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5-20 09:15 原文鏈接: 機動車尾氣檢測:設備儀器沒有技術標準

      我今天就要給大家報報料!”5月16日,在“綠色在行動(系列二)《機動車簡易工況法排放檢測》技術澄清專家研討會”上,中關村空氣污染防控聯盟理事會主席顏梓清一開口,就語驚四座。他炮轟的是機動車尾氣檢測造假。

      此后,研討會“猛料”不斷:“95%的簡易工況法檢測設備是假冒偽劣產品”,“竄改技術標準和考核要求”……如果在座專家們爆料屬實,一個可怕現實是:我們在機動車污染防治方面“技術失靈”。與會專家就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這一方面,目前的新車(銷售前)、用車(銷售后)兩個環節,都存在大量的造假行為。

      機動車檢測問題普遍

      在當日的研討會上,環保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原研究員韓應健告訴記者,目前機動車檢測大量采用的“簡易瞬態工況法”是非常準確的檢測技術方法,但要嚴格按國家和行業技術標準要求生產和質量考核才行。

      韓應健說,目前機動車檢測問題很多。首要問題就是,很多設備儀器沒有執行技術標準。

      執行設備標準,對所有設備商的儀器設備嚴格檢驗考核,是制定標準的初衷和目的。“但這項工作沒有開展,環保部對所有設備商的儀器設備沒有建立準入制度(核準、產品目錄等)。”

      “環保部污控司有關領導在2009年的一次大會上明確表示,對儀器設備不考核,考慮搞備案。”韓應健說,“但事實上,備案也沒有開展。于是,市場大量出現設備不斷壓低售價,以最低價格爭奪市場的情況。”

      “計量標準本應該是強制執行,計量設備不按標準考核,相當于沒有標準!這不就是擺明了要讓假冒偽劣設備進市場嗎?”韓應健說。

      韓應健還表示,檢測設備控制軟件不統一,也是目前檢測市場的重要問題之一。檢測控制軟件由各個設備商自己開發,不能保證對簡易工況檢測過程的控制與國家標準一致,有些甚至給利用軟件生成假數據的作弊行為留下機會。

      在這些問題上,環保部、發改委和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等部門和機構也通報過行業狀況。

      2011年,環保部曾發布《關于開展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檢查整治工作的通知》。該通知稱,“一些地區機動車環保定期檢驗工作暴露出檢測程序不規范、檢測設備可靠性差、從業人員技術水平低等問題,個別地區甚至出現了玩忽職守、弄虛作假行為,嚴重影響了機動車污染防治政策措施的實施效果,造成了極為不良的社會影響。”

      當年10月,環保部通報的整治情況顯示,共排查出各類違法違規和不規范檢測問題200余項,分別采取了停業整頓、限期整改、現場糾正、警告及經濟處罰等措施。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去年印發的《加強“車油路”統籌加快推進機動車污染綜合防治方案的通知》要求,完善環保檢驗制度,健全OBD(車載診斷系統)管理制度,將排放記錄作為年檢的重要內容,對排放不達標的車輛不得發放環保合格標志。

      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綜合檢測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沈弘對記者說:“2003年起,各地機動車檢測站大量上工況檢測設備,蜂擁而上。他們并不是為了治理大氣污染,而是利益驅使。有些地方沒有經過調研和可行性分析,任由大量車輛排放不合格。”

      知識產權爭議

      顏梓清目前是“簡易工況法”國產化項目總負責人。她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20多名教授及研究員花3年時間研發了ASM、VMAS、LUGDOWN、簡易工況法排放檢測設備系列產品。”

      她說,這些研究成果在2003年獲得了《科技成果證書》。顏梓清給記者展示的一份當年專家組成果鑒定結論文件稱:“這一自主開發的具有自我知識產權的系列產品,屬國內首創,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但在市場推廣中,一夜之間就冒出了好幾家生產商。”顏梓清說。

      北京君泰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曹劍鋒對本報記者說,從2006年起,有兩家沒有簡易工況法《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的廠商長期把持市場,還申請上市。

      曹劍鋒說,根據這兩家公司招股說明書介紹的經營業績,其銷售的“簡易工況法設備”共占有市場總量的80%以上。

      “兩家企業都在招股說明書中有意隱瞞了金鎧星公司是他們的主要競爭對手。對此,金鎧星公司在2014年6月和10月向環保部、國家質量技術監督總局、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等部門,就這兩家企業的侵權、涉嫌重要信息遺漏和誤導性陳述情況進行了實名舉報,還向法院起訴了兩家公司涉嫌技術侵權。現在案件還在訴訟中。”曹劍鋒說。

