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日,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Human Gene Therapy》發表綜述文章,提出了CRISPR/Cas傳遞載體所面臨的挑戰,并指出了非病毒載體所發揮的潛在作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魏于全是本文共同作者之一。魏于全目前是四川大學副校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第二批特聘教授,1997年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 金獲得者。現任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第五屆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生物學二部常務副主任,擔任 Human Gene Therapy 副主編。1986 年畢業于華西醫科大學獲碩士學位, 1991年至1996 年在日本京都大學醫學院留學并獲博士學位,于1996年回國。主要從事腫瘤生物治療的基礎研究、應用開發與臨床醫療實踐。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在 Nature Medicine, PNAS, Blood, CancerRes., J. Immunol., J. Biol.Chem等國際期刊。本文通訊作者是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衰老研究實驗室的魏霞蔚博士。
基因組編輯技術,可讓我們靶定細胞和生物體中的基因組序列變化,既能作為一種強大的工具,應用于生物學基礎研究中,也有潛力用于遺傳性疾病的治療。 在精確的基因組編輯過程中,首先通過核酸酶誘導特定位點的DNA雙鏈斷裂(DSB)。早期的基因組編輯采用DSB誘導核酸酶,如大范圍核酸酶、鋅指核酸酶 和轉錄激活因子樣效應物核酸酶(TALENs),它們靶定基因組中的特異位點。最近,(CRISPR)/CRISPR相關(CRISPR/Cas)系統 ——一個RNA引導核酸酶,已經徹底改革了執行基因組編輯的方式。
CRISPR系統是許多細菌用來保護自己免受外源核酸(如病毒或質粒)的適應性免疫機制。不同類型的CRISPR/Cas系統(I、II和III),其實 現核酸識別的分子機制有所不同。II型CRISPR / Cas系統依賴于僅僅一個單一蛋白質,用于RNA指導的特定DNA識別和切割,這是基因組編輯應用的一種自適應性。同時,Cas9蛋白被鑒定為防御病毒入 侵所必不可少的一個多功能蛋白。在2013年,有研究團隊報告了由II型CRISPR系統完成的化膿性鏈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靶向基因組編輯。此后,CRISPR/Cas9系統一直是基因組工程和基因組調控的一個新興領域。
CRISPR/Cas9系統的應用,必須引入兩個關鍵部件,包括Cas9核酸酶和向導RNA(gRNA),gRNA是由一個crRNA和一個不變的tracrRNA融 合形成。Cas9使用gRNA形成具有位點特異性DNA序列的堿基對,并引入一個DSB。因此,Cas9核酸酶可以僅僅通過改變gRNA前20個nt,而 靶定特定的位點。由于其通用性、簡單性、高特異性和效率,II型CRISPR/Cas系統最近在各種細胞類型中(如小鼠胚胎干細胞和小鼠精原干細胞),顯 示出巨大的潛力用于精確的基因組編輯。此外,該CRISPR/Cas基因編輯工具已被用于誘導成年小鼠肝臟的癌基因突變,靶定整合的HIV-1前病毒 DNA,可消除整合的潛伏病毒。
要想在靶細胞和生物體中進行有效的基因組編輯,適當的傳遞系統是至關重要的。到目前為 止,Cas9系統在體內的傳遞,仍然具有挑戰性的。在Cas9基因編輯平臺的傳遞過程中,采用的是物理方法和病毒載體。然而,物理方法更適用于體外傳遞, 而病毒載體一般涉及安全問題、有限的包裝能力,等等。隨著非病毒藥物遞送系統的穩健發展,脂質或聚合物為基礎的納米載體,可能是CRISPR/Cas9系 統傳遞的有效載體。
在這篇綜述中,研究人員回顧了用于Cas9系統傳遞的方法,并概述了最近開發的非病毒載體,它們可能是未來基因組編輯平臺的載體。該論文描述了用結構性修改來優化陽離子納米載體所做出的努力,并突出強調了臨床調查研究中充滿前景的非病毒載體。
圖胚胎肝細胞通過分泌Fetuin-A蛋白維持造血干祖細胞基因組的穩定性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1920108005、U23A20417、81730007、31872842、91442106)......
圖胚胎肝細胞通過分泌Fetuin-A蛋白維持造血干祖細胞基因組的穩定性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1920108005、U23A20417、81730007、31872842、91442106)......
中新網騰沖12月7日電題:海歸科學家謝曉亮的赤子之心作者陸希成繆超白玲初冬的云南僑鄉騰沖,陽光灑落,白云悠然。靜靜矗立的滇西抗戰紀念館、國殤墓園,訴說著這座“英雄之城”的故事。“在騰沖能夠充分感受到先......
《科學》雜志15日發布了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美國斯坦福大學Arc研究所團隊利用人工智能(AI),開發出一種大規模基因組基礎模型“Evo”,翻開了生命的“密碼全書”。該模型采用先進架構,能夠以前所未有的......
11月5日凌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攜手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在全球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利用華大自主研發的“超廣角百億像素生命照相......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簡稱北斗)是中國自主研制的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之后第三個成熟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我國很難在全球布設地面......
在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尤其是CRISPR/Cas9系統的出現,為科學研究帶來革命性突破。這項技術改變了人類對基因的認知,重新定義了自然選擇與人工干預間的界限。老百姓眼中,基因編輯可能也是類似于“......
竹子即竹亞科是禾本科的重要分支,廣泛分布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約有1,700種。作為一類生長快、多年生、可再生的森林資源,木本竹子越來越多被用作木材的替代品,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有研究發現......
科技日報北京8月15日電(記者張佳欣)據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報道,德國康斯坦茨大學和維爾茨堡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對動物界最大基因組的擁有者——肺魚進行了基因組測序。肺魚基因組約為人類基因組大小的3......
在南美洲發現的一種肺魚是迄今測序的擁有最大基因組的動物。8月14日,一項發表于《自然》的研究顯示,美洲肺魚的DNA包含了驚人的910億個化學堿基,是人類基因組的30倍。然而,這910億個堿基只包含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