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2015年6月4日,哈佛大學醫學院官方網站公布2015年度華倫.阿爾波特基金會的授獎信息。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屠呦呦研究員因其在抗瘧領域的突出貢獻而榮獲此獎。同獲此獎的還有紐約醫學院從事抗瘧疫苗研究的露絲(Ruth S. Nussenzweig)和維克多(Victor Nussenzweig)兩位教授。該獎將于今年10月1日在哈佛醫學院舉辦的專場研討會上向三位獲獎人頒發。

    華倫阿爾波特基金會官方公布獲獎信息

      華倫.阿爾波特基金會于1987年由美國慈善家華倫.阿爾波特設立。迄今為止,該獎已經授予51位學者,其中7人后又獲得諾貝爾獎。以往獲獎者來自美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英國、日本、蘇格蘭、瑞士、以色列、阿根廷等國家。這是該獎自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中國學者。

      我們對屠呦呦研究員的獲獎表示熱烈祝賀!屠呦呦研究員獲得華倫.阿爾波特獎,充分說明了中醫藥學的科學價值和國際認可度,體現了中醫藥學的科技創新驅動能力,也是對廣大中醫藥工作者的激勵。

      屠呦呦研究員獲獎原因

      瘧疾是在發展中國家大肆傳播的一種致命惡疾。僅在2013年,就曾出現2億相關發病案例,導致了584,000例死亡案例。相關病例主要出現在非洲,可以說瘧疾是新千年里人類所遭受的一大酷刑。

      屠呦呦教授是中國中醫科學院523工程的帶頭人,該項工程由中國政府設立,旨在尋找有效的抗瘧藥物。她和她的團隊對能退燒降溫的植物提取物進行了檢測,并確定了其中能夠抗擊瘧原蟲的有效成分。在發現該提取物能消除老鼠和猴子血液中的瘧原蟲后,屠呦呦教授和她的同事們不顧安危在自己身上做實驗,確保該藥有效安全。該團隊最終成功研制出青蒿素藥物,至今該類藥物仍然是世界范圍內最主要的抗瘧藥物,成功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事實上,每年有4億人份的青蒿素被使用于抗瘧的綜合治療。

      相關專家推薦評語

      哈佛醫學院院長杰弗里(Jeffrey S. Flier)表示,“非常感謝這些能將實驗成果轉化為臨床治療途徑的研究人員,我深受啟發。他們的貢獻使醫學研究成為治病救人有效的‘助推器’,而非無用的‘試驗場’。”他還說,“今年我們將此項榮譽授予這三位醫學科學家,他們用行動證明了如何通過漫長而辛苦的基礎生物學研究工作來改變數百萬人的生死。”

      阿爾波特基金會頒獎委員會的科技顧問,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免疫學和傳染性疾病研究中心主席戴安(Dyann Wirth)表示,“如果討論科學發現的成功轉化,青蒿素可以稱得上是一百年來最重要的典型案例之一;這項工作是基礎研究轉化為藥物并成功挽救生命的經典案例”

      華倫.阿爾波特基金會主任貝文(Bevin Kaplan Reifer)表示,“今年,我們很高興能將此獎頒予在全球領域有如此重要貢獻的醫學科學家。此獎設立的核心準則----最高尚的成就即為人類進步奮斗終身。在這樣的考慮下,我們認為屠呦呦、露絲和維克多三位教授是最合適的獲獎人選。我們衷心祝賀三位獲獎!”

      華倫.阿爾波特基金會及其獎項介紹

      華倫.阿爾波特基金會及其獎項由美國馬薩諸塞州切爾西市慈善家華倫.阿爾波特于1987年設立,該獎項通常授予醫學科學家,以肯定其研究成果在預防及治療人類疾病或紊亂方面的突出貢獻;該獎項也頒發給一些最終會改變人類對疾病的認知或者提高人類治愈疾病能力等方面有開創性科學發現的研究人員。

