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億!這是2017年今日頭條健康類資訊總閱讀量。其中,“腫瘤”以36億次的超高關注度位列2017國人關注的疾病之首。
11月29日,在今日頭條與《健康報》社聯合主辦、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戰略合作支持的“2017算數健康大會”上,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表示,健康類資訊已成為移動互聯網3.0時代的絕對剛需。
那么,百億量級的健康資訊從哪里來?吳一龍表示,主要健康頭條號,到了2017年,健康頭條號已增至22119個,達到頭條創建之初的7倍。“正是這些優質內容輸出者在頭條這個內容分發平臺的不斷聚合,保證了健康資訊得以迅速、高效、廣泛傳播,國民健康素養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
而掌管這些健康頭條號的人,主要是國家機構、新聞媒體、自媒體及企業。其中,健康自媒體近兩年的發展勢頭最猛,從2015年的2128個增長到14000多個。而自媒體的主力軍則是全國各大三甲醫院醫生,越來越多的醫務人員扛起了醫學科普這面大旗,在頭條平臺上傳播科學、權威的科普知識。
談論健康資訊,自然離不開疾病。今日頭條的大數據表明,2017年用戶關注度最高的10種疾病多是常見病和慢性病。其中,“腫瘤”以超過36億次的關注度躍居受國人關注的十大疾病之首,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關注度也都超過了30億次,分列第二和第三。
那么,哪些腫瘤最受老百姓關注?排名第一的是“肺癌”,這與癌癥的發病率也是一致的。數據顯示,肺癌為發病率、死亡率雙率第一,并且與發達國家水平相當,而這與吸煙和環境關系密切。緊隨其后的是乳腺癌,有數據表明,在城市地區乳腺癌排在女性發病率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用戶對結腸癌的關注度也比較靠前。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主任醫師林國樂提醒,在腸癌方面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城市女性增長趨勢明顯,這與久坐、腰圍增粗有很大關系。
此外,對腫瘤關注度最高的人群年齡分布在31~40歲,這與腫瘤患病率出現年輕化趨勢,以及這個年齡段的父母輩患癌幾率相對較高有一定關系。從地域上來看,大城市關注度比較高,比如上海、浙江省等。
相比前兩年,今年頭條用戶所關注的健康熱點除了腫瘤,還包括食物、血糖、肺活量、長壽等方面。林國樂認為,該數據表明了兩點,一是用戶對‘吃’關注熱度一直居高不下;二是百姓的健康視野變得越來越開闊,他們關注的健康話題非常豐富,從營養、疾病、心理健康,到家庭醫生、醫改政策等。
今年4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牽頭印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方案(2017-2025年)》,從營養飲食、適量運動和心理健康等多個層面開展專項行動,推廣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希望到2020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0%。
在本屆算數健康大會上,今日頭條還通過用戶主動搜索的熱詞以及剛剛流行的生活方式,預測出了2018年國人“最in健康生活方式”。其中,廣場舞位居熱搜詞榜首。剛剛流行起來的抖肩舞等“尬舞”也榜上有名,或拉開明年流行的序幕。此外,瑜伽、馬拉松、太極拳也位居熱搜榜,組成了國人健康生活方式豐富、多元、充滿生命力的生活彩圖。
在所有與生活方式相關的熱詞中,運動、脂肪、維生素位列前三甲,其中運動的熱度指數超過55億次。最受歡迎的運動是跑步,閱讀數接近14億;“騎自行車”也榜上有名,閱讀數為1.7億,這與當下非常火的“共享單車”不無關系。
在用戶最關注的十大營養中,“水”位居榜首。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副所長蘇婧分析認為:“這與近年來大家對于飲用水質的重視是分不開的。”
作為健康飲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膳食纖維”的閱讀數超過了10億。“這個名詞之所以能走入尋常百姓家,與每一位科普工作者所做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蘇婧說,人們還對碳水化合物、糖分、膽固醇等詞匯也比較關注。“這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飲食結構的科學配比,以及對塑造身材和預防疾病方面更高的健康素養。”
在心理健康方面,抑郁、焦慮、易怒、憂郁等成為最受用戶關注的負面情緒。值得欣慰的是,面對負面情緒時,人們并沒有坐以待斃,而是主動尋找著解壓方法。其中,運動、呼吸、冥想、心理咨詢榜上有名。
此外,在發布會上,今日頭條與《健康報》社還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就垂直領域健康資訊的廣泛傳播展開深度合作,共同致力于提高科普和健康傳播的專業性、科學性以及權威性,讓正確的醫學知識精準觸達所需人群,形成健康傳播的全媒體融合。
同時,《健康報》社還將與今日頭條共同建立行業內的辟謠機制,對健康謠言及醫療衛生類不實信息進行及時查證和精準澄清;雙方還將在悟空問答垂直細分領域展開合作,由《健康報》社邀請糖尿病、高血壓、癌癥等領域專家參與悟空問答,為更多興趣用戶答疑解惑、傳播科普。
一種針對各類惡性腫瘤患者的主要并發癥的臨床前小分子原創新藥,由華東師范大學與復旦大學科研團隊研發成功并實現成果轉化,近期與美國生物制藥公司SupercedeTherapeutics達成了總額為1億美元......
無論是從發病人數還是死亡人數來看,肺癌都是全球第一大癌癥,最近數據顯示,2022年肺癌新增病例248萬,死亡病例182萬。盡管開發了許多有前途的藥物,但耐藥性仍不可避免地出現,導致肺癌患者的復發。因此......
無論是從發病人數還是死亡人數來看,肺癌都是全球第一大癌癥,最近數據顯示,2022年肺癌新增病例248萬,死亡病例182萬。盡管開發了許多有前途的藥物,但耐藥性仍不可避免地出現,導致肺癌患者的復發。因此......
2024年6月6日,中國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劉志博(LiuZhibo)教授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在Nature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標題為“Covalenttargetedradioligandspoten......
肺癌居我國各類惡性腫瘤首位,且患病人群呈年輕化趨勢,為精準篩選肺癌免疫治療獲益人群,“重塑”肺癌診療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常凌乾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納米醫療芯片提高了對免疫療法療效的預測準確率相關成果......
肺癌居我國各類惡性腫瘤首位且患病人群呈年輕化趨勢為精準篩選肺癌免疫治療獲益人群“重塑”肺癌診療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常凌乾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納米醫療芯片提高了對免疫療法療效的預測準確率相關成果日前發......
長期壓力大、心情不佳當然不利于健康。那么,壓力大是不是致癌因素,又和癌癥治療的療效有何關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腫瘤中心、芙蓉實驗室教授吳芳科研團隊的一項研究,證實了情緒壓力(ED)與肺癌免疫治療效果密......
營養貪婪是腫瘤最顯著的特征之一。然而,營養剝奪產生的臨床益處有限。戈謝病是一種遺傳性代謝紊亂,細胞產生膽固醇-葡萄糖苷,膽固醇-葡萄糖苷在溶酶體中積累,導致細胞損傷。2024年5月13日,南京大學胡一......
今日,Immatics公司在其2024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上公布其在研T細胞受體T細胞(TCR-T)療法IMA203用以治療經治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最新數據。分析顯示,87%的患者實現腫瘤縮小,患者的......
上海交通大學合肥腫瘤早篩創新技術研究院(腫瘤早篩技術迎來新突破。今年4月,該院研究團隊關于“數字膠體增強拉曼光譜定量技術”的研究成果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上發布,將應用于腫瘤早篩,有望在合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