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2-09 09:58 原文鏈接: 病毒成疫苗:實驗到臨床,安全是第一

       12月2日,國際頂級期刊《科學》發表周德敏課題組題為《制備復制缺陷的活流感病毒疫苗》的研究進展,稱發明了人工控制病毒復制,從而將病毒直接轉化為疫苗的技術,這一發現顛覆了病毒疫苗研發的理念,成就了活病毒疫苗的重大突破。(科技日報12月2日一版以“新技術使病毒‘搖身一變’成疫苗”為題進行了報道)

       此消息一發布迅速引發網友關注。一位哈佛醫學博士、美國某大藥廠資深高級研究員留言:數十年前美國FDA早已拒絕了任何將病毒基因(包括改良基因)注入人體內的臨床實驗,特別是嚴禁HIV基因注入實驗人體內。這些病毒進入人體,重組主干基因庫后,萬一在遺傳過程中發生突變,很可能是誘發腫瘤的主因。

       科技日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了北京大學藥學院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周德敏和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司龍龍博士。

       傳統疫苗主要分為滅活和減毒活疫苗兩種。周德敏解釋說,滅活疫苗需要對病毒進行滅活處理,也就是“死”病毒疫苗,不足是只能激發人體部分免疫力,且需要多次接種。減毒活疫苗是指保留了活病毒的大部分基因序列、經處理后毒性減弱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的疫苗,其免疫力強、作用時間長,但仍具有潛在致病危險,安全性稍差。在這項研究中,周德敏等研究人員對流感病毒進行了基因微調,獲得了活病毒疫苗。

       “所謂的微調,實際上就是在病毒基因中通過定點突變引入終止密碼子。”司龍龍說,這樣,病毒在感染人體細胞后,就不能進行完整的蛋白質翻譯。

       周德敏進一步說,這種活病毒疫苗保留了野生流感病毒完全的感染力,但它感染人體后在細胞內的復制和生產新病毒的能力卻被剔除。通過這種方式,他們控制住了病毒對人體的毒性,同時保留了病毒感染人體引發的全部免疫原性,即體液免疫、黏膜免疫和T細胞免疫。

       對于安全性,司龍龍表示,這也是研究組考慮的重要因素。“確實,部分病毒如HIV、HPV等在感染人體后,會利用其特有的整合酶將其基因組整合到宿主細胞的基因組內,隨機的整合容易誘發腫瘤的產生。不過,并非所有病毒都會將其基因組整合到宿主細胞,部分病毒如流感等就不會整合到基因組中,因此使用流感病毒的全病毒疫苗是可行的。”他強調,他們目前的實驗對象是流感病毒。

       司龍龍打了個比方:“我們相當于用一把鎖把病毒鎖上,讓它不能復制。當然,病毒在繁殖傳代過程中,這把鎖可能會因病毒突變而失效,所以為了確保足夠安全,我們同時加了好幾把鎖。”他說,利用小鼠、雪貂和豚鼠開展的疫苗鼻腔噴灑試驗顯示,這種活病毒疫苗安全有效,而且在3種動物模型中效果均超過目前市場上使用的滅活疫苗。

       周德敏研究組表示,目前該研究還只是實驗室的成果,要轉化成臨床用的疫苗還要經過嚴格的評審,在這過程中,安全性是首要考慮的問題。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所前所長徐建國院士在看過論文后表示,這一技術的先進性不容懷疑,但確實如研究人員所說,從實驗室的疫苗候選株到疫苗,還要過很多關,對于疫苗審查來說,安全性是最重要的考量。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疫苗研究人員也表達了對安全性的擔心:“要給健康人群用,很難保證幾十年后沒有重大風險。”

    相關文章

    Nature:細顆粒物改變流感病毒感染特征方面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劉思金研究組與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方敏等合作,在細顆粒物改變流感病毒感染特征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近期,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S......

    流感病毒調控干擾素機制研究獲新進展

    9月7日,《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體》(PLoSPathogens)雜志在線發表了暨南大學教授吳建國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研究揭示了甲型流感病毒(IAV)感染、通過宿主鞘氨醇激酶SPHK2調控Ⅰ型干擾......

    警惕!6月份我國南方部分省份進入流感高發期

    近日,國家流感中心發布的全國流感監測信息顯示,6月份以來,南方部分省份進入流感高發期,且流感樣病例在門診中的比例持續增加,流感病例數創近年同期新高。據國家流感中心公布的信息顯示,6月南方省份流感病毒檢......

    Nature子刊:流感病毒廣譜中和抗體識別抗原的新模式

    近日,Nature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孫兵研究組與叢堯研究組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流感中心王大燕研究組的合作研究成......

    H1N1或是1918大流感毒株“直接后代”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季節性H1N1流感病毒可能是造成全球流感大流行的1918年流感毒株的“直接后代”。這一結果來自于對1918年大流感期間的歐洲樣本開展的基因組分析。據估算......

    抗新冠中和抗體滴度增加80倍,這款佐劑有何神奇之處?

    盡管新冠病毒已經給人類造成了極大的遭難,但其也有致命缺點,即新冠病毒(SARS-CoV-2)只有一個免疫主導表位,棘突蛋白(Spikeprotein)上的受體結合域(RBD),而且對于T和B細胞都是這......

    北半球流感季節即將來臨將如何影響COVID19發展?

    至今為止,在全球范圍內,COVID-19大流行沒有退卻跡象。隨著北半球流感季節即將來臨,流感病毒與新冠病毒之間將如何相互作用,成為大家關心的問題。同時感染兩種病毒一些醫生曾接診過一些流感病毒與新冠病毒......

    Science|北京大學周德敏近日糾正萬能疫苗的開發方法文章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禽、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接種流感疫苗能夠有效控制流感病毒傳播和減輕流感癥狀。流感疫苗主要分為流感滅活疫苗、流感減毒活疫苗兩種。但是前臨床使用的疫苗的免疫原......

    央視報道:賽默飛助力“新冠病毒”疫苗研發

    目前,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蔓延,各國相關科研機構都在與時間賽跑,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希望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研發出安全有效的疫苗。然而,疫苗的研發過程十分復雜,需要經歷毒種庫構建、疫苗自身設計和構建、動物實驗......

    特殊噬菌體衣殼可使流感病毒“窒息”而亡為新冠提供參考

    一種新方法為抑制季節性流感和禽流感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的希望。在空的(因此無傳染性)噬菌體外殼的基礎上,柏林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化學修飾的噬菌體衣殼,從而使流感病毒“窒息”而亡。完美匹配的結合位點會導致......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