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氧化物酶在制藥、臨床診斷、生物傳感、食品安全、遺傳育種、環境保護、化工催化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價值。然而天然酶存在諸如制備過程復雜、穩定性差等難題。作為過氧化物酶的替代物,仿酶納米材料(又稱納米酶)具有價廉、穩定性高、表面積大、催化活性強等優勢。但是,大多數仿過氧化物酶納米材料只在酸性條件下表現出活性,這就限制了它們的實際應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傳感技術團隊博士生韓磊等人發現金銀異質納米棒(Au@Ag NR)在近中性pH條件下具有優異的過氧化物酶催化特性,該成果在線發表于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該納米酶有望應用于生物傳感、環境科學、工業催化,并為發展新一代仿酶催化系統提供新思路。
研究人員首先合成了不同組成的金銀異質納米棒、金納米顆粒和銀納米顆粒。研究發現納米材料的仿酶催化活性與納米結構、組成、表面性質、底物特性及反應的pH值有關。金銀異質納米棒在較寬的pH范圍(pH 4.0-6.5)內具有顯著的催化活性(圖1),而金納米顆粒和銀納米顆粒只在弱酸性(pH 3.5-4.5)條件下有活性。該金銀異質納米棒還具有成本低、穩定性高等優點。由于該納米酶與葡萄糖氧化酶(GOx)有相似的最適pH值,他們開發了一種在近中性pH條件下檢測葡萄糖的顯色法(圖2)。該方法采用一鍋法(one-pot)策略,避免了傳統顯色分析法多步操作的弊端,使檢測更簡單、靈敏、可靠,成本更低廉。
上述研究由研究員劉愛驊主持完成,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支持。
論文信息:Au@Ag Heterogeneous Nanorods as Nanozyme Interfaces with Peroxidase-Like Activity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One-Pot Analysis of Glucose at Nearly Neutral pH,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5,10.1021/acsami.5b03591.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可降解材料開發與利用創新團隊聯合湖南農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等,利用麻類天然生物質材料,研制了一種黃麻納米纖維本征保鮮涂層,并成功應用于香蕉和芒果的貯藏,......
記者6月22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獲悉,該所聯合國內外多家單位,研究發現第一個工業大麻產量基因,標志著大麻分子育種領域的重大突破。據介紹,該研究為提高工業大麻花葉及籽粒產量奠定了理論基礎,也為培......
中新網合肥6月19日電(吳蘭靳瑾)記者19日從蚌埠醫科大學獲悉,該校第一附屬醫院整形燒傷科褚維偉副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表明:微塑料也是導致脫發的原因之一。脫發是困擾很多人的“頂級”難題,在遺傳、免疫、精......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研究員、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研究員林戈課題組的一項新研究,首次在全染色體組水平解析了非整倍體對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的影響,為理解相關遺傳問題提供了新視角。6月5日,該成果發表于《自......
5月22日前后,來自各地的民眾手持鮮花、稻穗,趕到位于湖南長沙的唐人萬壽園,深情悼念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今年是袁隆平逝世3周年。這位享譽世界的著名科學家,是我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員趙杰課題組,在異相單原子催化領域中取得新進展,展現了異相單原子催化在有機合成中的潛力和前景,相關研究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志》。......
有望促進無耗散量子信息技術發展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和荷蘭拉德堡德大學研究人員生成了一種可在納米尺度上傳播的自旋波,并發現了一種調節和放大它們的新途徑。這一成果發表在新一期《自然》雜志上,有望促......
湖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中南大學等單位合作,利用環糊精等為原料,基于低共熔策略制備了超分子玻璃。近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NatureCommunications上。超分子玻璃制備過程。......
中新網北京5月30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天文學論文,研究人員報道了環繞小型主帶小行星(152830)Dinkinesh的首個經確認的相接雙衛星(兩個天體緊密連接)的觀測......
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楊鑫課題組與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祝雪豐,中國工程院院士、湘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歐陽曉平團隊,紐約市立大學教授AndreaAlù合作,利用數字控制技術和碳化硅MOS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