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近日對2017年在科學和醫學領域的進展進行了一次回顧。文章中說:“很難說哪個特定的科學發展在某一年是最重要的,但如果我們必須選擇一些亮點,我們會選擇以下這些令人難忘的事件和發現。”
美國大日食
沒有什么能像躲在月球后面的太陽那樣把人們聚集在一起(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8月21日,數百萬美國人——包括總統——戴上了日食眼鏡,觀看自1918年以來第一次掠過美國全境的日食。橫跨美國的日全食帶是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的科學富礦,他們紛紛將先進的設備對準了太陽。現在開始制定2024年日食的計劃并不算太早。
什么使狼與狗不同
你永遠不能把狼變成一只寵物狗(圖片來源:Pixabay)
科學家們并不完全確定狼是如何演化成為狗的,但是對狼仔的遺傳和社會行為的新的研究可能會提供一些線索。紐約時報記者詹姆斯·戈曼(James Gorman)采訪了試圖了解區分狗與狼的基因的科學家。飼養狼寶寶的科研人員必須每周7天,每天24小時與它們在一起,以便與這些幼崽進行社交、進行科學研究。雖然狼的幼崽看上去很可愛,但它們將長成掠奪性的狼,而不是人類的忠實伙伴——狗。研究人員希望他們的工作將有助于揭示是什么促使一些古老的狼進化成為我們今天所知道的狗。
在嬰兒出生前糾正先天缺陷
胎兒手術能夠改變生命(圖片來源:Pixabay)
紐約時報記者丹尼斯·格雷迪(Denise Grady)走進一間手術室觀察糾正24周齡胎兒嚴重脊柱裂的手術。執行手術的醫生希望能為患有這種疾病的兒童帶來更好的結果。迄今為止,他們的28次此類手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篇文章中的母親的預產期是1月14日。
告別卡西尼
太陽系深處,也有人類智慧的力量(圖片來源:NASA)
自2004年抵達這個氣態巨行星以來,卡西尼號航天器一直在向地球發送土星、土星環和它的衛星的圖像。 今年9月,這個任務結束,卡西尼號按計劃墜入土星大氣層燒毀。在研究土星期間,卡西尼探索了可能成為地外生命家園的衛星——土衛六(Titan) 和土衛二(Enceladus)。卡西尼也使我們能更好地洞察我們的太陽系,并將在未來多年里,隨著科學家們對它收集的數據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持續為我們提供新知。
美與演化
動物可能會根據美學做出選擇(圖片來源:Pixabay)
美為什么存在?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鳥類學家理查德·普魯姆(Richard O. Prum)希望重新討論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提出的一個觀點:動物對另一個物種的吸引力不僅與健康和良好的基因有關。動物——尤其是普魯姆博士研究的鳥——能夠做出主觀的決定。他希望進化生物學家不要“忽視欲望的力量”。
拯救非洲癌癥患者
患有可治療的癌癥的非洲人有了新的希望(圖片來源:Pixabay)
大型醫藥公司與美國癌癥協會合作,將以巨大的折扣為非洲國家患者提供癌癥藥物。癌癥每年在整個非洲大陸導致約四十五萬人死亡,但這些疾病中有許多是可治療的乳腺癌、宮頸癌和前列腺癌。這項新舉措以為非洲提供低價艾滋病藥物的項目為模板,同時也努力幫助克服非洲腫瘤學家的短缺。
全球肥胖癥流行
世界各地的肥胖正在流行
生產加工食品、碳酸飲料和快餐的制造商把發展中國家的市場視為最大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的肥胖率和體重相關疾病也在上升。今年發表的一系列文章從巴西、加納和哥倫比亞的分析開始審視了這兩種趨勢的關聯。總而言之,這些故事揭示了“ 全球新的糧食秩序和新的健康危機。”
圍繞一顆恒星的七個世界
可能有更多像太陽系這樣的星系(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紅矮星Trappist-1距離地球40光年。在它的七個行星中,有三個在適合海洋存在的距離上,并且可能擁有適合生命存在的條件。雖然天文學家已經在銀河系中的許多恒星周圍發現了行星,但這個星系是第一個擁有如此多可能支持生命的行星的星系。
野生動物制造的貨物
在野生動物面前,人類是貪婪的(圖片來源:Pixabay)
在美國,用野生動物制成的違禁品被查禁后,他們被運往丹佛附近的國家野生動物資源庫。Tristan Spinski在這所設施內拍攝的圖片——豹紋皮鞋,斑馬蹄形燈,海龜頭骨,大象腳凳……。Rristl Nuwer在“泰晤士報”上寫道: “昭示了人類對其他物種的胃口”。
寨卡病毒的影響
Zika病毒會引起小頭畸形(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去年底,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寨卡病毒不再是全球性的緊急事件。但這種疾病對患兒未來幾十年的影響才剛剛開始被理解。在病毒與小頭畸形等出生缺陷之間的聯系首次被發現的巴西東北部,患兒家庭努力為他們提供最好的支持。研究人員希望通過研究在巴西出生的受感染雙胞胎(其中一名嬰兒畸形,另一名嬰兒無病)群體來了解病毒對胎兒的影響。
中子星碰撞
我們可以看到時空漣漪的來源(圖片來源:ESO / L. CALADA / M. KORNMESSER)
