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桂山
2014年底,遠在美國的肖桂山接到一通來自大洋彼岸的國際長途,打來電話的是有“中國核醫學之父”之稱的王世真院士,他鄭重地向肖桂山發出了回國發展的邀請。
作為中國著名生物化學家鄒承魯院士的關門弟子,肖桂山在博士畢業后被恩師推薦到美國留學深造。20年來,他專注于從事癌癥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醫學大數據及藥物信息學等方面的研究,從博士后到助理教授,到副教授,到終身教授,在國際最前沿的科研殿堂里闖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幾乎沒有人相信正處于事業黃金期的肖桂山會放棄在美國的一切而選擇回國去“冒險”,然而他的決定卻讓人大跌眼鏡。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來自祖國的邀請,與大連理工大學簽約成為了他們引進的海外高端人才專家。
肖桂山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精準醫學領域,他認為這是人類醫學史上的一場深刻變革,將影響和改變未來的醫療、藥物研發和臨床實踐,很多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將會取得突破性進展。也正因為如此,許多國家都把精準醫學作為新一輪國家科技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從而使精準醫學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新階段。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白皮書預測全球癌癥病例將呈現迅猛增長的態勢,由2012年的1400萬人逐年遞增至2025年的1900萬人,其中中國將占全球總量的21.9%。中國癌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大量臨床數據顯示,大部分的腫瘤患者在目前的影像學檢查確診時,已喪失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就算接受治療,所承擔的經濟負擔也往往拖垮了整個家庭。
肖桂山每每看到這種情況都非常痛心,感覺自身背負著一種強烈使命感。最近這些年來,伴隨人類基因圖譜的繪制完成、基因突變和疾病關系認識的深化,腫瘤已經成為精準醫學的主戰場之一。
“精準醫學使醫療診斷更準確,治療更有效。”肖桂山向我們解釋道,“做到精準預警、預防、診斷、用藥,做到防大于治,可以實現通過早期體檢檢查有沒有癌癥,是什么癌癥,即使患者有相同癥狀、患相同疾病,也能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特征進行治療,為患者選擇最可能獲益、副作用最小、花費相對低的治療,想盡一切辦法要做到讓人的壽命延長。”
毋庸置疑,正如肖桂山所說的,精準醫學計劃將帶來一場醫學界變革。在我國,就在去年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他在談到“基礎科學突破”時講到了干細胞研究、腫瘤早期診斷標志物、人類基因組測序等話題。這說明,精準醫學也已經進入我國最高決策者的視野。
同時,中科院、科技部等部門先后公布同精準醫學有關的重大科研計劃、政策舉措,吹響了進軍精準醫學的號角,而以肖桂山為首的科研團隊則責無旁貸地沖鋒在科研的第一線上。
肖桂山教授所領導的大連理工大學團隊,與國際上多個知名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希望通過搭建這些國際平臺,實現更有效的國際合作研究,使臨床早期癌癥檢測和藥物干預的生物標記物分子分型成為國際精準醫學標桿。
2016年,肖桂山代表大連理工大學申請的“胰腺癌多藥耐藥代謝機制研究方向”成為Agi Hirshberg國際胰腺疾病資助的唯一境外國際項目。Agi Hirshberg國際胰腺疾病中心是國際最著名的專門資助胰腺疾病預防與治療的研究與管理機構,該中心集中資助不同類型的胰腺疾病研究方向共4~5個,每年會從上百個國際一流研究所、世界著名大學申報的研究課題中篩選最優者,平均該基金申報的成功率只有5%。而肖桂山團隊的成功申請足以證明他們在該領域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在該項目里,肖桂山擬利用穩定同位素示蹤法定量研究代謝網絡信號傳遞及基因型、表型間關聯來研究胰腺癌干細胞產生的多藥耐藥性,旨在從這一嶄新的視角和切入點來揭示胰腺癌在臨床治療中所遇到的最嚴重的障礙——化療藥的多藥耐藥性。其研究結果將為闡明胰腺癌的耐藥機制提供新思路,為胰腺癌的有效治療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
回國這兩年,肖桂山明顯老了不少,兩鬢的白發也生出了許多,用他的話講,基本上沒有自己的業余時間,每天的事情排得滿滿當當,有時候連吃飯都顧不上。但是他依舊樂此不疲。他清楚,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健康更加成為人類面臨的重大課題,未來生命科學的繁榮將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需要,而這也是實現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的重大歷史機遇。
機遇,總是留給做好準備的人。而肖桂山和他的團隊成員們已經準備好了。
人工智能驅動的精準醫學領航者TempusAI,于周一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文件,宣布其首次公開募股(IPO)意向,擬籌資金上限為1億美元。盡管如此,業內觀察家推測此數額或為臨時標記,實......
一、項目基本情況標段編號:JSZC-320700-ZJZB-G2023-0180-1標段名稱:精準醫學實驗室部分項目委托檢測服務預算金額:600萬元,投標報價超過預算金額的投標無效。采購需求:序號項目......
近日,位于昌平區生命科學園三期的生命谷國際精準醫學產業園主體結構封頂,進入幕墻安裝、內部精裝修階段。該項目預計將于2024年底建成交付使用,為生命科學企業提供成長空間,助力精準醫療產業發展。生命谷國際......
近日,美國FDA宣布批準了SpringWorks(Nasdaq:SWTX)公司的Ogsiveo(nirogacestat,PF-03084014)片劑用于需要全身治療的進展性硬纖維瘤成人患者,Ogsi......
在2023年的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上,天府錦城實驗室正式發布了其全球生物醫藥青年人才策源計劃的第二批5個項目榜單。這一行動是為了廣泛邀請海內外的優秀團隊來參與并解決這些挑戰。天府錦城實驗室是四川省政府......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GFR)在多種惡性腫瘤中存在異常激活,并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已成為目前“不限癌種”的熱點研究靶標之一。目前國外已有靶向FGFR的抑制劑上市,用于膽管癌、尿路上皮癌等適應......
9月3日,浙江省科學技術廳發布“浙江省科技廳發布全省重點實驗室申報工作通知”。內容如下:各設區市科技局,各有關單位:為強力推進創新深化和深入實施“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加快培育高能級科創平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617.shtm中新網廣州8月19日電題:尋找打開創新疫苗之門的鑰匙王驥:探索新型疫苗技術發展道路作......
近日,《中華醫學雜志》刊登了一篇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馬丁撰寫的題為《精準醫學時代下婦科腫瘤防治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文章。文章指出,婦科腫瘤嚴重威脅著全球女性的健康,其中以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最為常......
6月10日在廣州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高層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理事長賀福初發表題為“大科學計劃與國家使命”主旨演講。他指出,人類基因組計劃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