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2015年上半年中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2015年上半年我國進口食品呈現進口來源范圍廣泛、進口種類十分齊全、進口口岸相對集中、安全狀況穩定等特點,其中食品添加劑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品質不合格、標簽不合格、證書不合格等成為進口食品不合格主要原因。
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驗檢疫進口食品55.2萬批、重2035.2萬噸、貨值222.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9%、21.2%和減少10.8%。近年來,我國進口食品來源地更加國際化。
我國進口食品的品種幾乎涵蓋了全球各類質優價廉的食品。我國進口食品貿易額列前10位的食品種類分別為油脂及油料類、乳制品類、水產及制品類、肉類、糧谷及制品類、酒類、糖類、飲料類、其他加工食品類和干堅果類,總貨值208.7億美元,占我國進口食品貿易總額的93.9%。
多年來,我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總體情況一直保持穩定,沒有發生過重大進口食品質量安全問題。質檢總局進一步加大了對進口食品的檢驗檢疫力度,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從57個國家或地區的進口食品中檢出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法律法規要求的進口食品共1255批、重4960噸、貨值1452萬美元,不合格進口食品批次同比減少12.3%。
食品添加劑不合格等成為食品不合格主原。幾乎所有種類的進口食品均檢出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法律法規要求的情況,其中不合格進口食品批次列前10位的種類分別為飲料類、糕點餅干類、糧谷及制品類、糖類、其他加工食品類、水產及制品類、酒類、乳制品類、調味品類、干堅果類,占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批次的90.1%。
列前10位的不合格原因分別為食品添加劑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品質不合格、標簽不合格、證書不合格、污染物超標、貨證不符、包裝不合格、非食用添加物、轉基因成分等,占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批次的97.4%。安全衛生問題中,食品添加劑超標、微生物污染、污染物超標較為突出,占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批次的48.0%;非安全衛生問題中,品質不合格、標簽不合格、證書不合格較為突出,占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批次的43.6%。
多年來,質檢總局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要求,高度重視進口食品安全工作,不斷完善進口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嚴格進口食品檢驗檢疫監管,為保障我國消費者健康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2月12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氨基酸代謝障礙類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優化注冊管理要求,指導企業研發創新,提高注冊申報效率,推動提升罕見病類特醫食品可及性。氨基酸代謝障礙類......
當代很多年輕人已經難以想象,整日饑寒交迫是什么樣的情景了。就在幾十年間,中國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使數億人擺脫了貧困和饑餓,同時也重塑了農業食物系統。然而,我國農業食物系統的快速變化也對公共健康、生態環境......
2024年12月,國家藥監局共批準注冊醫療器械產品259個。其中,境內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212個,進口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23個,進口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22個,港澳臺醫療器械產品2個。附件:2024年1......
記者近日獲悉,2024年,陜西省西安市市場監管局用事實和數據“說話”,為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不斷提升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防控能力,努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助力食品、藥品、化妝品、醫......
近日,中國科協課題成果《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2024版(以下簡稱《WJCI報告》)已發布,《WJCI報告》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有關規定,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發布《食品中動物源性成分定性檢測》等13項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和2項修改單。名稱和編號如下:食品中動物源性成分定性檢測(BJS202401......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12月25日表決通過了增值稅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這意味著增值稅從國務院暫行條例將要上升為法律。增值稅是我國第一大稅種,完成增值稅法立法,是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
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布《關于金花茶培養物等11種“三新食品”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對金花茶培養物申請作為新食品原料,葡糖淀粉酶等8種物質申請作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1,3,5-三甲基-2,4,6-三......
各食品企業,科研、檢測機構,有關單位: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團體標準《大米中直鏈淀粉含量的測定近紅外法》已正式立項。為使標準的制定更具廣泛性、科學性、合理性,現公開征集標準參編單位。若報名參編,請填寫《廣......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預制菜產業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新興食品產業,呈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特點,在促進農產品深加工、食品工業轉型、消費升級、創業就業等方面均有積極意義。但預制菜也面臨范圍泛化、標準不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