校園里愁眉苦臉,憂心文章,成為常常被調侃的一群。不管是社會看法,還是博士生們自己,面對這18位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大師兄”,總有那么點不自信。

      “你覺得現在的博士生和你們當年有什么不同么?”

      “你是不是想讓我批評當下的博士生?然后說首批博士覺得現在博士生有很多問題。很多記者給我下過這個套,我才不上當呢。”李尚志哈哈大笑。

      作為中國首批18位博士之一,曾在中國科技大學執教多年、現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的李尚志對媒體并不陌生,30多年來,這個群體始終被媒體高度關注。

      實際上,不僅是媒體,當下的博士生們也非常想知道18位“大師兄”對自己的評價。2010年,18位博士闊別近30年后在杭州師范大學首聚,與他們面對面交流的學生,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們如何看待當前博士生培養的質量?

      青年焦慮:讀了博,我突然不知道自己要不要搞科研了

      科研道路:興趣,興趣,還是興趣

      記者采訪的時候,李尚志正在準備錄制慕課,他是首批18位博士中唯一的國家級教學名師,三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主持的三門課程先后獲批為國家精品課程。

      “現在別人最多報兩門,因為規定最多只可以報兩門,我報的時候還沒有這個規定呢。”

      這位老博士風趣幽默,非常健談。

      他喜歡用數學的眼光看這個世界。《足球是圓的——概率》《沒收非法所得是懲罰嗎——數學期望》《峨眉山的佛光——連續函數介值定理》《“指鹿為馬”幼兒版——糾錯碼》……李尚志的博客曾原創連載《數學聊齋》,非常有趣,連吳文俊老先生碰巧看到了,后來遇到他特別跟他說非常喜歡。

      研究數學,對李尚志來講,像金庸《射雕英雄傳》里周伯通學武功,理由就是:別的都不如這個好玩。

      一名博士生問18位老博士:“我看過一個關于幸福感調查的報道,科研工作者的幸福感是最低的。中國的科研工作者會不會太像苦行僧?你們在追求科學這條道路上會不會放棄了很多愛好以及與家人團聚的時間?”

      李尚志說:“說數學家都像陳景潤那樣,其實不是。比如,我們也喜歡吃好吃的。當然有一點比較糟糕,能吃的時候沒的吃,現在有的吃身體原因又不敢吃了。有人問過我搞科研會不會影響你去旅游?其實我有很多教學案例都是旅游當中來的。喜歡什么就照干,而且未必不能對科研有所啟發。”

      李尚志獲獎很多,“我就是把事情做好,報獎的機會來了,就報,也不用客氣。”

      “寶鋼教育基金的獎開始我以為是鼓勵教師為企業作貢獻,后來知道人家是鼓勵一線教師教書育人,我馬上報了。”結果那一屆李尚志以創紀錄的得票率(75%)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特等獎。

      喜歡寫詩的、喜歡喝酒的、差一點走文藝路線做明星的、朋友欠一盆梅花時隔十幾年也得要到手的……首批18位博士,既不是苦行僧,也不是書呆子。頭頂光環,低調生活。衣食住行,莫不用心。那么他們為什么又自甘淡泊一輩子搞科研呢?因為興趣。李尚志說:“為什么華羅庚白天晚上都在想數學?想到數學他心情才愉快。”

      李尚志回憶他在科大的一位老師,每天被學生批斗,批斗的間隙還悄悄出數學題考學生,也有學生白天批斗他,晚上悄悄問他自己做出來的答案對不對。

      馬中騏說:“搞科學研究的人最好不要用做夢這個詞,是興趣。一定要自己問自己是不是真的對這個事情有興趣。如果你沒有興趣,即使做出成績也很有限。真正喜歡再去搞物理、搞數學。如果你真是沒有興趣,畢業之后就搞你有興趣的東西,說不定會做出更大的成績。”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首批18位博士之一洪家興說:“興趣是第一重要的。我也經常接觸青年教師,天天愁眉苦臉考慮買房的問題,還有丈母娘在旁邊催,這是一個現實問題。房子,小孩念書,國家應該解決青年工作者這幾個問題,如讓個人解決,搞不好需要放棄自己選擇的方向。”

      青年焦慮:網上經常有人說,三流的學生才讀博。博士生真的不再是一個令人驕傲的稱呼了嗎?

