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斗士方舟子“后院起火”,令公眾大跌眼鏡。近日有記者對《現代藥物是怎么開發出來的》抄襲疑案進行調查,發現方舟子的這篇科普文章連被抄襲者的筆誤也一并復制。此外,全文約1600字的《科學是什么》有900字左右幾乎原文引自羅伯特教授的《神創論是科學的理論嗎》一文,羅伯特也認為“這是抄襲”。
今天是西方的愚人節,“方舟子抄襲”活像愚人節新聞。不久前,戰罷肖傳國的方舟子還實名舉報朱學勤《道德理想國的覆滅》抄襲,今天方舟子自己似乎也陷入抄襲泥沼中,讓人感嘆不已。盡管方舟子仍不以為然,辯解“對觀點復述歸納不是抄襲”,認為是有人打擊報復,報道仍引起公眾熱議。公眾可以容忍一位教授的抄襲,但不能原諒一位以學術打假安身立命、自詡有“學術潔癖”“真相潔癖”者偷雞摸狗。因為,如果前者是對學術道德的傷害,后者則是對學術與社會道德的雙重打擊。
方舟子在《抄襲的境界》一文中,從“一字不改地一路抄下來”的最低級,“抄襲的同時夾雜一部分自己寫的段落”的次高級,到“東抄西湊,從一部著作抄一段,再從另一部著作抄一段”的更高級,把抄襲分為幾種境界。今天讀此宏文,令人感慨系之。
實際上,方舟子在質疑、批評別人的同時,也一直飽受他人的質疑,譬如有人指責他批評別人采用的是一套標準,自己做事采用的是另一套標準。如果抄襲一事不虛,嚴于律人,寬于律己,方舟子的“雙重標準”不僅是個人的道德缺陷,更有損于學術打假的公信力,公眾憑什么相信你的學術打假出乎公心?曾經被稱為“打假英雄”的王海,被曝“知假買假”索賠牟取私利之后,他在公眾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方舟子會否重蹈王海的覆轍呢?
當然,哪怕方舟子實屬抄襲,方舟子還是方舟子,不能因人廢事,甚至落井下石。工具層面,他多年啄木鳥式的學術打假,揭開不少東郭先生的畫皮,揪出不少欺世盜名的“學術蛀蟲”,成績有目共睹,不容抹殺,“基因皇后”陳曉寧、“神仙”李一、“肖氏反射弧”肖傳國等都被他槍挑下馬;價值層面,他對科學的偏執,是對國民科學素質的啟悟;他對學術打假的啟蒙,讓全社會認識了學術假禍;他敢于講真話的作風,體現了一位知識分子的良心;“六親不認”、對學術造假“一個都不寬恕”,是學術打假應有的態度,而這正是時下學術界最稀缺的……不管怎么說,方舟子學術打假的精神已脫離他的“肉身”,而成為一尊精神銅像。
方舟子被質疑抄襲,昭示學術打假個人時代的結束,更凸顯學術打假的緊迫性。國內學術造假到什么田地,從我國論文量世界第一而引用量百名開外這一尷尬現實足以窺斑見豹,連打假者自己也不免染塵,真叫人無話可說。一個抄襲成風、模仿成習的學術界,如何為社會的創新、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知識力量?學術造假毒瘤不除,學術沒有希望。十多年來,方舟子像單槍匹馬大戰風車的唐吉訶德,左沖右突,與打假者斗智斗勇,也拉下不少人,可憑誰問:十年來,學術造假現象少了嗎?沒有證據支持這一點。說到底,唐吉訶德是斗不過風車的,學術打假靠某個人單打獨斗也只能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方舟子被質疑抄襲,我們并不開心,因為學術打假遙遙而未有窮期。但愿告別方舟子之后學術打假進入“后方舟子時代”,用嚴格的學術規范擠掉學術虛假的泡沫,那將是學術之幸,國家之幸。
方舟子近日發表文章,批評施一公所獲的一個獎。實際上,方舟子擅長的是看見底線是否被突破、可以發現一些造假,但沒有評價科學的能力和水平。既不能評價物理學家潘建偉,也缺乏評價生物學家施一公的能力和水平。簡而......
昨日,云南省普洱茶協會就方舟子發表的《喝茶能防癌還是致癌?》一文中稱喝普洱茶能致癌的言辭,特邀省內著名茶業專家、學者以及政府相關部門及部分企業,對其中傷普洱茶聲譽的言辭作了認真研討,最后一致認為,方舟......
韓春雨團隊和他們的NgAgo-gDNA技術自第一次被報道,就一直倍受關注,近日,方舟子公開發文質疑韓春雨"諾獎級"實驗成果的可重復性問題,(推薦閱讀:方舟子發文質疑韓春雨“諾獎級”實驗成果,你怎么看?......
方舟子公開發文質疑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成果存在“不可重復復制操作”的問題,暗指韓春雨科研成果的真實性,并批評韓春雨對質疑的回應態度。今年5月2日,《自然》系列頂級刊物《NatureBi......
方舟子發文質疑韓春雨“諾獎級”實驗成果近日,方舟子公開發文質疑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成果存在“不可重復復制操作”的問題,暗指韓春雨科研成果的真實性,并批評韓春雨對質疑的回應態度。今年5月......
近日,方舟子在新語絲博客上以《當代韓學愈——高檔次國際學術期刊“論文”速成法》為題,揭發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苗鑫有學術不端行為。方舟子在文中指出,苗鑫將寫給《自然》《科學》雜志反映中國問題的一兩......
原標題:名人爭論轉基因食物評論稱方舟子不能代言科學不否定未知是我們面對轉基因以及很多未來科學,甚至目前仍舊被認定是“偽科學”的態度,這并不影響我們對這些進行進一步的探究,甚至科學考核,這種大氣源于對科......
兩位意志堅定的科學斗士,英國精神病專家SimonWessely和中國科普作家方是民(方舟子)獲得了首屆約翰?馬多克斯獎。該獎以《自然》雜志前主編約翰?馬多克斯(JohnMaddox)命名,約翰本人就以......
著名學者饒毅和施一公落選中科院院士,引發學界對院士制度反思。一直關注科學規范和科研誠信的學者方舟子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困局根本的解決辦法并非改變院士選舉制度,而是削弱院士特權。方舟子認為......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騰訊科技配圖)李開復貼出博導教授圖靈獎得主RajReddy證明其職稱的郵件(來自騰訊微博)李開復畢業論文(騰訊科技配圖)11月22日消息,繼曝光新華都總裁唐駿造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