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是在亞洲國家流行的一種通過咀嚼來獲得興奮劑效應的嗜好品。許多研究都將其與口腔癌與食道癌聯系在一起。近日,一項來自埃默里大學的研究表明檳榔中的興奮性物質——檳榔堿具有抗癌特性。這項研究結果發表于Molecular Cell雜志上。
類似于尼古丁,檳榔堿被確認是一種乙酰輔酶A乙酰轉移酶(ACAT1,又名硫解酶)抑制劑,ACAT1酶是導致癌細胞有氧糖酵解活躍產生Warburg效應的因素之一。
“Warburg效應”這個術語名稱來自于1931諾貝爾獎獲得者Otto Warburg。Otto Warburg發現癌細胞更趨向于一種效率低下的葡萄糖利用方式——糖酵解。在氧氣充足下,惡性腫瘤細胞糖酵解同樣活躍,這種有氧糖酵解的代謝特征稱為Warburg效應,表現為葡萄糖攝取率高,糖酵解活躍,代謝產物乳酸含量高。癌細胞從這種異常的代謝途徑中獲利,因為糖酵解的副產物可以被用來促進腫瘤生長。
研究人員表示,檳榔堿可以和砷劑類比,砷劑可用于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但是它也與其他幾種癌癥發生密切相關。此外,檳榔堿如果不是口服吸收,其促癌作用可能會降低。因此,檳榔堿到底是否致癌還要取決于其劑量和進入人體的方式。
研究小組曾發現線粒體硫解酶ACAT1可作為調節Warburg效應的的控制閥門。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ACAT1酶活性在多種腫瘤細胞中升高。其原因是因為這種蛋白在腫瘤細胞聚集形成四聚體。酪氨酸激酶通常在癌細胞中過度激活,它“劫持”ACAT1并將后者轉變成四聚體,使ACAT1酶活性增高。檳榔堿可以與ACAT1之間形成化學鍵,共價結合并破壞ACAT1四聚體。從而使細胞代謝偏離糖酵解途徑。這種化合物抑制人類肺癌和白血病細胞的生長,并且不影響正常細胞的生長。
ACAT1酶似乎有雙重作用。它破壞酮體和異亮氨酸,也通過乙酰化調控其他蛋白質,從而來調節Warburg效應。
ACAT1基因突變牽涉到一種非常罕見的代謝紊亂疾病——β-酮硫解酶缺乏癥。完全抑制ACAT1可能導致類似于這種疾病的副作用。但是當研究小組用檳榔堿或基因工具不完全地“敲減”細胞中的ACAT1時,主要的效應是影響蛋白乙酰化而非酮代謝。
雖然目前研究人員沒有在小鼠中觀察到檳榔堿所產生的毒性,但是對于檳榔堿及類似化合物還需要進行更廣泛的藥代動力學及毒理學加以確認。
:爽身粉主要成分“可能致癌” 7月5日,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一項評估報告,報告了丙烯腈和滑石粉的致癌水平。該報告明確丙烯腈為“1類致癌物”,其對暴露人......
酸蘿卜、酸豇豆、酸黃瓜……光是聽這一連串的報菜名,是不是已經牙根發軟、口舌生津了。“泡菜”,作為一門時間與溫度交織的藝術的產物,在我國可以說是遍地開花。湖南的酸蘿卜老鴨湯、川渝的酸豆角肉沫,當然,還有......
口腔潰瘍?吃點維生素B!消化不良?吃點維生素B!神經炎癥?吃點維生素B!B族維生素的重要性越來越為人們熟知,是維持人體正常機能與代謝活動不可或缺的物質。由于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維生素B,需要通過膳食進行補......
前不久,韓國知名男團成員曺圭賢接種九價HPV疫苗登上熱搜,引發大家對男性HPV感染的關注。而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一組令人“心驚膽戰”的數據!該數據源自柳葉刀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約1/3的男性已感染......
前不久,韓國知名男團成員曺圭賢接種九價HPV疫苗登上熱搜,引發大家對男性HPV感染的關注。而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一組令人“心驚膽戰”的數據!該數據源自柳葉刀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約1/3的男性已感染......
2023年7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公布將阿斯巴甜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公布“維持阿斯巴甜原風險評......
世衛組織營養與食品主管弗朗切斯科·布蘭卡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對阿斯巴甜研究的兩項評估結果,并表示,“我們不是建議公司撤回產品,也不是建議消費者完全停止使用。只是建議適度攝入。”近期以來,“阿斯巴甜致癌......
近日,關于人造甜味劑之一的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話題沖上熱搜,引發公眾廣泛關注。阿斯巴甜到底安不安全?消費者能否繼續開懷暢飲無糖飲料?記者注意到,對于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國際上多個健康組織和監管機構,包括美......
阿斯巴甜可能被劃為致癌物的消息一出,6月29日晚間,元氣森林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元氣森林全線產品不含阿斯巴甜。據中國證券報,元氣森林相關負責人表示,元氣森林配料表更干凈,元氣森林可樂0糖0脂0卡0阿斯......
據媒體報道,被廣泛應用在無糖飲料、無糖食品中的常見人造甜味劑——阿斯巴甜,或將在今年7月被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癌癥研究機構IARC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人工制造的非糖甜味劑是“代糖”的一種,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