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8-24 17:29 原文鏈接: 2015年第四屆MSC研討會制藥分會場:從認識微生物開始

      假如地球的歷史只有1天,而地球誕生在0:00,那么微生物的誕生在清晨5:00,恐龍誕生在晚上10:00,而人類則是在夜晚11:59。地球上之所以有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全都依賴于早期微生物的光合作用。微生物在生物學中并不是一個分類名詞,而是包括所有形體微小的單細胞,或個體簡單的多細胞,或沒有細胞結構的低等生物。簡單可分為病毒、細菌、真菌。其實人類很早就開始利用微生物來做一些對人類有益的事,比如面包、酸奶、酒的制造過程就少不了微生物,小孩子從小接種的疫苗也是微生物。

      但是微生物卻也能要了人類的命。比如一場可怕的瘟疫,一次術后的感染,一次吃壞肚子,這些大部分都是有微生物中的致病菌引起的。所以對于與人體密切相關的,比如食品、藥品就需要嚴格控制微生物的數量與種類。

      2015年第四屆MSC研討會——制藥分會場與2015年8月21日于北京友誼賓館召開。會議旨在探討制藥過程中微生物的控制技術。在場的專家老師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大會吸引了企業、政府機構等的100余人參加。

     

     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化藥所微生物檢測室副主任 馬仕洪

      首先由來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化藥所微生物檢測室副主任馬仕洪作了題為《藥品微生物實驗室規劃建設、質量管理及面臨的挑戰》的報告。通過與2010版藥典和USP、EP、JP等國外藥典的比較,馬仕洪介紹到,2015版藥典將全面與國際接軌,藥品微生物將從終產品檢驗向過程控制轉變。馬仕洪首先介紹了藥品微生物,基于培養基觀察的藥典微生物檢查技術只能區分到營養條件的生長水平,難以通過培養觀察區分細胞結構。所以在2015版藥典中質控分類直接分為需氧菌和厭氧菌而不是真菌和霉菌。之后還介紹了其他的微生物的基本性質。

      接下來馬仕洪介紹了基于過程控制的標準研究和建設。在滅菌工藝中,以物理參數表征的物理殺滅力必須以生物指示劑測定的生物殺滅力加以驗證,兩者大體一致才能最終確立日常應用的滅菌參數。那么,企業到底該建一個什么樣的實驗室呢?首先要保證無菌檢查、微生物限度檢查和以微生物為實驗系統的一部分(陽性對照、方法驗證等),建立相對應的潔凈區。藥品微生物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是近年接受認證檢查經常提到的一個問題。因為微生物實驗中涉及大量的陽性菌的檢測,所以人員安全就顯得很重要,所以,隔離器、生物安全柜和超凈工作臺就非常有必要。

      馬仕洪還介紹了微生物實驗室質量管理。主要分WHO實驗室PQ認證和OOS調查兩方面進行講述。WHO指導原則涉及12方面:人員、培養基、試劑、菌種、環境、設備、樣品、檢驗方法、污染廢棄物處理、質量、實驗記錄、結果判斷和報告。只有做好了這些,實驗室才算是合格的實驗室。

      

    華瑞制藥有限公司(SSPC)微生物質控部高級質量控制經理 崔強

      接著是來自華瑞制藥有限公司(SSPC)微生物質控部高級質量控制經理崔強帶來的報告《制藥企業微生物安全控制與實踐》。崔強主要介紹了微生物在藥品生產中的來源有原輔料、配料用水、內包裝容器、制造工藝、操作人員、生產環境等。那么如何防止和消除微生物污染呢?主要分為8大要素:1、產品設計;2、原料和輔料系統微生物控制;3、生產環境操作過程控制;4、防止混淆;5、產品的密封完整性;6、滅菌工藝;7、滅菌前生產過程;8、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只有做到這些才有可能做好微生物生物安全。

     