      華倫.阿爾波特 (1921-2007),美國馬薩諸塞州切爾西市人。1987年,他得知乙型肝炎疫苗研制成功,為了鼓勵該研究領域獲得突破性進展,當時他就打電話給乙肝疫苗研發者愛丁堡大學的肯尼斯.穆雷(Kenneth Murray)教授,授予他獎勵。之后,他設立了同名基金會--華倫.阿爾波特基金會。為能夠連續頒獎,華倫.阿爾波特邀請當時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院長丹尼爾(Daniel Tosteson) (1925-2009)組建專家評委會,為醫療領域獲得突破性進展的科研人員頒獎。

      每年,華倫.阿爾波特基金董事會的科學顧問們,從世界各地推薦的30-50位候選人中,投票選出最終獲獎者。該基金會頒獎委員會主席由哈佛大學醫學院院長擔任,而評委均是生物醫藥領域的杰出科學家。

      附:華倫?阿爾坡特基金會獎歷屆獲獎者名單

    年份獲獎者信息獲獎原因國籍
    2014Oleh Hornykiewicz維也納大學醫學院;Roger A. Nicoll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Solomon H. Snyder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在理解神經傳遞和神經退行性疾病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研究。 奧地利 美國
    2013David Botstein普林斯頓大學;Ronald W. DavisDr.David Hogness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在“人類基因圖譜”和“定位克隆技術”等概念的形成和方法確立過程中均做出了開創性研究,最終成功確定了數千種人類疾病的致病基因,開創了人類基因學的時代。 美國
    2012Julian Adams英菲尼迪制藥公司;Kenneth C. AndersonPaul G. Richardson哈佛大學醫學院教學附屬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Alfred L. Goldberg哈佛大學醫學院從蛋白酶體抑制劑Bortezomib的發現、臨床前期和臨床階段的發展,到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一直在多發性骨髓瘤治療前線。 美國
    2011Alain Carpentier喬治-蓬皮杜歐洲醫院;Robert Langer麻省理工學院將生物工程學原理應用于生命健康領域,獲得重要發展 美國 法國
    2009-2010Howard Green哈佛大學醫學院發展永久性皮膚修復方法論,通過人體表皮干細胞的延伸和區分,來治療大面積燒傷患者 美國
    2008Lloyd Aiello喬瑟琳糖尿病中心發現、記錄并成功使用激光全視網膜光凝術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進行治療 美國
    2007Harald zur HausenLutz Gissmann德國癌癥研究中心成功研發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 德國
    2006Dennis Slamon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Robert Weinberg麻省理工學院;Michael Shepard美國Receptor BioLogix Inc. 公司;Axel Ullrich(德)分子醫學中心將HER-2/neu鑒定為一種致癌基因,并研發出赫賽汀(曲妥單抗)以治療乳腺癌。 美國 德國
    2005Judah Folkman哈佛大學醫學院波士頓兒童醫院發現腫瘤血管生成機制在抗癌血管生成療法中做出了開創性工作 美國
    2004Susan Band Horwitz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大學醫學院利用紫杉醇抗癌方面,她具有開創性的貢獻
    2003Sidney Pestka美國新澤西醫牙科大學下屬羅伯特·伍德·約翰遜醫學院;David Goeddel杜拉瑞克公司(現屬“安進公司”);Charles Weissmann倫敦帝國學院醫學院部成功對α干擾素進行特征描述和精煉提純;克隆人類α干擾素的基因大規模生產α干擾素的重組體并將其用于癌癥治療和丙型肝炎治療 英國 美國
    2002Alfred Sommer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通過流行病學視角研究缺乏維他命A的后果, 從而在世界范圍內降低兒童死亡率 美國
    2001Eugene Braunwald哈佛大學醫學院;Barry Coller洛克菲勒大學醫學院兩位投身心臟生理學和病理生理學研究。在他們指導下,在抗血栓治療中成功采用血小板表面抗原的單克隆抗體 美國
    2000David Baltimore加州理工學院;Brian Druker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Nicholas Lydon安進公司;Alex Matter諾華制藥公司;Owen Witte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利用Abl激酶抑制劑治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美國  瑞士
    1999Michael S. BrownJoseph L. Goldstein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原名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院);Akira Endo (生物化學家)東京大學農業技術學院研發羥甲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HMG-CoA還原酶抑制劑) 美國 日本
    1998K. Frank Austen哈佛大學醫學院闡明“白三烯”在哮喘中的作用 美國
    1997Robert C. Gallo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Luc Montagnier紐約皇后學院成功分錨點離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美國 法國
    1996Leo Sachs以色列威茲曼科學學院;Donald Metcalf墨爾本大學血液細胞生長因子的發現 以色列 澳大利亞
    1995John A. Clements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發現表面活性物質, 并為嬰兒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研發人工肺表面活性物質療法 美國
    1994J.R. Warren珀斯皇家醫院Barry J. Marshall弗吉尼亞大學研究胃潰瘍和幽門螺桿菌關系 澳大利亞
    1993Stuart H. Orkin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Βeta地中海貧血及其他血液病的基因機制和分子機制 美國
    1992Roscoe O. Brady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從事高雪氏癥(葡糖腦苷脂沉積病)治療 美國
    1991David W. CushmanMiguel A. Ondetti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研發第一款針對高血壓和心臟衰竭的血管緊張轉換酶抑制劑(ACEI)--開博通?(卡托普利片) 美國 阿根廷
    1990未頒獎