      科研期待:不能拿18個人和幾萬人比

      小博士面對老博士,不自信并不是全無根源。

      2010年,北京大學出版的《中國博士質量報告》披露,生師比偏高已影響到博士培養質量。

      有數據顯示,2006年,美國當年授予的45000千余名博士中,來自中國的生源占了10.5%。《中國博士質量報告》指出,“我國要留住大批優秀生源,進一步提高博士質量,壓力空前”。

      李尚志說:“我們當年18個人,現在每年幾萬人,這幾萬人中不如我們的肯定有,比我們強的也有。你不能要求幾萬、十幾萬的人像要求18個人一樣。博士生質量不能這么比。”

      “30年來,我們已經有了很完整的研究生培養制度,包括最后學位論文的審定。人多了,有比較差的,也有特別好的。從統計意義上說,水平還是可以的。”洪家興說。“復旦大學的一個學生畢業之后被四川大學直接聘為教授,這不容易。這個博士沒有拿到全國優秀博士論文,但是他的成果很優秀。”

      從首批18個,到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6.84萬人,是不是像金字塔一樣,龐大的金字塔,塔基部分也大?

      博士學位證書編號為10001的馬中騏并不這樣認為:“現在的學生好的是真好,那是幾十年前的學生不能比的。這么多的學生里面有些是差的,要找低水平的例子也容易,一擴大、一報道,大家覺得好像現在博士生很差,實際上不符合事實。”

      馬中騏說到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合作完成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實驗,“楊振寧先生說,這是達到諾貝爾獎級別的重要實驗。這個事情美國也做,德國也做,為什么中國做出來了?第一,我們團結,做了一千個樣品不對了,重新再做。第二,我們的學生非常可愛,師兄做了三四年的時間,沒做出來,畢業了,師弟堅持做,非常不容易。”

      “50個學生來聽物理課,為什么畢業之后都要懂物理呢?學了物理方法搞金融也很好,50個人里有一兩個人確實對物理有興趣,最后搞物理研究也很好。有的人學了方法干點別的東西說不定也能做出很大的成績,有的人對物理有興趣繼續搞下去,對于學生水平的評價應該有這樣的觀點。”馬中騏說。

      青年焦慮:每天做導師的課題,很多還是橫向課題,我自己的科研方向在哪里?

      科研方向:那些跟吃飯有關的事情

      洪家興畢業的時候,導師、已故中科院院士谷超豪給了他兩個忠告:第一,搞科研主要靠自己,選題方向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但是你一定要有一個理論上的目標,一步一步地向著這個目標走下去。第二,科研不要永遠停止在一個水平上。

      “科學發展到了今天,看見一個蘋果掉下來就想出萬有引力的事情再也不存在了,恐怕要掌握寬廣的知識才能做出好的工作。我是學習天文方程的,用天文方程解決了幾何級的問題。要多學幾個方向,有多幾個方向的知識面才能解決大家所關心的問題。”洪家興說。

      范鴻義做研究有兩把尺子,碰到一個問題,先衡量自己能不能解決,不能就放手。能解決就持之以恒。曾經有一個題目他用了13年時間才想出來。“當然,你不能13年就做一個題目。研究工作一種叫作興趣研究,一種叫作生存研究。生存研究必須得做,要保證正常收入,否則吃什么?”

      “我導師跟我說過,什么樣的科學發展最快?跟吃飯有關系的。”范鴻義說。

      上世紀90年代初,范鴻義到國外讀書,認識到計算機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力,此后他的研究就有意識地解決大位數據分析的問題。2000年以后,范洪義的提法逐漸受到國際統計界的重視,現在大位數據分析變成了一個很熱的課題。2009年,他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主要貢獻就是大位數據分析。

      “所以說做研究一定要跟生產實際相結合,因為計算機的迅速發展,解決這個方向上的問題就成為熱點課題。”范鴻義說。

      “什么叫作重要的工作?基本的工作就是重要的工作,這句話是指導我一輩子的座右銘。”馬中騏1984年得到楊振寧的邀請到紐約州立大學實習分校工作一年,這是楊振寧給他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你做的工作是基本的,只要是正確的就能站得住腳。”馬中騏說,“我1985年發表的文章20年后還有人引用。2004年劍橋大學出版了一本教科書《量性定理》,基本上就是用我們的方法。這就是基本的工作,就是重要的工作,20多年之后人家仍然會承認這是你的成果。”

      青年焦慮:中學同學和本科同學已經有車有房,博士生還沒有畢業。課題、論文、求職……如何靜下心來做學問?