      各地檢測監管網絡不互通

      汽車尾氣是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總量的主要來源,其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顆粒物超過90%,碳氫化合物和一氧化碳超過80%,是造成光化學煙霧和灰霾的主要原因。

      環保部監測結果顯示,京津滬機動車排放平均占大氣污染源的24%左右。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在今年兩會上也曾表示,汽車尾氣在大氣污染和其他污染中占31%左右。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

      上述專家告訴筆者,目前在新車(銷售前)、用車(銷售后)兩個環節,都存在大量的造假行為。目前全國拼湊的假冒偽劣“簡易工況法檢測設備”占90%以上(多達5000多條),檢測數據誤差高達30%以上。

      各地機動車檢測方法和檢測標準限值不統一,新車排放標準限值與在用排放標準相差11~21倍。檢測機構“雜、亂、多”。檢測買標賣標現象普遍。各地政府投資建設的車輛檢測監管網絡不能實現互聯互通,對檢測作假和虛假數據無法監管。

      “大多數檢測場缺乏成套設備技術性能的考核標準、規程和技術要求等相關法規的支持,設備良莠不齊,檢測市場混亂,作弊手段多,車蟲寄生現象普遍。”北京建筑大學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教師姚圣卓說。

      姚圣卓認為,全國重點地區應統一尾氣檢測方法,加快相關標準、法規、規程和技術要求的制定、補充和修訂,研發尾氣排放檢測用和檢定用新方法、新技術和新設備。

      “對于車輛生產環保造假、檢測作弊以及三元催化劑過期不更換等問題,應該通過加強監管去解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許艷華說。

    相關文章

    全國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藥品使用監測管理標準(WS/T841—2024)正式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于2024年5月8日發布了新的行業標準——《全國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藥品使用監測管理標準》(WS/T841—2024),該標準自2024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此項標準的發......

    我國大型質譜儀器:超97%為進口設備

    摘要質譜儀器是基礎研究領域不可或缺的高效工具,也是科學突破與技術創新的有力工具和必備條件。隨著我國科學研究的高質量發展,質譜儀器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與質譜儀器自主研發生產較低水平的供給現狀形成的結構性......

    藥典委:溶解度測量指導原則標準草案公示

    近日,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了《中國藥典》溶解度測量指導原則的標準草案,并正式進入為期三個月的公示期,以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該草案旨在確保溶解度測量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適用性,對藥物制劑的質量控制......

    藥典委:9101分析方法驗證指導原則標準草案的公示

    近日,國家藥典委員會宣布,為提升藥品質量控制標準,確保分析方法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適用性,對現行《中國藥典》中的9101分析方法驗證指導原則進行修訂,并對外發布修訂草案的公示。公示期自即日起至2024年......

    海南與質量基礎設施“國家隊”開展戰略合作

    近日,海南省市場監管局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依托“國家隊”打好“海南牌”,推進質量強省建設。該局將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探索建立新型合作伙......

    浙江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環境監測教育醫療衛生作重要布局

    日前,浙江省人民政府印發浙江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的通知。其中,環境監測、教育、醫療衛生、重大技術裝備研發等方面做出重要舉措安排。環保設備更新改造方面,明確推動全省環境監測重點實......

    第一成交候選單位公布

    2024年4月29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組織對長江經濟帶質控與應急平臺標準溶液質控樣定值和適用性檢測服務項目進行專家評審,結果如下:項目名稱第一成交候選單位成交金額(萬元)長江經濟帶質控與應急平臺標準溶......

    浙江溫州蒼南縣農業農村局開展農產品監督抽檢行動

    為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讓廣大消費者吃上放心綠色產品,“五一”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周,浙江溫州蒼南縣農業農村局執法人員積極開展豇豆、桑葚等農產品監督抽檢行動。本次抽檢行動重點圍繞以農業種植合作社、農戶等生產......

    蘭州化物所紅色熒光水凝膠研究獲進展

    三維交聯的親水性聚合物網絡構成的熒光水凝膠材料,在發光傳感和檢測等方面具有優勢。近年來,科研人員開發出不含傳統大π共軛結構的發光系統。基于簇集誘導發光效應(CTE)的新興的、非常規的發光材料備受關注。......

    CNAS2023年度專項監督工作情況通報

    2023年度,CNAS對55家高風險實驗室檢驗機構開展了專項督查,對200家實驗室檢驗機構開展了隨機性抽查,對17家高風險認證機構開展了專項督查,對136家獲認證企業開展了確認審核。共計撤銷1家,暫停......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