    1989簡悅威(華裔)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產前血液病基因診斷 美國
    1988Louis Kunkel哈佛大學醫學院肌營養不良蛋白基因發現者 美國
    1987Kenneth Murray愛丁堡大學乙肝疫苗研發者

    蘇格蘭(1987)   


    相關文章

    聘任17名院士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擬更名

    近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成立高質量發展戰略咨詢委員會,敦聘曾溢滔院士、吳奇院士、陳煥春院士、李玉院士、羅錫文院士、麥康森院士、張改平院士、朱健康院士、朱有勇院士、印遇龍院士、金寧一院士、吳清平院士、宋寶......

    議程首發!2024第十六屆(蘇州)細胞產業大會將于11月2829日在蘇州舉辦,誠邀參會!(文中附參會指南)

    會議議程位置指引......

    科學研究證實:睡不好就會生病

    睡眠對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但連接心血管病理和睡眠的回路尚不清楚。10月30日,一項發表于《自然》的新研究發現,心臟病發作后,免疫細胞會迅速涌向大腦并促進深度睡眠,這種深度睡眠通過緩解心臟炎癥促進康復。......

    我國學者在膽汁淤積癥治療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圖FXR-FGF4-FGFR4-LRH-1信號通路調控膽汁酸合成的機制模式圖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2373934、U22A20385)等資助下,溫州醫科大學黃志鋒研究員、宋林濤副研究員、李......

    藥典委開始征集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2024年第三批)

    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關于征集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通知(2024年第三批)。原通知如下:各相關單位:2024年我委將繼續組織開展《中國藥典》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為增強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代表性,確保......

    12省/直轄市超千億!2023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

    2023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保持穩定增長,投入強度持續提升,基礎研究投入取得新進展,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穩步增加。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情況2023年,全國共......

    上海擬資6700萬助力醫學創新研究

    關于發布上海市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4〕35號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規劃》,上......

    他48歲回歸學術界,任西湖大學教授

    穿著灰色Polo衫、踩著一雙休閑帆布鞋,不久前,48歲的鄭冶楓首次以大學教授的身份,登上了西湖大學的講臺。此前他的身份是產業界的科學家。2006年至2017年,鄭冶楓在西門子醫療美國研究院工作。201......

    美俄宇航員乘“龍”飛船飛赴國際空間站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當地時間9月28日從美國佛羅里達州發射升空,搭載美國和俄羅斯宇航員飛往國際空間站。美國航天局直播畫面顯示,“龍”飛船于美國東部時間28日13時17分(北京時間29日1時......

    90后學者用“誰也不看好的方法”成功破題!

    文|卜金婷2021年的一整年,劉俁都在經歷失敗。這是劉俁在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做博士后的第一年,他轉換了研究方向。彼時,憑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干勁,劉俁一入門就接手了一個大難題:利用分......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