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不僅是炙手可熱的研究技術,也在最短的時間內走出實驗室,邁向臨床。今年6月,美國NIH的重組DNA顧問委員會已經給美國的第一例臨床試驗開了綠燈。研究人員計劃用CRISPR/Cas9來增強癌癥療法。
早些年,基因編輯作為一種治療工具,曾遭遇重大失敗,特別是18歲的Jesse Gelsinger在1999年死亡。人們最初利用腺病毒載體來導入糾正基因,但引起了致命的免疫反應,包括黃疸、腎衰竭、肺衰竭和腦死亡。如今,CRISPR系統重新燃起了基因治療的希望。
治療人類疾病
6月21日,美國NIH的重組DNA顧問委員會批準了一項提議,它將利用CRISPR/Cas9來增強癌癥療法。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旨在評估CRISPR技術的安全性。他們將從18名患有黑色素瘤、多發性骨髓瘤和肉瘤的患者中取出T細胞。這些患者不再對癌癥的治療有響應。
研究人員建議對患者的T細胞進行3種修飾,然后再回輸到患者體內,其中之一是改造細胞,讓它表達一種親和力增強的T細胞受體(TCR),從而識別癌癥抗原NY-ESO-1和LAGE-1共有的肽段。定制的TCR將被插入細胞中。而CRISPR將讓現有的TCR失活,使改造后的細胞針對腫瘤,而不是其他的非腫瘤目標。
由于兩個基因編碼了這個受體,研究人員計劃禁用這兩個基因。同時,他們將利用CRISPR來中和PD-1基因,這種基因在T細胞表面表達了一種蛋白質,而許多癌癥將其關閉,從而阻斷了T細胞的抗腫瘤攻擊。
同時,中國科學家也將在這個月開始用CRISPR修飾的細胞展開臨床試驗。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學家盧鈾(Lu You)的帶領下,研究將招募那些化療、放療及其他療法都失敗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
盧博士的團隊將從招募患者的血液中提取出T細胞,然后利用CRISPR/Cas9技術來敲除細胞中的PD-1基因。在正常情況下,它的蛋白產物發揮作用檢查T細胞啟動免疫反應的能力,防止T細胞攻擊健康細胞。
然后,研究人員將在實驗室中擴增這些經過基因編輯的細胞,再將它們回輸到患者血液中。研究人員希望,這些改造后的細胞將在體內循環并靶向癌癥。美國的臨床試驗同樣打算敲除PD-1基因,不過它還將敲除第二個基因,插入第三個基因,再將細胞回輸到患者體內。
技術不斷進步
所有這一切仍然是有風險的。哈佛大學的Alexis Komor等人在Nature雜志上發表了一種“堿基編輯”方法,這使得一個DNA堿基能夠不可逆轉地直接轉化為另一個堿基,而不需要雙鏈DNA骨架的切割和供體模板。
這些作者失活了Cas9的一部分,使得它無法造成雙鏈斷裂。隨后,他們將Cas9與胞苷脫氨酶連接在一起,無需切割DNA,而胞苷脫氨酶能夠直接催化C轉換為U,從而實現C→T(或G→A)的替換。作者表示,這種方法能有效地修正與人類疾病相關的多個點突變。
也許有一天,這些工作能帶來安全的基因治療方案,更好地對付那些人類頑疾。
一些遺傳性基因缺陷會導致過度的免疫反應,這可能給患者帶來致命傷害。在一項最新研究中,德國科研團隊借助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糾正了這些缺陷,使免疫反應正常化。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2日出版的《......
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進行了一項基于CRISPR新型基因療法的首次治療試驗,10名罹患罕見炎癥疾病遺傳性血管性水腫的患者接受了治療。結果顯示,其中9人幾乎痊愈,這表明新基因療法或能治愈危險的炎癥疾病。相關......
2022年1月10日,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宣布完成了世界首例基因編輯的豬心臟人體器官移植,這項研究成為異種器官移植的里程碑,為廣大苦苦等待供體器官的患者帶來了新曙光。2024年1月18日,eGenesis......
提到CRISPR技術時,時常會把張鋒掛在嘴邊,而事實上,除張鋒之外還有一位華人學者大牛在基因編輯領域做得“風生水起”,那就是DavidLiu(劉如謙)。回顧劉如謙的前半生歲月,頗有幾分“天才少年”的意......
近日,上海海洋大學承擔的《克氏原螯蝦和光唇魚優質基因挖掘和標記》項目完成驗收。光唇魚俗稱“溪石斑魚”,是一種經濟價值極高的鲃亞科山區溪流性小型魚類,其骨少肉嫩,味道鮮美,可食用、可觀賞、可垂釣。上海海......
隨著去年首款基因編輯療法的獲批上市,基因編輯領域獲得了更多投資人的青睞,余熱也延續到了今年的BD交易活動。不久前,生物技術公司TomeBiosciences在2023年末宣布完成2.13億美元的A輪和......
這項研究凸顯了CRISPR前所未有的多樣性和靈活性,也表明了大多數CRISPR系統是罕見的,只在不尋常的細菌和古細菌中發現。隨著可用來搜索數據庫的不斷增長,可能還有更多罕見系統被發現。誕生于2012年......
這項研究凸顯了CRISPR前所未有的多樣性和靈活性,也表明了大多數CRISPR系統是罕見的,只在不尋常的細菌和古細菌中發現。隨著可用來搜索數據庫的不斷增長,可能還有更多罕見系統被發現。誕生于2012年......
這項研究凸顯了CRISPR前所未有的多樣性和靈活性,也表明了大多數CRISPR系統是罕見的,只在不尋常的細菌和古細菌中發現。隨著可用來搜索數據庫的不斷增長,可能還有更多罕見系統被發現。誕生于2012年......
近日,知乎科技和科學領域的“破曉·2023科技回望”活動引來大量關注。活動以前沿突破為觸角,發布年度“九大科技事件”榜單,在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科技應用層,展現2023年科學技術領域的“破曉時刻”。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