     上海諾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柴海毅

      來自上海諾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柴海毅作了題為《環境監測培養基質量控制要求》的報告。報告主要講述了三方面的內容:1、潔凈環境微生物監測風險;2、培養基風險分析與對策;3、實施正確的環境微生物監測。潔凈環境微生物的監測風險主要有假陰性和假陽性兩方面。因為消毒劑或者是抗生素和其他抑菌性的原輔料抑制微生物生長,所以必須通過酶解消除這些抑菌劑。但是在做加酶平板的時候,酶的種類和數量也容易讓實驗造成假陰性。柴海毅通過三個實例讓大家看到了假陰性的存在,并且讓大家明白假陰性是實驗中最可怕的。在檢查沉降菌的時候,培養基也有三個關鍵點:1、培養基的回收率;2培養基的含水量;3、培養基的放置時間。柴海毅說到,在放置2小時之后,培養基失水近10%,4小時之后培養基失水近30%,而微生物的良好生長必須保持一定的水分,所以培養基水分的多少也容易造成假陰性的結果。而假陽性的原因則是1、使用非無菌培養;2、非無菌操作;3、預培養方法不正確。所以,用于環境監測的培養基必須特別防護,最好要雙層包裝和終端滅菌,如果不能,那么使用前應進行100%的預培養以防止外來的污染。

      

    美國Microbiologics公司的技術專家Laurie Kundrat

      來自美國Microbiologics公司的技術專家Laurie Kundrat講述報告《The Antimicrobial Effectiveness Test》。主要講述了美國藥典抑菌效力測定的要求,目的。目的是找到可添加至產品中抑菌劑或防腐劑的最低有效濃度。有效性和抗菌性是抗菌效能測試中的兩個重要目標。在新版美國藥典《51》中,下列三個測試需進行微生物控制1、促生長實驗;2、適用性檢查;3、抑菌效力測定。

      

    食品藥品鑒定研究院化藥所微生物檢測室助理研究員 楊美琴

      中國食品藥品鑒定研究院化藥所微生物檢測室助理研究員楊美琴帶來了題為《藥品微生物限度標準及檢查技術實踐》的報告。楊美琴主要講了1、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體系沿革,中國微生物限度始于1973年,到了2015年版基本與ICH微生物檢查法接軌。2、2015《中國藥典》標準內容,最大可接受限度值遵守2倍規則。10的1次cfu,可接受最大限制為20。水的標準,為純化水100cfu/mL,注射用水10cfu/mL。并且還介紹了微生物的計數方法、控制菌檢查法等。3、實踐討論及小結。

     

     廣州百特僑光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的質量負責人 姚艷平

      來自廣州百特僑光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的質量負責人姚艷平給大家帶來題為《生產過程中微生物污染控制》的報告。報告主要內容包括3個方面:1、微生物污染控制的重要性,控制因藥物導致的感染和因微生物污染導致的藥品療效降低、失效或產生毒素作用。2、微生物污染的途徑,主要有原輔料、包裝材料、空氣、水、設備容器和操作人員,其中人是主要的污染源。而且無菌測試存在著局限性,當污染率為0.01時,取20個樣品,無菌檢測能夠檢測到的無菌陽性概率僅為18%。3、微生物控制程序的關鍵9要素:1、人員;2、原材料和消耗品;3、設施和設備;4、公用設施;5、過程設計和驗證;6、過程監控;7、產品特性;8、數據審核;9、風險管理。

      

    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所副所長 李鈺

      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所副所長李鈺給大家作了《制藥用水微生物限度檢查標準修訂及控制現狀》的報告。李鈺在報告中主要講了制藥用水的4個方面。一、制藥用水主要分為飲用水、純化水、注射用水和滅菌注射用水。現在主要存在著操作繁瑣,技術結果不準確,國際交流不便和不同培養體系的污染檢出率有差異的問題。二、標準修訂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三、標準修訂課題研究成果。四、國內制藥用水控制現狀。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微生物部門的市場開發經理 金偉青

