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湛江,海水稻發明者陳日勝在他的海水稻田里做研究。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來自廣東湛江的陳日勝,被媒體譽為“海稻之父”,被袁隆平稱為“國內最早發現耐堿性強、抗病性強、生命力強的野生海水稻的專家之一”。
1986年11月,畢業于湛江農業專科學校(廣東海洋大學前身)林果專業的陳日勝和老師羅文列教授一起,到遂溪虎頭坡的海灘普查紅樹林資源。蘆葦蕩中,陳日勝看到一株高約1.6米、似蘆葦卻結穗的植物,穗呈青白色。羅教授上前察看后,斷定這是生長在鹽堿地里的野生水稻——這株水稻出現同時開花、結實、抽穗的奇觀,谷粒帶著長長的芒刺。羅教授囑咐陳日勝,這很可能是一個新物種,非常珍貴,一定要保存下來育種出來。陳日勝細心取下那株野生海水稻結下的522粒種子后,開始了育種工作。
此后漫長的30年中,陳日勝通過繁育選擇優良株系,在遂溪海灘地進行種子提純和繁殖。2012年開始至今,他在國內部分省份鹽堿地試種海水稻。
2014年9月1日,“海稻86”通過農業部頒布的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公報。同年10月29日,袁隆平獲悉海水稻情況后,給科技部部長萬鋼寫信,他認為,海水稻是一種非常寶貴的水稻種質資源,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和利用價值。11月,陳日勝帶領的科研團隊第一次完成海稻全基因組測序,填補了海稻分子研究的空白。目前我國海水稻研究在世界范圍內處于“領跑者”地位。
記者撥通陳日勝的電話,他謙虛地表示:“我做的事情很簡單,育種是一件很浪費時間很漫長的事情。我第一步是測試出海稻具有耐鹽耐堿的特殊功能;第二步是異地測試,到各個省的鹽堿地測試,觀察耐鹽堿性狀表現、在不同的積溫帶表現,以及在不同品系鹽堿地表現;第三步是選擇各個積溫帶的優良品種做組合,目前情況還比較樂觀。”
陳日勝說:“經過我的測試以及觀察它的表現,懷疑海稻是有耐鹽基因,所以這幾年在進行DNA分析,尋找海稻的耐鹽基因,今年已經有進展,還要繼續測試。”
對于海水稻的研發,陳日勝表示,袁隆平團隊主要的方向是“高產”,而他的團隊把研發方向聚焦在“抗性”,即耐鹽堿性能。兩個研發方向并不矛盾,希望先解決“抗性”的問題,再去破解抗病蟲害、提高產量等問題。陳日勝認為,海水稻的發展有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目前全國的鹽堿地存量很大,一旦能將這些地利用起來,我國的糧食產量將得到很大的提升。近年來他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和實驗,發現湛江海水稻種植的土壤鹽度和全國其他大多數鹽堿地相似,因此,只要針對各地的具體情況,對應性地調整種子就能比較好種植。在陳日勝看來,目前只要解決了“抗性”問題,就能將海水稻進行推廣種植。
多年來,陳日勝在海水稻發源地種植驗證,重度鹽堿地種下海水稻6年后,土壤得到改良,而中度鹽堿地只需3年。種植海水稻無需使用化肥和農藥。發源于湛江的海水稻,在從海南到東北三省沿海的鹽堿地都能正常生長。
這是否意味著全國各地的鹽堿地,都能種海水稻?陳日勝謹慎地回應:“目前海水稻耐鹽堿程度還需大量試驗,有數據才有說服力。”他和研究團隊正著力收集海水稻耐鹽堿的相關數據,匯總各地情況做成研究報告。
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這一天,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青島海水稻團隊迎來了青島、濰坊、溫州三地測產收割。至此,今年布局在新疆、青海、內蒙古、寧夏、山東、黑龍江、浙江等......
圖片來源于網絡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持的全國大面積試種海水稻試驗再次測產。10月10日,青島城陽區鹽堿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試種的海水稻以實打畝產量261.39公斤收官,約為其理論畝產量669.24公......
在熱帶沙漠里種水稻?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中國農業科學家們硬是完成了,其中一種水稻的單產還超過520公斤/畝。這是全球首次在熱帶沙漠試驗種植水稻取得成功。變不可能為可能,中國科學家是如何做到的?本......
“網紅”海水稻最近遇上了麻煩。海水稻是袁隆平院士領銜的技術團隊培育出的一種耐鹽堿水稻,研發主陣地在青島。今年,它已經開始了全國大范圍試種。在去年的測產中,海水稻表現不錯——一種編號為YC0045的水稻......
22日,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傳來喜訊,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團隊于2018年1月8日在迪拜啟動項目建設,從5月到7月,試種的包括“海水稻”在內的80多個水稻品種分批成熟。經來自國際水稻所、印度、埃及、阿聯......
“海水稻”一詞,近段時間熱度不減。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帶領的研發團隊在位于新疆、黑龍江、山東、浙江和陜西的6個試驗基地種植耐鹽堿水稻(俗稱“海水稻”),為我國大面積鹽堿地篩選優勢海水稻品種;又對在迪拜......
我國著名水稻栽培專家凌啟鴻執筆的《鹽堿地種稻有關問題的討論》一文,日前發表在《中國稻米》后,在學術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凌啟鴻在該文中指出,我國已積累了豐富的鹽堿地種稻經驗,最基本的條件是引淡水灌溉洗鹽,......
日前,由袁隆平帶領的中國研發團隊在阿聯酋迪拜熱帶沙漠實驗種植水稻初獲成功,最高畝產超過500公斤,這是全球首次在熱帶沙漠成功實驗種植水稻。按照合作計劃,未來水稻有望覆蓋阿聯酋10%以上國土面積,形成大......
6月11日,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白泥地實驗基地,工作人員正在起秧,為插秧做準備。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供圖5月底種植于青島、東營和大慶的“海水稻”已經綠油油一片。記者近日獲悉,由袁隆平領銜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
6月11日,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白泥地實驗基地,工作人員正在起秧,為插秧做準備。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供圖 5月底種植于青島、東營和大慶的“海水稻”已經綠油油一片。記者近日獲悉,由袁隆平領銜的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