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源自德國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在歐美多國肆虐,導致數十人死亡。香港日前首次在本地發現O124:H19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的感染個案。專家指出,該病菌的毒性及殺傷力等同德國爆發的O104型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
密切接觸者未現病征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8月5日公布稱,一名本身有長期病患的71歲女患者,自7月23日出現出血性腹瀉、嘔吐、腹痛和發燒的癥狀,入院后確診感染O124:H19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病人7月26日已出院,現時情況穩定。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過去于香港偶有發現。由今年6月起,中心擴大須呈報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的范圍,以涵蓋所有引致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的病菌株。
個案中的71歲女患者入院治療后,院方對其糞便樣本進行化驗,證實含副溶血性弧菌,以及首次在港發現的O124型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
初步調查顯示,病人近期并無外游。她的家人,包括丈夫、子女及雇工等,亦沒有出現病征。
未來2至3周很關鍵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柏良指出,O124型大腸桿菌為帶有毒素的大腸桿菌。以往外國曾爆發零星個案,但醫學界對該病菌資料掌握不多,暫未能確定其毒性。
香港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德國爆發病菌與香港發現的病菌,特性一樣,擁有同等強度毒性及殺傷力,可致腸道發炎出血、腎衰竭、破壞紅血球等嚴重并發癥。
何柏良認為,病人家人未染病,說明該病菌傳播能力較其他大腸桿菌低。至于會否出現社區爆發,要看未來2至3周內有否出現更多個案。
衛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說,預防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的方法,跟預防其他食物傳播疾病相似,須注意個人及食物衛生。
英國研究人員通過對600只健康寵物狗的研究發現,給狗喂食未煮熟的生肉會增加它們排出大腸桿菌的風險,而這種大腸桿菌是無法被廣泛使用的抗生素——環丙沙星所滅殺的。近日,相關研究發表于OneHealth。大......
近日,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梁泉峰/祁慶生團隊在AdvancedScience上發表題為“CreatingPolyploidEscherichiacolianditsApplicationinEff......
西班牙研究發現,雞肉、火雞、牛肉和豬肉中存在"超級細菌"。在西班牙的一項研究中,40%的超市肉類樣品中發現了耐多種抗生素的大腸桿菌。抗生素耐藥性在全世界達到了危險的水平。據估計,全......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科研團隊揭示了大腸桿菌O88通過氧化磷酸化和核糖體途徑誘導肉鴨腸道損傷和炎癥反應的分子機制,為有效防治肉鴨的大腸桿菌病提供理論依據。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細胞與感染微生物學......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試圖將基因工程細菌引入腸道來治療疾病。在過去,這些嘗試主要集中于改造常見的實驗室大腸桿菌菌株,這種菌株無法與適應宿主的本地腸道細菌競爭,從而大幅度地降低了療法的效果。現在,來自美國......
一項研究發現,珀椿象與一個大腸桿菌實驗菌株之間的互惠(或稱共生)相互作用能通過大腸桿菌的一個單一突變進行快速改造。研究結果或有助理解有益微生物如何與它們的宿主共同生長,以及驅動這種關系的分子機制。相關......
本報訊《自然—微生物學》8月4日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珀椿象與一個大腸桿菌實驗菌株之間的互惠(或共生)作用能通過大腸桿菌的一個單一突變進行快速改造。研究結果或幫助科學家理解有益微生物如何與它們的宿主共同......
近期,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陳堅院士課題組張娟教授團隊在提高大腸桿菌耐受性以增長D-乳酸生產能力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NiFe]HydrogenaseAccessoryProteinsHypB?......
由Darfeuille-Michaud首次報道的一種具有侵襲性的大腸桿菌(E.coli),被稱為黏附性侵襲性大腸桿菌(AIEC),在一半以上的克羅恩病(CD)患者中普遍存在,提示這些細菌可能參與了CD......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戴卓君和美國杜克大學教授游凌沖等,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可模塊化、多樣化融合蛋白組分的活體semi-IPN的構建思路,通過微凝膠包裹植入基因線路的兩種大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