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武漢大學獲悉,日本大地震后,該校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教授施闖帶領課題組,第一時間對日本境內的GPS數據進行了精密處理和分析,準確解算了地震發生時的地面震動狀態。結果顯示,地震發生時刻水平方向有兩次強烈震動,造成日本GPS觀測站MIZU站向東2米、向南1米的永久性位移,USUD站向東約20厘米的永久性位移。該解算結果被國際地質災害研究門戶網站(Supersites)登載,為地震學研究和抗震救災提供了重要計算參數。
據介紹,這項工作是在武漢大學承擔的“863”計劃廣域實時精密定位技術與示范系統項目和自主開發的PANDA(Position And Navigation Data Analyst)軟件兩項成果的基礎上得到的。與美國噴氣動力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和德國地學研究中心等國際知名機構同時發布的日本仙臺地震相關數據結果相比,武漢大學PANDA軟件解算的結果絲毫不遜色,歐洲空間局專家高度評價PANDA軟件的結果為“高水平科學貢獻”。
記錄和監測地震數據的傳統手段是以加速度測量為主要觀測手段的地震儀,而當地震震級很高、震源較淺時,巨大的地殼形變及地震波沖量可能導致加速度計發生飽和現象,無法準確記錄地震加速度信息,而GPS觀測的是三維空間的位移量,不存在這一問題。因此,隨著近年來GPS數據處理理論研究的深入和應用領域的拓展,GPS地震學、GPS地震儀研究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中國應急管理部2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地震局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副司長朱芳芳在會上介紹,中國將以“一帶一路地震科學考察聯盟”為基礎,與中亞國家共同探索建立協調、聯動、高效的天山地震科學考察機制。據介紹,......
中新社北京5月27日電(記者郭超凱)中國應急管理部2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地震局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副司長朱芳芳在會上介紹,中國將以“一帶一路地震科學考察聯盟”為基礎,與中亞國家共同探索建立協調、聯動、......
他,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讀博士生,致力于地震研究,日前以一作身份在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上發表論文。她,是一個從小喜歡中國文化的00后土耳其姑娘,現為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成績......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發布海嘯警報解除通報。今天7時58分臺灣海域發生地震,震源深度為12千米。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監測顯示,地震在震源附近引發局地海嘯,并對我國臺灣島沿岸局......
據報道,根據臺消防署統計,4月3日花蓮7.3級地震目前已造成全臺4死97傷。一名司機在大清水斷崖遇落石被砸身亡;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得卡倫步道為當地知名景點,3日上午游客較多,目前已知有3人遇難。......
中新網北京4月3日電(記者孫自法)記者從中國地震局獲悉,臺灣花蓮縣海域4月3日早晨發生7.3級地震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組織專家研究分析認為,這次地震發生在臺灣花東縱谷斷裂北段上,初步震源機制解結果顯示......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4月03日07時58分在臺灣花蓮縣海域(北緯23.81度,東經121.74度)發生7.3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04月03日08時11分在臺灣花蓮縣海域(北緯24.10度,東......
地震后,森林生長如何變化?記者21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通過研究全球樹輪年表與1900年以來地震事件的時空關聯,該所科研人員發現,地震可通過改變地表結構,影響降水再分配過程,從而影響長期樹......
近日,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與生態環境學院教授常亮與合作者基于多源衛星平臺的遙感探測技術,在北極大氣邊界層高度特性及其與海冰交互特征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在線發表于《IEEE地球科學與遙感學報......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月23日2時09分,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發生7.1級地震,震中位于北緯41.26度,東經78.63度,震源深度22千米。震中位于烏什縣亞曼蘇柯爾克孜族鄉境內,屬于高山區域,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