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全世界珊瑚礁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采取嚴厲措阻止全球變暖。這是對澳大利亞的標志——大堡礁的3處大面積死亡珊瑚進行的一項最新分析得出的結論。研究發現,因氣候變化導致的反復白化將考驗珊瑚礁的韌性。
并未參與該項研究的美國檀香山市夏威夷海洋生物學研究所珊瑚礁生態學家James Guest表示,這一令人擔憂的結果應該得到“非常認真的對待”。Guest說:“大堡礁的形勢看起來真的非常嚴峻。”
當溫度較高的海水導致珊瑚礁排出名為蟲黃藻的共生藻類時,白化現象便發生了。而蟲黃藻能夠利用光合作用產生自己及其寄主所需的養分。失去彩色藻類的珊瑚逐漸變為白色,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白化。一旦海水的溫度在幾天或幾周內下降,這些共生藻類還會回來。然而如果白化現象持續下去,等待珊瑚礁的便只有死亡。
2016年的白化現象可謂創下了歷史最嚴重紀錄——在2300公里長的珊瑚礁系統中至少有85%遭受了破壞。令人驚訝的是,最嚴重的受損發生在大堡礁的北半部。由于遠離海岸和泥沙徑流、污染和捕魚的影響,這片珊瑚礁被認為是最原始的,從而被認為對于白化作用最具有抵抗力。
在這項新研究中,澳大利亞湯斯維爾市詹姆斯·庫克大學珊瑚礁生態學家Terry Hughes及其同事,將他們在2016年的觀測結果與之前在1998年(影響了43%的珊瑚礁)和2002年(影響了56%的珊瑚礁)發生的兩次大規模白化事件中采集的數據進行了整合。
科學家將沒有經歷過白化以及遭遇過一次白化、兩次白化乃至三次白化的珊瑚礁進行了比較,旨在尋找珊瑚礁如何響應白化作用,以及如何從這一壓力中恢復的線索。
一種突出的觀點似乎是站不住腳的。該觀點認為干凈的海水——能夠保持珊瑚礁的健康——減少了高溫帶來的壓力。
并未參與該項研究的澳大利亞悉尼市新南威爾士大學海洋生態學家Peter Steinberg稱這一發現“令人驚訝,同時也很讓人擔心”。這尤其顯得重要,因為科學家之前認為大堡礁是世界上管理最為完善的珊瑚礁。
研究人員在日前出版的《自然》雜志上表示,保護珊瑚礁的未來,“最終需要緊急和快速的行動,以減少全球變暖”。
負責澳大利亞國家珊瑚礁白化專責小組的Hughes強調,這里有一些其他的行動能夠幫助促進珊瑚礁從白化事件中恢復過來,例如對局部魚類的保護以及改善水質。但給珊瑚礁的這些機會都需要以對全球變暖采取行動為前提,從而減少白化事件發生的頻率。
與此同時,大堡礁又一次發生了白化事件,這也是該珊瑚礁系統歷史上首次連續兩年遭受打擊。科學家目前正在進行空中調查以確定發生白化的大堡礁范圍和程度,但Hughes表示,目前看起來似乎沒有去年的白化事件嚴重。
目前全球正處于一個非同尋常的長期厄爾尼諾過程中,這種氣候現象能夠加熱赤道太平洋海域,進而影響全球天氣。如今在全球變暖的驅動下,厄爾尼諾現象一直在促使全球的珊瑚礁進入危險區域。
研究人員指出,目前在全球所有近海海域,珊瑚礁的健康水平每況愈下。之前的全球性研究已然表明,主要的珊瑚礁系統正在更加緩慢地鈣化,此舉旨在建立它們的石質骨骼。其中一項研究顯示,澳大利亞沿岸大堡礁的生長速度在過去30年中下降了40%。
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位于南半球,它縱貫于大洋洲的東北沿海,北從托雷斯海峽,南到南回歸線以南,綿延伸展共有2011公里,最寬處161公里。有2900個大小珊瑚礁島,自然景觀非常特殊。大堡礁的南端距海岸最遠有241公里,北端較靠近,最近處距海岸僅16公里。在落潮時,部分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島。這里有魚類1500種、軟體動物達4000余種、聚集的鳥類242種,并有著得天獨厚的科學研究條件。這里還是某些瀕臨滅絕的動物物種(如儒艮和巨型綠龜)的棲息地。
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是當今全球兩大熱點和難點問題,事關人類可持續發展。人類要解決全球變暖和生物多樣性受損“雙重危機”,必須將這兩大熱點難點問題視為相輔相成的兩個目標協同推進。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
加拿大科學家通過分析該國高緯度北極地區野外調查數據發現,全球變暖加速或推動了該地區的永久凍土融化和巨大的環境變化。研究根據對加拿大北極群島一個地區過去60年的景觀演化進行重建,得到了以上結果。相關研究......
9月13日,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加拿大高緯度北極地區(高北極)野外調查數據發現,全球變暖加速或推動了該地區的永久凍土融化和巨大的環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720.shtm■新華社記者莽莽江源,奧秘無窮。2023年江源綜合科學考察隊近期深入青藏高原腹地,在......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深海地球物理團隊聯合海南省海洋地質調查研究院研究揭示了珊瑚礁海島滑坡的地貌特征及環境效應。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地貌學》。王大偉和陳萬利為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珊瑚礁海......
過去100年,全球變暖導致森林向更高處爬升。10日,記者從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發現,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喬木春季生長發育提前,種間競爭優勢隨之增加,使得高山樹線向更高海拔爬升。相關研究......
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被稱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然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不斷加劇,預計到2030年,全球接近60%的珊瑚將會死亡。在以色列南部、紅海亞喀巴灣之濱的城市埃拉特,當地......
來自史密森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們發現了第一個能夠治療和避免石珊瑚組織損失病(SCTLD)的有效細菌益生菌。自2014年以來,這種神秘的疾病已經對佛羅里達州的珊瑚礁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并迅速滲透到加......
在全球變暖和能源危機的大背景下,隨著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高性能、低成本儲能技術的需求不斷擴張。鋰離子電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等優異綜合性能,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產品、電動汽車及儲能等領......
5月以來,隨著北半球夏季的來臨,極端高溫席卷了東南亞各地。5月13日,老撾瑯勃拉邦市出現了創紀錄的43.5℃的高溫;5月14日,泰國曼谷的氣溫達到了創紀錄的41℃;新加坡的氣溫達到了37℃,追平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