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10月31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對媒體表示,即將發射升空的“神舟八號”飛船在前期飛船基礎上進行了較大改進,以迎接中國首次航天器空間交會對接試驗任務。
“600多臺套設備中,一半以上發生了技術狀態變化。其中,新研設備約占15%。”武平說,改進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為具備自動和手動交會對接功能,新增和改進了一些設備;二是為提高飛船的性能及安全性、可靠性,對部分系統進行改進,使飛船具有與目標飛行器對接后停靠180天的能力。
武平指出,通過這些改進和交會對接任務的飛行驗證,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將逐步形成標準配置、狀態固化的載人飛船,為后續任務的組批投產奠定基礎。
她介紹說,執行此次交會對接任務的“神舟八號”為改進型飛船,它全長9米,最大直徑2.8米,起飛質量8082公斤。軌道艙是航天員生活艙,有效活動空間5立方米,艙外安裝交會對接測量設備和主動對接機構;返回艙是航天員座艙,配有降落傘和著陸緩沖系統,艙內配置有儀表板、指令板以及航天員手動控制手柄;推進艙是飛船的動力和能源艙段,安裝有軌控、姿控發動機和太陽能電池帆板。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入軌后順利完成狀態設置,于北京時間2023年5月11日5時16分,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后向端口。交會對接完成后,天舟六號將轉入組合體飛行段。后續,神......
轉位期間,夢天實驗艙先完成相關狀態設置,再與空間站組合體分離,之后采用平面轉位方式經約一小時完成轉位,與天和核心艙節點艙側向端口再次對接。今天下午,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將進入夢......
在地球之外的茫茫宇宙,伴隨中國龐大的航天器“積木”變換位置,中國空間站的天和核心艙和“夢天”“問天”兩個實驗艙正式形成“T”字基本構型。當天,夢天實驗艙“悄悄”挪動“身板”,轉換個姿態從側面“吻”上天......
11月3日,夢天實驗艙上演太空“挪車位”,從天和核心艙前向對接口分離,再轉位至天和核心艙節點艙側向端口,中國空間站形成“T”字基本構型。這是中國空間站第二次進行轉位任務。一個多月前,中國首次利用轉位機......
夢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太空握手”,這可是一場長長久久的相握,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大約13小時。夢天入列,標志著我們組建中國空間站的“最后一塊積木”已經就位。回顧整個過程,雖然太空中航天器的交......
央視網消息:夢天實驗艙與空間站組合體進行交會對接,可以是說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當中最大質量的兩個航天器的太空“握手”,控制難度明顯增大。為此,科研人員也想出了不少辦法,讓他們能夠在太空里穩穩“握手”。此次......
央視網消息:夢天實驗艙與空間站組合體進行交會對接,可以是說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當中最大質量的兩個航天器的太空“握手”,控制難度明顯增大。為此,科研人員也想出了不少辦法,讓他們能夠在太空里穩穩“握手”。此次......
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發射入軌后,于北京時間2022年11月1日4時27分,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約13小時。......
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是一個國家航天技術實力的集中體現。7月24日,問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組合體交會對接成功,歷時13小時。而今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只用了7小時。要知道,在11年......
今天凌晨,問天實驗艙發射入軌之后,經過約13個小時的飛行,成功和天和核心艙完成交會對接,在數萬米的太空,兩個飛行器需要互相找得到,還要能夠對得準,實現這個超難度動作的就是微波雷達。問天實驗艙采用了自主......