      科研環境:理直氣壯搞科研是一種幸福

      在重回科大讀研究生之前,李尚志在四川大巴山深處教書,教書是他年輕時候最不想做的事情,沒想到他教了一輩子書,成為18博士中唯一的全國模范教師。

      “我小時候夢想是成為數學家,看到科大的招生廣告,華羅庚給一年級本科生上課,而且課間休息和學生一起交流。我就想考上科大,名列前茅,華羅庚看上我,我就成為數學家了。”

      他確實考上了科大,也名列前茅,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還不到一年,“文革”開始,在大學只念了一年書的李尚志被分配到四川大巴山深處教書。“很多人說我有遠見,在大巴山學數學準備以后考研究生。其實我哪知道后來會招研究生,我念數學是因為喜歡!”李尚志的生活哲學是:不要看到好處再去。

      首批18位博士,12位是數學專業。華東師范大學原校長王建磐小時候的夢也是研究數學,他從初中學抽象代數就喜歡上了,但是高中還沒念完就到農村去插隊,后來做了5年專業文藝工作,是18位當中唯一一個“文革”前沒有上過大學的。

      “現在可以理直氣壯地搞科研,很多人又不想理直氣壯地搞科研,因為外面的世界吸引力太大、太浮躁。”王建磐說。

      “現在很多學生講畢業很困難,我說現在是相對的貧困,我們那時是絕對的貧困。絕對的貧困下我們熬過來了,你們在相對的貧困下能不能熬出來?希望你們能夠從我們的經歷中吸取一點東西,如果不喜歡科學就不要來了,既然來了,就好好地靜下心來做你們的學問。人生的評價、社會的評價是各種各樣的。老板賺了幾十個億,是個成功人士,你解決了一個世界難題,也是成功人士。”王建磐說。

    相關文章

    丘成桐院士獲哥倫比亞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正式公布了2023年度榮譽博士學位授予名單,決定授予包括梅州蕉嶺杰出鄉賢、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院士在內的7位知名人士......

    學歷貶值?211高校圖書館招博士,無編制稅前月薪7500

    近幾年,隨著博士的不斷擴招,關于學歷貶值和博士就業去向的討論,一直很多。近日,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的一則招聘公告引起熱議。招聘顯示,2023年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文獻信息服務崗(非事業編B類崗)招聘3名人......

    北工大增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本碩博8年貫通培養

    北京工業大學2023年本科招生首場探校活動4月7日-9日在平樂園校區開展。期間,北工大8日召開2023年本科招生政策發布會。作為在京招生人數最多的211高校,今年北工大將增設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進行本......

    研究發現細胞衰老可能與基因表達錯誤率上升有關

    美國研究人員最新發現,細胞內部基因表達的錯誤率越來越高,無法正常合成蛋白質,可能是細胞停止分裂、陷入衰老狀態的原因。這項成果由美國國家老齡問題研究所等機構的人員取得,有望為研發抗衰老藥物提供新靶點,相......

    科學家繪制番茄群體級別表觀遺傳變異圖譜

    海南大學三亞南繁研究院/熱帶作物學院教授王守創團隊繪制出首個番茄的群體級別表觀遺傳變異圖譜。通過研究,他們發現,在番茄育種歷史過程中,群體DNA甲基化在多個維度上發生了巨大變異。相關研究為番茄遺傳改良......

    官方批復:同意博士研究生再擴招!

    今年兩會上有人大代表建議,進一步擴大中西部地區「雙一流」高校博士生招生規模,使高端人才培養東西不均的問題逐步得到改善。并重點鼓勵高水平大學依托國家重大科研攻關任務增加招收博士或碩士研究生計劃。近日,貴......

    南開大學有機新物質創造前沿科學中心獲批立項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22年度前沿科學中心立項建設的通知》,南開大學“有機新物質創造前沿科學中心”獲批立項建設,這標志著該校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平臺建設上取得了新突破。據悉,“有機新物質......

    研究:到2030年全球淡水供應短缺將達40%

    在聯合國2023年水事會議前夕,一項最新發布的研究顯示,世界正面臨嚴重水資源危機,到2030年,全球淡水供應將短缺40%,在水資源緊張的地區會出現更嚴重短缺。報告指出,各國必須將水資源視作一項全球共同......

    科學家在印度洋熱量存儲格局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所長王凡團隊聯合中科院大氣所在印度洋熱量存儲格局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氣候學報》雜志上。  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海洋吸收了全球變暖93......

    張繼平:期待更多“凝聚態數學式”的大數學出現

    什么是大數學發展觀?3月14日,2023年的國際數學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博雅講座教授張繼平受中國數學會和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中國運籌學會的邀請,以“大數學發展觀”為題發表演講。張繼平化用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