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人都聽說過阿爾茨海默病,這是一種最常見的老年癡呆癥。這種疾病至今無法治愈,而且治療手段很少,效果甚微。盡管醫生和研究人員們已經盡力,但是他們仍然不清楚導致這種疾病的大腦變化的順序。
我們的新研究對常規阿爾茨海默病形成的觀點形成了挑戰,從一個新的臨床角度提出了減輕這種疾病的方法。
如此常見,卻仍無法治愈
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癡呆癥,其特征是逐漸喪失認知能力,即學習、遠近記憶和計劃的能力。全世界有超過3500萬人被診斷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由于人口老齡化,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加。
不幸的是,我們沒有辦法治愈這種疾病,目前的治療方法效果有效,只能很低程度地減輕癥狀。因此,理解阿爾茨海默病如何形成及其隱藏的過程,對于有效治療這種疾病非常重要。
蛋白質改變引起腦細胞死亡
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死亡之后,研究人員在他們的大腦中發現兩種異常結構:即老年斑和神經元纖維纏結。老年斑主要組成物質是β-淀粉樣蛋白(Aβ),而神經元纖維纏結主要成分是過度磷酸化的Tau蛋白。
Tau是一種正常情況下存在于腦細胞(神經元)中的蛋白質。然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腦纏結中的tau蛋白與正常大腦中的并不相同。
大腦纏結中的tau蛋白有一種獨特的結構,被稱為磷酸化,因為它攜帶額外的磷酸鹽分子附著在蛋白質骨架上。這改變了蛋白質在神經元中的行為方式。
現行的觀點是,磷酸基形成了磷酸化的tau蛋白質,從而促進了這種疾病的形成。
我們最新的研究挑戰了這一觀點。(該研究已于近日發表在《Science》上)
光學顯微鏡下銀染色的大腦組織。一個斑塊(中上方)和一個金字塔形的帶有纏結的神經元(左下)。這兩種病變在阿爾茨海默病中非常典型。
阿爾茨海默病的意外保護
我們最近發現了一個新的令人驚訝的線索,關于tau和磷酸鹽在阿爾茨海默病中的角色。
第一條證據來自于基因。我們意外地發現一種基因能夠保護小鼠不患阿爾茨海默病。我們還發現,由這種基因形成的蛋白含量隨著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會逐漸減少。
結合使用培養的小鼠神經元的實驗,我們仔細研究了這種基因如何工作。我們發現,這個基因影響磷酸基附著于tau蛋白質的方式。通過建立一種特殊的tau磷酸化模型,這個基因發揮它的保護作用。
我們還發現,當給小鼠這種附著磷酸基的特殊模式時,它們會受到保護而不會患上阿爾茨海默病。
這項研究改變了我們對阿爾茨海默病中分子事件的想法。
我們發現了一種特殊的tau磷酸化模式可以阻止這種疾病模型小鼠的神經元死亡。換言之,大腦中能夠形成一種具有保護大腦不患阿爾茨海默病的作用的磷酸化tau。這挑戰了研究人員的常規認知,即tau磷酸化只會引起毒性效應,在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中是“罪惡的”。
治療和預防的新靶點
這項發現對于阿爾茨海默病的預防和治療都有所啟示。
當我們增加保護性作用tau的含量,類似癡呆的記憶變化在易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小鼠身上會大大被阻止。接下來的問題是,這種特殊的tau蛋白質變化是否在這種疾病的晚期也會起到保護作用。
未來的探索也許能開發出新的治療方法,在阿爾茨海默病的晚期提高這種與形成保護性tau蛋白相關的基因的活性。這很重要,因為很多患者在被診斷患有癡呆癥的時候,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記憶和神經衰退。
我們認為有兩種方法增加保護性的tau蛋白。其中一種使用媒介投遞基因,另一種是開發可以增加這種基因形成的藥物。我們的團隊計劃對兩種策略同時進行研究。
由于存在很多種可能的tau蛋白變化,對這些不同變種功能的分析是一個非常冗繁的任務。然而,這也可能揭示出其他與癡呆有關的見解,并帶領我們找到急需的新治療策略。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陳玲玲研究組揭示了雙鏈RNA依賴的蛋白激酶R(PKR)在阿爾茨海默病(AD)發生與進展過程中異常激活的分子病理特征,開發了基于具有分子內短雙鏈結構環形RNA(ds-c......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教授唐毅團隊聯合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所教授柳昀哲團隊通過整合高密度睡眠腦電、核磁共振成像、腦脊液生物標記物及系統認知功能測評等多模態數據,首次全面解析阿爾茨海默病(AD)疾病......
提起腦機接口,人們很容易聯想到科幻電影中的神奇場景。近幾年,諸如“猴子用腦電波控制平板”等最新研究成果,讓這項技術逐漸走入現實。“在治療腦部疾病方面,腦機接口空間很大。”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
圖通過社區人群隊列研究揭示認知衰退風險因素及其作用機制示意圖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1161120498、82293642、82230043)等資助下,溫州醫科大學/甌江實驗室宋偉宏教授、重......
記憶力衰退,言語令人費解,行為變得怪異,突然發脾氣、摔東西,曾經游刃有余的工作如今變得力不從心,甚至生活難以自理……一些老年人的性格和行為似乎在一夜之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科學家認為,這樣的性情大......
河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黃現青教授團隊(食品營養與安全河南省科技創新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上發表題為“......
阿爾茨海默病(AD)是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一旦發病則不可逆轉。1月14日,一項發表在《神經元》雜志上的最新成果,或可為AD治療帶來一種更加有效的新方法。論文通訊作者、深圳理工大學生命健康學院講席教......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6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發現了阿爾茨海默病與1型單純皰疹病毒之間的聯系。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細胞報告》雜志上。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是一種常見感染,主要通過皮膚接觸傳播,可引起疼......
12月18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準禮來公司的阿爾茨海默病療法——記能達?(多奈單抗注射液,每四周一次靜脈輸注)用于治療成人因阿爾茨海默病引起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和阿爾茨海默病輕度癡呆。記能達?......
2日在北美放射學會年會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稱,一種特定類型的體脂與大腦中的異常蛋白質有關,這些異常蛋白質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標志。對認知正常的中年人的腦血流量進行比較后發現,肥胖和內臟脂肪組織較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