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1-09 09:54 原文鏈接: 中國農科院7項成果獲2017年國家獎

       記者從今日舉行的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悉,中國農業科學院主持完成的1項成果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6項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圖片來源于網絡

      蜜蜂研究所研究員吳黎明牽頭完成的“優質蜂產品安全生產加工及質量控制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楊慶文牽頭完成的“中國野生稻種質資源保護與創新利用”,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金黎平牽頭完成的“早熟優質多抗馬鈴薯新品種選育與應用”,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楊其長牽頭完成的“高光效低能耗LED智能植物工廠關鍵技術及系統集成”,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任天志牽頭完成的“全國農田氮磷面源污染監測技術體系創建與應用”,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張金霞牽頭完成的“食用菌種質資源鑒定評價技術與廣適性品種選育”和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廖伯壽牽頭完成的“花生抗黃曲霉優質高產品種的培育與應用”等6項成果分別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吳黎明帶領團隊發明了蜜蜂多王群組建技術,創新了蜂膠、蜂蜜高效生產技術,構建了主要蜂蜜化學指紋圖譜,發明了10種蜂產品品質識別技術。支撐了蜂群高效飼養、蜂產品高值化利用、蜂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領域科技水平的提升,有力推動了蜂產業健康發展。

      楊慶文帶領團隊系統查清了全國各類野生稻居群的精準信息,圍繞消除主要威脅因素研發的原生境保護技術,有效保護了65個瀕危居群。全國百余家單位利用其采集保存篩選創新的近兩萬份水稻種質資源,育成水稻新品種114個。有力推動了我國野生稻長久保護和水稻產業可持續發展。

      金黎平帶領團隊收集、保存并系統評價了2228份種質資源,建立了高效早熟育種技術體系,育成了以中薯3號和中薯5號為代表的7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審早熟優質多抗新品種,滿足市場和種植區域的多樣性需求,擴大了早熟馬鈴薯種植區域,實現了早熟品種更新換代。

      楊其長帶領團隊率先提出植物光配方概念,創制出基于光配方的LED 節能光源及其控制技術裝備,顯著提高光效。探明了PAR 單色光、UV 和FR 對植物產量與品質形成的機制,提出了植物工廠主要作物光配方優化參數;創制出紅藍芯片組合與熒光粉激發兩大類LED 光源;研發出移動與聚焦LED 光源及其調控技術裝備,實現節能50.9%。研發出光效、能效與營養品質提升的多因子協同調控技術,集成創制出3個系列智能LED 植物工廠成套產品,實現規模化應用。

      任天志帶領團隊突破了定量難、變異大等農田面源污染監測技術瓶頸,首創了全國農田面源污染監測平臺。建成了首個國家農田面源污染大數據。創建了全國農田面源污染核算方法,首次摸清了全國農田氮磷面源污染的底數和重點區域,集成了農田面源污染減排技術模式并得到大面積應用,顯著提升了我國農田面源污染監測控制能力。

      張金霞帶領團隊創建了世界最大的食用菌標準菌株庫,解決食用菌品種鑒定和菌種質量判別的技術難題。首創結實性、豐產性、廣適性“三性”為核心的高效育種技術,根據我國園藝設施條件,育成了平菇、金針菇、毛木耳等廣適性新品種,促進了我國食用菌品種的更新換代。

      廖伯壽帶領團隊發明了花生黃曲霉產毒抗性高通量鑒定方法,明確了產毒抗性主效QTL,發掘創制了一批抗性水平和穩定性突出的種質資源,建立了以白藜蘆醇為生化標記的抗性輔助選擇技術,育成了目前國際唯一的高抗黃曲霉產毒、高抗青枯病,高白藜蘆醇、高蛋白、高產于一體的突破性花生品種“中花6號”,以及我國唯一審定的抗黃曲霉素兼高油酸品種“天府18號”。品種在黃曲霉毒素多發區覆蓋占比30%以上,有效控制了黃曲霉毒素對我國食品安全的威脅。

      此外,以中國農科院院屬研究所作為參加單位還獲得多項國家科學技術獎。中國水稻研究所參與完成的“水稻高產優質性狀形成的分子機理及品種設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水稻精量穴直播技術與機具”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參與完成的“民豬優異種質特性遺傳機制、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植物保護研究所參與完成的“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關鍵技術及應用”,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參與完成的“肝移植新技術——脾窩異位輔助性肝移植的建立與應用”分別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相關文章

    全名單丨關于2023年度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中國海洋學會評審組)初審結果公示

    按照《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章程(暫行)》的規定,中國海洋學會組織專家對31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進行了初審,共計24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通過初審,現對初審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時間:2024年7月30日-20......

    全名單丨關于2023年度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中國海洋學會評審組)初審結果公示

    按照《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章程(暫行)》的規定,中國海洋學會組織專家對31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進行了初審,共計24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通過初審,現對初審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時間:2024年7月30日-20......

    900項!2024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受理項目公示

    根據《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有關規定,現將形式審查通過的2024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項目進行公示,其中,自然科學獎項目187項、技術發明獎項目73項、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640項,專用項目不予公示。自......

    動物能幫助檢測癌癥嗎

    一只戴著3D打印背帶的蜜蜂。圖片來源:薩哈實驗室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科學家發現,蜜蜂可以檢測到人類呼吸物中與肺癌相關的生物標志物。而且,蜜蜂只需聞細胞培養物的“氣味”就......

    重慶市科技局發布第三批科研項目評審驗收結果

    重慶市科學技術局關于2024年第三批科研項目評審驗收結果的公示各有關單位:按照重慶市科研項目相關管理規定,根據工作安排,市科學技術局委托第三方管理機構組織科研項目評審驗收。現對近期驗收的科研項目進行公......

    新時代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科技獎勵

    2024年5月,國務院總理李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于修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決定》堅持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進一步提高國家科學技......

    1項杰出貢獻獎,2022湖南省科學技術獎公示

    第七屆湖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已對2022年度省科學技術獎進行了綜合評審。根據有關規定,現將2022年度通過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綜合評審、擬授獎的1項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98項省自然科學獎、21項省......

    國務院公布新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強化科技獎勵制度

    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于修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進行重要修訂,旨在進一步強化科技獎勵制度,鼓勵科技創......

    逐步提高基礎研究經費投入水平!《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公布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已由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于2024年5月10日修訂通過,現予公布,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

    四川省人大在南充遂寧開展《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執法檢查

    “企業科研投入占比是多少,近年成果轉化情況如何?”“在人才引進方面有哪些困難?”5月20日至23日,由四川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祝春秀率領的執法檢查組,深入南充、遂寧市的高新技術企業、重點實驗室......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