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7-21 17:34 原文鏈接: 《藍藻水華形成過程及其環境特征研究》一書出版發行

      由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等合作撰寫的《藍藻水華形成過程及其環境特征研究》一書于近日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出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宜瑜院士為書作序。

      該書內容主要來自兩位作者所在研究團隊承擔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和課題(973)、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國家重大水專項、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在宏觀與微觀層次上對所獲得的藍藻水華形成機理研究成果的階段性總結,同時參考并引用了國內外該領域的主要研究進展。

      全書以“藍藻生長與水華形成的四階段理論假說”為主線,改變了“藍藻水華暴發”的傳統觀點,對影響藍藻水華形成的不同階段的主導生態因子、水華藍藻成為優勢種群的生物學和生態學原理,直至最終驅動藍藻水華形成的環境特征進行了系統闡述。介紹了越冬期間藍藻的時空分布格局及其對低溫和黑暗的抗性機制;確定了水華藍藻復蘇的溫度閾值及其與有效積溫的相關性;闡明了水華藍藻群體形成機制及其對營養鹽和光利用策略,定量描述了水文與氣象要素對藍藻水華形成的驅動作用,在對太湖藍藻水華形成規律認識的基礎上,介紹了太湖藍藻水華預測的技術體系及實施進展。

      該書可供從事湖泊科學、環境科學、環境監測、生態學、藻類生物學和湖泊富營養化過程與藍藻水華形成機制研究的相關領域研究人員、環境保護管理人員以及大專院校的師生參考。

    相關文章

    全球浮游植物水華地圖顯示:20032020年間水華事件加劇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由中國科學家領銜完成的全球尺度的水華模式地圖顯示,近海浮游植物水華的規模和頻率在2003-2020年間都有所增加。這項環境研究提供了評估此類事件的寶貴資源,可為制定相關......

    《Nature》:科學家捕獲了藍藻光合作用的“觸角”

    研究人員幫助揭示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重要生物“觸角”的圖像。大自然已經進化出通過光合作用來利用太陽的能量的結構,但這些陽光接收器不屬于植物。它們存在于被稱為藍藻的微生物中,藍藻是地球上第一個能夠吸收陽光......

    揚大研發藍藻微能耗加壓控藻船在太湖下水

    每年7-8月份是無錫太湖藍藻易發季節。記者從揚州大學獲悉,由該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叢海兵教授團隊自主研發的智能藍藻微能耗加壓控藻船近日在無錫太湖下水,試運行取得圓滿成功,其對湖面藍藻控藻率可達到80%......

    學者鑒定出十株噬藻體,為巢湖藍藻水華找到天敵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周叢照教授課題組,從巢湖成功分離五株侵染偽魚腥藻Chao1806的噬藻體Pam1~Pam5,揭示了Pam1~Pam5的進化多樣性及它們在巢湖自然水體中......

    學者鑒定出十株噬藻體,為巢湖藍藻水華找到天敵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周叢照教授課題組,從巢湖成功分離五株侵染偽魚腥藻Chao1806的噬藻體Pam1~Pam5,揭示了Pam1~Pam5的進化多樣性及它們在巢湖自然水體中......

    治理藍藻水華無需研究基礎科學問題?大誤!

    “目前存在一種認識上的誤區,認為藍藻水華只是水體污染的結果,治理水華做好截污治污、消除污染,藍藻水華也就消失了,無需研究藍藻水華的基礎科學問題。這種看法反映了對藍藻水華問題認識上的不深入,是過于簡單化......

    城市環境所在產毒藍藻的早期精準檢測研究中取得進展

    產毒藍藻水華威脅水生態系統健康和飲用水安全,除了在淺水湖泊常見的微囊藻水華之外,新型水華藍藻——拉氏尖頭藻(Raphidiopsisraciborskii)由于其入侵性、高毒性、暴發性等特征日益受到關......

    研究揭示疏浚以緩解湖泊藍藻水華生態機制

    水體富營養化導致藍藻水華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沉積物疏浚作為有效緩解藍藻水華的措施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其在城市湖泊治理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疏浚背后的生態學機制研究不夠深入。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

    研究人員預測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將加劇藍藻爆發

    華東師范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助理研究員吉星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荷蘭皇家科學院、德國不萊梅大學合作完成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從藍藻的表型可塑性角度,創新性地將實驗室數據與數學模型模擬成果相結合,預......

    全球氣候變化致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加劇水華藍藻爆發

    2月19日,華東師范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助理研究員吉星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荷蘭皇家科學院、德國不萊梅大學合作,在《科學進展》上以第一作者發表題為《藍藻的固碳表型可塑性將促進其在高CO2環境下的爆發......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