      來自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微生物部門的市場開發經理金偉青帶來了題為《賽默飛世爾新版藥典解決方案》。賽默飛的OXOID和Remel部門,是整合了三個品牌的專業微生物品牌。此次他們提供了整套的微生物檢測解決方案。用于微生物無菌檢查用的干粉和成品培養基。無菌檢查過程中的微生物監測,Remel的質控菌株——來源于ATCC的培養物。微生物鑒定從表型到基因型,Thermo提供全套解決方案。

      

    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副主任 姚粟

      最后,來自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副主任姚粟帶來的題為《制藥微生物鑒定技術與實踐》的報告。報告主要講述了微生物鑒定流程及相應的技術。微生物鑒定是指借助現有的分類系統,通過對未知微生物的特征測定,對其進行細菌、酵母菌和霉菌大類的區分,或屬、種及菌株水平確定的過程,它是微生物檢驗中的重要環節。微生物鑒定程序分為分離純化、初篩試驗、表型微生物鑒定、基因型微生物鑒定。有必要還可進行微生物多相鑒定和微生物溯源分析。表型鑒定主要為通過肉眼觀察細胞形態,菌落結構等來判斷。還可以通過生物標記物——脂肪酸或蛋白質來鑒定。MALDI-TOF/MS是最近發展起來的用于微生物快速區分和鑒定的一項技術。主要有速度快,操作簡單,結果不收培養基影響,不收細菌狀態影響,重復性好,穩定性好,高通量,成本低等特點。還有基因雜交等技術也用于微生物表型鑒定中。姚粟最后還介紹了微生物多相分類鑒定技術和溯源分析技術。

    相關文章

    高抗黃萎病棉花新種質創制成功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微生物智能設計與合成創新團隊和植物保護研究所等單位合作,發現大麗輪枝菌細胞壁降解酶既可作為跨界RNA干擾靶標基因,還可作為效應蛋白調控棉花抗黃萎病。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

    科學家在微生物農藥領域取得新突破

    日前獲悉,甘肅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青年科學家付麟雲主持的項目和研究團隊,從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馬銜山分布的鐵棒錘根際土壤中分離篩選出一株高加索鏈霉菌SS9-1,并通過優化鏈霉菌SS9-1發酵條件,制備出發......

    植物遇險“呼救”機制揭秘

    14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農業微生物資源團隊成功揭示了植物在遭遇病原菌攻擊時,如何發出“呼救”信號,同時招募根際周圍的益生菌來助戰的神奇機制。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

    保質量強管理|DIQC2024藥品質量控制與檢驗技術大會成功舉辦

    2024年03月14-15日,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和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檢驗檢定分會主辦,藥檢匯聯合主辦,杭州奇易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廣東省藥學會藥物分析專業委員會、廣東省藥學會制藥工程專業委員......

    多樣化菌群共存現象有了新解釋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騰團隊在《自然—通訊》發表研究成果。該研究從理論上揭示了微生物群落中廣泛存在的水平基因流動可以幫助競爭性微生物群體突破物種多樣性“極限”,促......

    安圖生物一口氣再拿16項醫療器械注冊證!

    近期,安圖生物先后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原檢測試劑盒(磁微粒化學發光法)、抗線粒體M2抗體IgG檢測試劑盒(磁微粒化學發光法)、人CYP2......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春節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抽檢情況的通告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春節節日市場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采取現場抽樣和網絡抽樣方式在全國隨機抽取樣品1500批次,檢出14批次樣品不合格。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有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已組織開展核查處置......

    新技術解讀微生物間的“談話”

    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搜索工具,利用由全球研究人員整理的超過6萬種微生物的數據庫,可立即將微生物與其產生的代謝物進行匹配,從而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相關論文5日發表在《......

    新技術解讀微生物間的“談話”

    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搜索工具,利用由全球研究人員整理的超過6萬種微生物的數據庫,可立即將微生物與其產生的代謝物進行匹配,從而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相關論文5日發表在《......

    新技術解讀微生物間的“談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287.shtm......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