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ature 出版集團發布了2017自然指數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7 Tables)。2017 年自然指數的統計時間范圍為2015年12月1日至2016 年12月31日,它全面衡量了全球各個國家/地區、科研院所、高等學校以及產業機構的高水平論文產出。同時還對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生命科學、物理科學等核心領域進行了分別排名。
中國排名前100的醫療機構
名列前三的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附錄:什么是自然指數?
作為2014年新推出的一項科研評價指數,自然指數對于評價科研機構在國際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11月,自然出版集團首次以全新的“加權分值計數法”(WFC,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指數方式發布了全球“自然指數”。
自然指數的分析是基于前一年各科研機構在Nature系列、Science、Cell等68種自然科學類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型論文數量進行計算和統計,它追蹤了約6萬篇優質科研論文的作者單位信息,涵蓋全球2萬多家科研機構。68種來源期刊由全球在職科學家所組成的兩個獨立評選小組選出,分為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生命科學和物理學四類。這68種期刊只占世界期刊總量的0.6%,但其引用量約占自然科學期刊總引用量的30%。發表在這些期刊上的論文,從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世界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最新發布的自然指數數據顯示,中國作者在2022年對高質量自然科學研究做出了最大貢獻,在高質量期刊上發表論文份額首次排名第一,超過美國。自然指數由國際知名科技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下屬機構編......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知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15日向媒體發布消息稱,最新上線的自然指數數據顯示,美國、中國、英國、德國、日本是2015-2021年生物醫學科學領域的全球前五......
2015-2021年清潔和可負擔的能源領域自然指數貢獻份額最多的國家圖片來源:施普林格·自然 最新自然指數數據顯示,2015-2021年,中國......
2022年2月7日,NatureIndex公布了2020年11月1日 -2021年10月31日學術機構排名。在全球前100名的大學中,中國占了28位。位居中國(含港澳臺)前10名的大學分別是......
全球著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10日發布消息說,《自然》最新出版的“自然指數-年輕大學2021”增刊顯示,根據2020年文章份額排名的全球年輕大學(建校時間在50年及以下)50強中,有23所是中國......
9月25日,《自然》增刊“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1”發布。該增刊對全球城市在2015年至2020年期間與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相關的研究產出進行了量化排名。在相關研究產出全球十大科研城......
3月18日,“2021亞太地區自然指數”發布。其中包括亞太地區高校和科研機構200強名單,以及4個學科類別百強名單:地球與環境科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統計時間范圍為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769.shtm3月18日,“2021亞太地區自然指數”發布。其中包括亞太地......
4月30日,自然指數網站更新了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Index2020annualtables),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的情況。與前幾年一樣,中國科學院......
?中國自2015至2019年科研產出增長最快,但美國仍占據高質量研究最大生產國的地位。?在全球科研機構排名中,中科院繼續位列第一,哈佛第二,中國科大、北大躋身前十,日本東京大學被擠出前十。?中國包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