2016年,當天文學家們宣布LIGO陣列檢測到兩個黑洞碰撞所釋放的引力波時,他們證實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一部分。研究人員因此而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今年十月,科學家們發現了兩顆中子星相撞——不僅聽到了他們所制造的時空漣漪,而且用強大的望遠鏡親眼確認了這一事件。中子星的碰撞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重金屬的來源,包括黃金和白銀。LIGO的探測有助于驗證宇宙化學形成的解釋。
梅毒的回歸
沒人想到,梅毒竟會卷土重來(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數十年來,梅毒被認為是一種已經不再活躍的性傳播疾病。但是,俄克拉荷馬州的一場快速蔓延的疫情印證了公共衛生數據顯示的情況——梅毒在美國又開始活躍,這是海洛因等毒品流行的后果。該州首府的調查人員今年數月來為了遏制這種疾病,利用臉書等工具尋找感染者,并讓他們接受治療。
阿片類藥物成癮嬰兒的治療
即使是成癮的母親,新生兒也需要她(圖片來源:Pixabay)
近年來,藥物依賴的嬰兒數量急劇增加,尤其是阿片類藥物。這些嬰兒往往是從他們的母親那里獲得了藥物依賴。這些母親一邊與成癮做斗爭,一邊努力爭取對自己孩子的探視權。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將這些嬰兒與母親分離,會減慢嬰兒的康復速度。肯塔基州一位母親杰米·克萊(Jamie Clay)的困境突顯了美國阿片成癮性流行中母子雙方康復過程中的復雜平衡。
5月18日,2024年校園開放日暨高招聯合咨詢會活動在北京科技大學舉辦,各在京招生學院以及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近50余所“雙一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包小輝、張強等首次完整實現了基于單光子干涉的遠距離雙節點糾纏,并以此為基礎構建了國際首個城域三節點量子糾纏網絡。該工作使得現實量子糾纏網絡的距離由以往的幾十米整整提升了三個數量......
5月11日,敘事醫學發展研討會暨中國敘事醫學專家共識(2023)發布會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召開。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海軍軍醫大學、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中醫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浙江省腫瘤醫......
近日,我國科學家通過基因編輯精準調控根瘤數量,實現碳氮平衡的高效固氮,從而在大田種植條件下大幅提高大豆產量和蛋白含量。他們同時提出“優化結瘤固氮促進高產優質”的精準育種新思路。相關研究發表于《自然-植......
5月10日,由國家大劇院、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主辦的“當科學與藝術相遇——科學元典名篇賞讀沙龍”在國家大劇院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進化古生物學家舒德干教授,“科......
4月17日,由青海省科學技術協會、青海省科技廳主辦,青海省科學技術協會科技創新與學會服務中心承辦的全省醫學界科研誠信與醫學倫理專題培訓班在青海省科技館開班。全省醫學界專家學者、醫學界科技工作者共55人......
5月8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杜江峰及其同事石發展,與南京大學孔熙、德國烏爾姆大學FedorJelezko、德國斯圖加特大學J?rgWrachtrup等,應邀在囯際物理學權威......
記者7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已設置13個類別的國家醫學中心,建設12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11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國家衛生健康委體改司一級巡視員朱洪彪在發布會上介紹,我國在81個城......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在2024年中國醫學發展大會上發布了《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創建蛋白質組學體系”成為本年度入選的3項重要醫學成就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西湖大學教授管坤良(開展相關研究......
亓魯濱第一次來到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以下簡稱杭州醫學所)的時候,杭州醫學所還是一片建設工地。那是2020年7月,他懷著對中國科學院首個以醫學命名的研究所的憧憬和對“人間天堂”杭州的喜愛,準備來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